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500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54
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具有: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冷却水系统中构成与冷却水接触的部分的金属构件的表面形成防蚀皮膜进行防蚀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或地域设施等的空调设备、及机械设备(plant)等中,为了对各种流体进行间接冷却而使用有水冷式的热交换器。在这种冷却水系统中的热交换器或其周边的配管等的各种构件中一般使用有碳钢、不锈钢等金属。该些金属构件若总是或断续地与冷却水接触,则因水中的溶氧而容易腐蚀。若因腐蚀,配管等的金属构件发生厚度减少或孔蚀,则也有时会导致设备的损伤或机械设备中制品的污染,进而有引起重大事故的担心。作为这种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通过在冷却水系统的启动时的基础处理中,使用磷酸系及锌系防蚀剂,从而在金属构件表面形成牢固的防蚀皮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022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关心提高或排水限制加强,要求削减排水中的磷等的含量。未设置排水处理设备的机械设备等难以应对这种要求,也有时不得不中止磷酸系及锌系防蚀剂的使用。而且,磷酸系防蚀剂是通过沉淀皮膜而形成防蚀皮膜,所以在所述基础处理中需要4天左右的长时间。因此,也期望缩短基础处理期间。因此,寻求一种不使用磷酸系防蚀剂而可以以更短的时间获得优异的防蚀效果的防蚀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磷酸系防蚀剂而可以以更短的处理时间对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表面赋予优异的防蚀效果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下发现:通过使用酒石酸系化合物,进而应用锌系化合物,从而对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带来良好的防蚀效果。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1]~[8]。[1]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具有: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1)中,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以酒石酸换算量计30mg/L~100mg/L的浓度的所述化合物(A)。[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所述工序(1)中的冷却水系统的pH为6.0~8.0。[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1)中,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化合物(A)的接触时间为20小时~30小时。[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2)中,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以锌换算量计1mg/L~50mg/L的浓度的所述化合物(B)。[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2)中,所述金属构件与所述化合物(B)的接触时间为20小时~30小时。[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所述冷却水系统为循环冷却水系统。[8]根据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所述工序(1)及工序(2)是在所述冷却水系统的基础处理中进行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使用磷酸系防蚀剂就可以以更短的处理时间对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表面赋予优异的防蚀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防蚀方法在应对环境保护的同时可有助于冷却水系统的冷却能力的维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冷却水系统的热交换器试验装置的概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具有: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如此,在本专利技术的防蚀方法中,作为防蚀剂,使用酒石酸系化合物(A)后,使用锌系化合物(B)。所述酒石酸系化合物具有抑制所述金属构件表面中的阳极反应的效果。而且,所述锌系化合物具有抑制所述金属构件表面中的阴极反应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蚀方法,可通过两者的协同效果,对所述金属构件赋予优异的防蚀效果。(冷却水系统)本专利技术中的冷却水系统是指建筑物或地域设施等的空调设备、及机械设备等中,通水用于热交换器的运转的冷却水的系统。所述冷却水系统可为贯流式、开放循环式或密闭循环式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特别是开放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发挥优异的防蚀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冷却水系统中,能够在启动时或稳定运转时等任一状态下应用,特别是优选在初次启动或再次运转等的启动时的基础处理中应用。冷却水系统启动时,系统内容易大量存在腐蚀产物,容易消耗防蚀剂,因此通常以稳定运转时的3~10倍的使用浓度来添加防蚀剂,进行用于获得充分的防蚀效果的防蚀处理。将这种冷却水系统的启动时的防蚀处理称为基础处理,也有时称为初期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防蚀方法在这种基础处理中可挥发优异的防蚀效果。所述冷却水系统只要为一般性的冷却水系统的水质,便可充分地发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防蚀方法带来的防蚀效果。优选的pH为6.0~8.0,更优选为6.0~7.5,进而优选为6.5~7.5。而且,优选的钙硬度为30mgCaCO3/L~150mgCaCO3/L,更优选为30mgCaCO3/L~120mgCaCO3/L,进而优选为30mgCaCO3/L~100mgCaCO3/L。而且,优选的离子状二氧化硅浓度为5mgSiO2/L~35mgSiO2/L,更优选为10mgSiO2/L~30mgSiO2/L,进而优选为15mgSiO2/L~25mgSiO2/L。(金属构件)所述金属构件是构成所述冷却水系统的与冷却水接触的部分的金属构件。作为所述金属构件,例如对象为热交换器或冷冻机、各种配管或阀等中的金属制的部分。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金属,优选铁系,例如在锅炉/热交换器用碳钢钢管(STB钢管)等中,可获得优异的防蚀效果。(工序(1))在本专利技术的防蚀方法中,首先,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化合物(A)为酒石酸系化合物,即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化合物。所述酒石酸系化合物被认为是通过由分子内的羟基吸附于金属构件表面形成吸附皮膜而对该金属构件赋予防蚀效果。这种吸附皮膜的成膜形成速度要比作为通过磷酸系防蚀剂形成的防蚀皮膜的沉淀皮膜快,可实现防蚀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具有:/n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n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01 JP 2018-2067701.一种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具有:
工序(1),向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A)使其与金属构件接触;以及
工序(2),在所述工序(1)之后,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选自锌及锌盐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B)使其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1)中,向所述冷却水系统内,添加以酒石酸换算量计30mg/L~100mg/L的浓度的所述化合物(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属构件的防蚀方法,其中,所述工序(1)中的冷却水系统的pH为6.0~8.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和久藤乡贵章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