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34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和遮挡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组件及设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侧部的连接铰节,遮挡机构包括覆盖件,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覆盖件抵持或邻近支撑部,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和展平过程中,所述覆盖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可折弯机构,能防止灰尘等杂质从可折弯机构的内侧进入折叠装置内。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置有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柔性件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柔性件的折叠装置、设置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器材的发展,现已出现了一种可弯折超薄的电子显示屏,即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装置而言,具有可折叠、柔性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平板式支撑结构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业界开发了能够适应柔性显示屏弯曲需求的支撑结构。现有的可适应弯曲需求的支撑结构通常是由多个铰链组成,相邻的铰链通过销轴等机构铰接而可相对转动。现有技术中的折叠装置背离所述柔性件的一侧通常没有设置覆盖机构,不能满足防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折叠装置及设置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和遮挡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组件及设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侧部的连接铰节,遮挡机构包括覆盖件,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覆盖件抵持或邻近支撑部,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和展平过程中,所述覆盖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可折弯机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件、壳体及折叠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折叠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折叠装置上,所述柔性件随所述折叠装置折弯或展平。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和遮挡机构,中部铰节组件及设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侧部的连接铰节,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覆盖件,中部铰节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覆盖件抵持或邻近支撑部,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和展平过程中,所述覆盖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可折弯机构,能防止灰尘等杂质从可折弯机构的内侧进入折叠装置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件、壳体及支撑片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4中的折叠装置的进一步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5中的中部铰节组件与两个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中部铰节组件与两个连接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9是图5中的第一连接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第一连接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是图5中的第二连接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第二连接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7中的其中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的其中一定位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8是图5中的折叠装置上的遮挡机构的立体放大图。图19是图18中的遮挡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的遮挡机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1是图3的折叠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沿XXIII-XXIII线的剖视图。图24是图22中沿XXIV-XXIV线的剖视图。图25是图22中沿XXV-XXV线的剖视图。图26是图22中沿XXVI-XXVI线的剖视图。图27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9是图28中的折叠装置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图28中的折叠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29中沿XXXI-XXXI线的剖视图。图32是图29中沿XXXII-XXXII线的剖视图。图33是图29中沿XXXIII-XXXIII线的剖视图。图34是图29中沿XXXIV-XXXIV线的剖视图。图3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件、壳体及支撑片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6是图35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7是图36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图38是图37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9是图37中的折叠装置的其中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0是图37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在弯折状态的剖视图。图4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3是图42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件、支撑件及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4是图42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柔性件、支撑件、折叠装置及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5是图42中沿XLV-XLV线的剖视图。图46是图45中XLVI部分的放大图。图47是图44中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8是图47中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9是图48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0是图49中的遮挡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1是图50中的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2是图50中的遮挡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3是图50中的覆盖件与弹性件的放大示意图。图54是遮挡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5是图48中的可折弯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6是图55中的中部铰节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7是图49中的可折弯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8是图57中的中部铰节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9是图55中的其中一助折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0是图59的助折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1是图47中沿LXI-LXI线的剖视图。图62是图57中的其中一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3是图62的定位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4是图47中沿LXIV-LXIV线的剖视图。图65是图64中LXV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弯机构和遮挡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组件及设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侧部的连接铰节,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覆盖件,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覆盖件抵持或邻近支撑部,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和展平过程中,所述覆盖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可折弯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8 CN PCT/CN2019/101260;20190818 CN PCT/CN20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弯机构和遮挡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组件及设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侧部的连接铰节,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覆盖件,所述中部铰节组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覆盖件抵持或邻近支撑部,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和展平过程中,所述覆盖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可折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折叠装置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支撑部被所述覆盖件覆盖;当所述折叠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覆盖件的覆盖范围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弯折时,所述覆盖件相对所述支撑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对应所述覆盖件的位置形成空腔,所述支撑部设于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的外侧被可弯折机构的一侧所支撑,所述覆盖件的内侧对应支撑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铰节,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和展平过程中,所述连接铰节带动所述覆盖件相对所述可折弯机构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自中间铰节背面延伸的至少两个定位片,所述至少两个定位片从所述中间铰节的表面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两个定位片远离所述中间铰节的端部为圆弧面或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包括中间铰节,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铰节的固定件,所述覆盖件铰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覆盖件覆盖于所述可折弯机构背部,所述覆盖件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祝平苏帅凡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