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3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属于医学教学器具领域,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内设有练习装置组件,练习装置组件包括第一EVA泡棉垫、第二EVA泡棉垫、发声件以及第三EVA泡棉垫,第二EVA泡棉垫中部开设有供发声件放置的通槽,第二EVA泡棉垫上方设有第一EVA泡棉垫,第二EVA泡棉垫下方设有第三EVA泡棉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心肺复苏学习装置难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使用问题,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同时适合儿童和成年对心肺复苏按压的学习和练习,不仅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演示使用,还具有良好的专业规范性,标准性强,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教学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因意外导致心脏骤停,必须采取抢救措施,使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护,生活中,常常由于病人周围的人不能够掌握或掌握不熟练等原因,不能及时正确采取救助措施,造成病人由于抢救不及时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心肺复苏术是一系列改善心脏骤停后存活机会的救命措施。胸外心脏按压是其最首要的步骤,按压频率及按压深度、力度是施救的重要指标,施救者以100~120次/分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现在社会上都有很多机构提供教学,大家都有机会学习和练习心肺复苏术方法和技巧,但存在的困难是学习后没有练习的环境和机会,带一个市场上通用的半身模拟人,功能单一也不便利,正所谓是“有得学没得练,通过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或者其他人员通过实际操作,快速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按压频率。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设有练习装置组件,所述练习装置组件包括第一EVA泡棉垫、第二EVA泡棉垫、发声件以及第三EVA泡棉垫,所述第二EVA泡棉垫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发声件放置的通槽,所述第二EVA泡棉垫上方设有所述第一EVA泡棉垫,所述第二EVA泡棉垫下方设有所述第三EVA泡棉垫。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为空心棱台,所述装置外壳前侧中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练习装置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在所述装置外壳内。优选的,所述安装口位置通过魔术贴封口。优选的,所述发声件由一对弹片和固定在弹片两端的一对固定座组成,所述弹片和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片为弧形弯曲的金属薄片,两所述弹片相对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侧壁底部均开设有排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三EVA泡棉垫设置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心肺复苏练习装置难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使用问题,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心肺复苏教学的困境,通过将练习装置组件可自由拆卸的安装在装置外壳内,两者选择适合儿童和成年对心肺复苏按压的学习和练习,不仅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演示使用,还具有良好的专业规范性,标准性强,可在简单的环境下进行练习,与传统的练习心肺复苏用的半身模拟人相比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练习操作易掌握,具有显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装置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练习装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练习装置组件的三维爆炸图。图5:本技术发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01、装置外壳,002、练习装置组件,210、第一EVA泡棉垫,220、第二EVA泡棉垫,230、发声件,231、弹片,232、固定座,240、第三EVA泡棉垫,003、安装口,004、魔术贴,005、排气孔,006、通槽。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图1-5所示,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包括装置外壳001,装置外壳001内设有练习装置组件002,练习装置组件002包括第一EVA泡棉垫210、第二EVA泡棉垫220、发声件230以及第三EVA泡棉垫240,第二EVA泡棉垫220中部开设有供发声件230放置的通槽006,第二EVA泡棉垫220上方设有第一EVA泡棉垫210,第二EVA泡棉垫220下方设有第三EVA泡棉垫240。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2所示,装置外壳001为空心棱台,装置外壳001前侧中部开设有安装口003,练习装置组件002通过安装口003安装在装置外壳001内,装置外壳001为柔性材料,先将第三EVA泡棉垫240通过安装口003塞进装置外壳001内,在将安装好发声件230的第二EVA泡棉垫220通过安装口003塞进装置外壳001内的第三EVA泡棉垫240上,最后将会第一EVA泡棉垫210通过安装口003塞进装置外壳001内的第二EVA泡棉垫220上。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所示,安装口003位置通过魔术贴004封口,魔术贴004贴在安装口003上,防止练习装置组件002从安装口003滑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5所示,发声件230由一对弹片231和固定在弹片231两端的一对固定座232组成,弹片231和固定座232可拆卸连接,弹片231、固定座232通过固定螺丝进行拆卸连接。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5所示,弹片231为弧形弯曲的金属薄片,两弹片231相对间距设置,两个弹片231弧形弯曲凹陷的一面相对设置的,当上方或者下方的弹片231受到压力时,金属薄片的弹片231会形变发出清脆的声音,弹片231上施加的压力撤去时,金属薄片的弹片231迅速恢复原来状态也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2所示,装置外壳001侧壁底部均开设有排气孔005,排气孔005将使用者按压本装置时,压缩装置外壳001内部空间变小,内部与外界空气交换通过排气孔005实现,排气孔005还将练习时发声件230发出的声音传出,使得使用者清楚的听到。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3-4所示,第三EVA泡棉垫240设置两个。本技术的使用原理为:当对练习模型的对象为婴儿时,按照婴儿心肺复苏技巧,使用二个手指垂直按压装置外壳001棱台的顶部,手指施加的外力通过第一EVA泡棉垫210传至发声件230上,手指施加的外力使得发声件230的上弹片231发生形变,由形变发出的声音得知心肺复苏按压力度达标,再撤去外力,进行循环操作,每次按压均是通过弹片231形变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施力大小是否达到标准;当对练习模型的对象为成年人时,将装置外壳001倒置,手掌根部对装置外壳001底部施加的外力,外力通过双层的第三EVA泡棉垫240传至发声件230上,要将弹片231发生形变发出声音所施加的外力需要比婴儿施加的外力要大,依然是通过弹片231形变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施力大小是否达到标准,以满足对成年人模型心肺复苏的学习和练习。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001),所述装置外壳(001)内设有练习装置组件(002),所述练习装置组件(002)包括第一EVA泡棉垫(210)、第二EVA泡棉垫(220)、发声件(230)以及第三EVA泡棉垫(240),所述第二EVA泡棉垫(220)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发声件(230)放置的通槽(006),所述第二EVA泡棉垫(220)上方设有所述第一EVA泡棉垫(210),所述第二EVA泡棉垫(220)下方设有所述第三EVA泡棉垫(2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001),所述装置外壳(001)内设有练习装置组件(002),所述练习装置组件(002)包括第一EVA泡棉垫(210)、第二EVA泡棉垫(220)、发声件(230)以及第三EVA泡棉垫(240),所述第二EVA泡棉垫(220)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发声件(230)放置的通槽(006),所述第二EVA泡棉垫(220)上方设有所述第一EVA泡棉垫(210),所述第二EVA泡棉垫(220)下方设有所述第三EVA泡棉垫(2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001)为空心棱台,所述装置外壳(001)前侧中部开设有安装口(003),所述练习装置组件(002)通过所述安装口(003)安装在所述装置外壳(001)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美芯协培训中心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