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方法及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461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方法及监测方法,属于电缆施工技术领域,采用专门设置于巷道的辅助装置,使用自动运行的小车牵引铺设于巷道中的电缆,从而实现了电缆铺设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系统组件也便于在巷道环境中设置,还能够对线缆产生良好的辅助固定作用,防止线缆偏移,系统包括:沿巷道延伸方向铺设的轨道;用于连接并拖动线缆车体,车体可动连接于轨道,车体具有动力源,车体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旋转体,多个旋转体均设于轨道旁侧,多个旋转体的中心轴处连接杆件,杆件连接于轨道或者巷道侧壁,旋转体能够绕杆件自转;服务器,车体的动力源和传感器均能够与服务器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方法及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方法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在电缆敷设时,由于厂矿企业和城市基础建设的需要,往往需要将电缆铺设于开挖在地表的巷道,由于电缆铺设一般需要铺设在地下的巷道内,这就导致电缆通信铺设时十分费力,尤其是对于巷道已经铺设好的情况来说,进行铺设时,往往比较难办,需要人进入巷道,这就导致铺设十分缓慢,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此外,在电线电缆铺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稳固走线装置进行走线,防止走线的过程中电缆倾斜的情况发生,现有的走线装置设计结构简单,走线的效果较差,走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缆稍稍倾斜的情况发生,使用不方便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方法及监测方法,采用专门设置于巷道的辅助装置,使用自动运行的小车牵引铺设于巷道中的电缆,从而实现了电缆铺设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系统组件也便于在巷道环境中设置,还能够对线缆产生良好的辅助固定作用,防止线缆偏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包括:沿巷道延伸方向铺设的轨道;用于连接并拖动线缆的车体,车体可动连接于轨道,车体具有动力源,车体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旋转体,多个旋转体均设于轨道旁侧,多个旋转体的中心轴处连接杆件,杆件连接于轨道或者巷道侧壁,旋转体能够绕杆件自转;服务器,车体的动力源和传感器均能够与服务器通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缆巷道井的智能铺设方法,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缆巷道井的智能铺设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沿巷道延伸的方向,在巷道内铺设所述轨道;在轨道旁侧的巷道侧壁设置所述多个旋转体;将线缆连接至车体,车体沿着轨道将线缆铺设至巷道内,并保持线缆与旋转体接触。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缆巷道井的监测方法,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缆巷道井的智能铺设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设定所述车体的运行路线和速度;服务器向车体发送运行路线和速度的指令,所述车体接受到服务器发送的指令后自动运行;设定传感器的标准值范围;安装于车体传感器采集信息,服务器接受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当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超过的标准值范围时,服务器发出警报。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在轨道上运行的车体拖动线缆从而完成线缆的铺设,能够代替人工工作,更易于克服危险环境,也能够提升铺设效率;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旋转体也能够对线缆产生良好的辅助固定作用,防止线缆偏移。(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夹持轨道,实现车体在轨道上的移动,原理简单,对于轨道的表面形状无特殊要求,可以避免轨道上累积污物,从而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3)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铺设电缆,还能够在铺设后作为日常运行的系统对电缆巷道进行巡逻监测,本专利技术中车体安装的多种传感器能够及时获取巷道内的各种数据,同时车体能够运动,能够避免在巷道内设置过多检测装置。(4)本专利技术中的车体安装有警示器,能自主发出包括但不限于:烟雾、温度、火焰与电弧、动物或人体、水浸泡、坍塌等影响到安全运行的各类信号,便于后期维护与抢救等。(5)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旋转体具有两个安装方向,能够进一步阻挡电缆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车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旋转体示意图。图中:1、轨道,2、车体,3、旋转体,4、车体本体,5、卡箍,6、第一轮体,7、竖向旋转体,8、横向旋转体。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专利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方法及监测方法,采用专门设置于巷道的辅助装置,使用自动运行的小车牵引铺设于巷道中的电缆,从而实现了电缆铺设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系统组件也便于在巷道环境中设置,还能够对线缆产生良好的辅助固定作用,防止线缆偏移,以及日常巡逻发现隐患及时报警。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包括:沿巷道延伸方向铺设的轨道1;用于连接并拖动线缆车体2,车体2可动连接于轨道1,车体2具有动力源,车体2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旋转体3,多个旋转体3均设于轨道1旁侧,多个旋转体3的中心轴处连接杆件,杆件连接于轨道1或者巷道侧壁,旋转体3能够绕杆件自转;服务器,车体2的动力源和传感器均能够与服务器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轨道1为车体2提供了行动基础,而轨道1设于巷道中,本实施例中巷道是开挖在地表或者在地下的,其通常具有与土壤或地表相隔离的辅助部件,例如混凝土板、混凝土管道,其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以便于维护线缆的安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车体2和轨道1也具有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破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可动连接是指车体连接轨道的同时能够移动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通常巷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巷道延伸方向铺设的轨道;/n用于连接并拖动线缆车体,车体可动连接于轨道,车体具有动力源,车体安装有多个传感器;/n多个旋转体,多个旋转体均设于轨道旁侧,多个旋转体的中心轴处连接杆件,杆件连接于轨道或者巷道侧壁,旋转体能够绕杆件自转;/n服务器,车体的动力源和传感器均能够与服务器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巷道延伸方向铺设的轨道;
用于连接并拖动线缆车体,车体可动连接于轨道,车体具有动力源,车体安装有多个传感器;
多个旋转体,多个旋转体均设于轨道旁侧,多个旋转体的中心轴处连接杆件,杆件连接于轨道或者巷道侧壁,旋转体能够绕杆件自转;
服务器,车体的动力源和传感器均能够与服务器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体本体和用于连接线缆的卡箍,卡箍设于车体本体的尾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本体设有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所述动力源连接并驱动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均与所述轨道接触,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夹持所述轨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本体安装的传感器包括图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地理位置信息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地理位置信息传感器均连接通信模块以与服务器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动力源为电机,电机连接通信模块以与服务器通信。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安装于车体的多个传感器;所述车体还安装警示器,警示器连接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巷道智能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顶面或者侧面设有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