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21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的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在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下方的柜体面板上还设置有触摸屏,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变压器、断路器、控制器、电能计量表与接线排,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缆相连接,该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变压器降压后经断路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组与所述操作旋钮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组与所述电能计量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物联网适配器与接线排相连。能够有效降低造成成本,节省占地空间,实现开放化、集成化、高智能化的电气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建筑电气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也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到现在的智能化阶段。而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若因此基于物联网实现建筑物电气设备的控制,将使得建筑物的电气控制更加智能化。然而,现有建筑物电气控制设备通常情况下执行模块为强电,控制模块为弱电;传统控制系统的强电和弱电相互独立的,分别设计实施;造成成本高,占空间多,施工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维护困难等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通过将受控设备的配电、强电控制与物联网控制集成在一个配电柜中,能够有效降低造成成本,节省占地空间,实现开放化、集成化、高度智能化的电气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的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在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下方的柜体面板上还设置有触摸屏,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变压器、断路器、控制器、电能计量表与接线排,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缆相连接,该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变压器降压后经断路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组与所述操作旋钮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组分别连接至所述指示灯组,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触摸屏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组与所述电能计量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物联网适配器与接线排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采集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的受控状态,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有本地控制终端,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至云服务器,实现与远程控制终端的通讯互联。进一步的,在所述柜体内通过屏蔽材料形成有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与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与第三安装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固定所述电源模块、断路器与变压器,在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所述控制器与电能计量表,在所述第三安装腔设置所述接线排。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安装腔还设置有零线接线排与漏电保护线。进一步的,在所述物联网适配器与接线排之间还设置有接触器与过热继电器。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PLC,所述接触器采用LC1D25M7交流接触器,所述触摸屏采用HMI-X100液晶面板,所述变压器采用EIO-FS1000-220V/24V-C环形变压器。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通过将受控设备的配电、强电控制与物联网控制集成在一个配电柜中,对于建筑机电设备(如暖通设备、风机水泵等),实现就地控制、远程控制,克服了传统控制系统的强电和弱电相互独立的存在的造成成本高、占空间多、施工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维护困难等缺陷;2、解决了配电,强电、物联网设备匹配问题,实现了开放化、集成化、高度智能化、高可靠性的电气控制;3、利用云服务器,实现云监控、云计算、云计量、云管理,云设备健康诊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柜体1,在所述柜体1的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旋钮2与指示灯组3,在操作旋钮2与指示灯组3下方的柜体1面板上还设置有触摸屏4,在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电源模块5、变压器6、断路器7、控制器8、电能计量表9与接线排10,其中,所述电源模块5的输入端与电力线缆相连接,该电源模块5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变压器6降压后经断路器7与所述控制器8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8的第一输入端组与所述操作旋钮2相连,所述控制器8的第一输出端组分别连接至所述指示灯组3,所述控制器8还与所述触摸屏4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器8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组与所述电能计量表9相连,所述控制器8还通过物联网适配器11与接线排10相连,所述控制器8的第三输入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11采集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的受控状态,所述控制器8的第二输出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11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在所述物联网适配器11与接线排10之间还设置有接触器12与过热继电器13,所述控制器8还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连接有本地控制终端15,所述控制器8还通过网络交换机16连接至云服务器17,实现与远程控制终端18的通讯互联。进一步的,在所述柜体1内通过屏蔽材料形成有第一安装腔1a、第二安装腔1b与第三安装腔1c,所述第一安装腔1a、第二安装腔1b与第三安装腔1c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a内固定所述电源模块5、断路器7与变压器6,在所述第二安装腔1b设置所述控制器8与电能计量表9,在所述第三安装腔1c设置所述接线排10,在所述第三安装腔1c还设置有零线接线排19与漏电保护线2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8采用PLC,所述接触器12采用LC1D25M7交流接触器,所述触摸屏4采用HMI-X100液晶面板,所述变压器6采用EIO-FS1000-220V/24V-C环形变压器6。本实施例通过将受控设备的配电、强电控制与物联网控制集成在一个配电柜中,对于建筑机电设备(如暖通设备、风机水泵等),实现就地控制、远程控制,克服了传统控制系统的强电和弱电相互独立的存在的造成成本高、占空间多、施工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维护困难等缺陷,实现了开放化、集成化、高度智能化、高可靠性的电气控制。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柜体的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在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下方的柜体面板上还设置有触摸屏,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变压器、断路器、控制器、电能计量表与接线排,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缆相连接,该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变压器降压后经断路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组与所述操作旋钮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组分别连接至所述指示灯组,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触摸屏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组与所述电能计量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物联网适配器与接线排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采集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的受控状态,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有本地控制终端,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至云服务器,实现与远程控制终端的通讯互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柜体的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在操作旋钮与指示灯组下方的柜体面板上还设置有触摸屏,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变压器、断路器、控制器、电能计量表与接线排,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缆相连接,该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变压器降压后经断路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组与所述操作旋钮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组分别连接至所述指示灯组,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触摸屏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组与所述电能计量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物联网适配器与接线排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采集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的受控状态,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通过物联网适配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所述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有本地控制终端,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至云服务器,实现与远程控制终端的通讯互联。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炯王勇余庆利孙朝代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