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4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二极管,包括封装外壳,所述封装外壳上端设置有封装盖,所述封装盖内侧设置有散热膜,所述封装外壳下端设置有封装底座,所述封装外壳内部一侧设置有阳极杆,所述封装外壳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阴极杆,所述阴极杆上端设置有发射碗,所述阳极杆上端设置有LED芯片,所述阳极杆下端设置有阳极引脚,所述阴极杆下端设置有阴极引脚,所述阳极引脚与阴极引脚表面设置有脚套,所述脚套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石墨散热膜,能够有效的对二极管内产生的温度进行散热处理,避免二极管在电路板上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容易失效,并且容易对电路板造成破坏,利用脚套,能够有效的对二极管的引脚进行分隔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二极管
本技术属于二极管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极管。
技术介绍
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硅、硒、锗等)制成的一种电子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和阴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因此,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则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断开。二极管是最早诞生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各种电子电路中,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进行合理的连接,构成不同功能的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整流、对调制信号检波、限幅和钳位以及对电源电压的稳压等多种功能。无论是在常见的收音机电路还是在其他的家用电器产品或工业控制电路中,都可以找到二极管的踪迹。目前的二极管在使用时,往往其内部容易发热,进而降低了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并且热量容易向电路板上导入,从而提高了电路板烧毁的概率,另外二极管的引脚容易相互碰触,导致二极管容易发生烧毁,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二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二极管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二极管,包括封装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2)上端设置有封装盖(1),所述封装盖(1)内侧设置有散热膜(10),所述封装外壳(2)下端设置有封装底座(3),所述封装外壳(2)内部一侧设置有阳极杆(6),所述封装外壳(2)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阴极杆(7),所述阴极杆(7)上端设置有发射碗(9),所述阳极杆(6)上端设置有LED芯片(8),所述阳极杆(6)下端设置有阳极引脚(4),所述阴极杆(7)下端设置有阴极引脚(5),所述阳极引脚(4)与阴极引脚(5)表面设置有脚套(11),所述脚套(11)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12),所述脚套(1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二极管,包括封装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2)上端设置有封装盖(1),所述封装盖(1)内侧设置有散热膜(10),所述封装外壳(2)下端设置有封装底座(3),所述封装外壳(2)内部一侧设置有阳极杆(6),所述封装外壳(2)内部另一侧设置有阴极杆(7),所述阴极杆(7)上端设置有发射碗(9),所述阳极杆(6)上端设置有LED芯片(8),所述阳极杆(6)下端设置有阳极引脚(4),所述阴极杆(7)下端设置有阴极引脚(5),所述阳极引脚(4)与阴极引脚(5)表面设置有脚套(11),所述脚套(11)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12),所述脚套(1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鹏陈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杰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汇杰数字研究院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