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19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包括本体和侧入式背光模块;本体包括金属后框和电磁板,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U形槽体和灯条;使用吸波框将电磁板与金属后框进行隔开,确保在使用外部的电磁式触控笔时所发射的射频信号不被金属后框干扰,尽而提高电磁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提高用户体验;并且侧入式背光模块中安装灯条的U形槽体与本体中的金属后框可拆卸连接,更加便于安装和拆卸灯条,便于组装和售后维修;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安装维护容易,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本体的背光源往往为内置式,在背光源出现故障时往往需要拆下整个本体和触摸模组才能更换背光源,给售后维修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并且为了降低显示屏的厚度,本体的外框往往为金属材料,在使用电磁式触控屏时会干扰电磁笔发射的射频信号,而导致电磁板接受信号不准确,无法使用,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包括本体和侧入式背光模块;其中,所述本体包括金属后框和电磁板,所述金属后框的截面呈U形包括第一底板和由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一侧壁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侧壁围设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吸波框,所述吸波框包括第二底板和由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二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壁围设成容置空间;所述吸波框叠设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容置空间内叠设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上方依次叠设有导光板、所述电磁板、扩散片和增光片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U形槽体和灯条,所述U形槽体内设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U形槽体相互平行,所述灯条的灯珠朝向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所述金属后框的任意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相匹配的长方形通孔,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正对所述长方形通孔;所述U形槽体与所述金属后框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U形槽体包括第三底板和由所述第三底板相对立的两侧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三侧壁构成;所述灯条与所述第三底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边条,所述边条与所述第三底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边条远离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侧面平齐;所述金属后框上设有所述长方形通孔的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卡条,所述L形卡条与所述金属后框上设有所述长方形通孔的第一侧壁构成与所述边条相配合的长槽,所述长槽朝向所述U形槽体的第三侧壁,所述边条插设于所述长槽内。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灯条的下方。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反射镜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表面平齐。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侧壁正对所述灯条;所述电磁板位于所述灯条的上方。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依次叠设的垂直偏光片、薄膜晶体管、液晶和彩色滤光片以及水平偏光片;所述垂直偏光片叠设在所述增光片的上方;所述水平偏光片的上方叠设有玻璃板。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前框,所述前框由竖形框和上平框以及下平框构成,所述上平框位于所述竖形框内且与所述竖形框固定连接,所述下平框位于所述竖形框外且与所述竖形框固定连接,所述上平框位于所述下平框的上方;所述上平框的底面紧贴于所述玻璃板远离所述水平偏光片的一侧面;所述金属后框外还套设有固定平框,所述固定平框与所述金属后框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平框的底面紧贴于所述固定平框的顶面;所述下平框与所述固定平框可拆卸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下平框和所述固定平框上均所有多个螺孔,所述下平框上的螺孔正对所述固定平框上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丝。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吸波框为永磁铁氧体制成。本技术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反射镜近离所述吸波框的一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灯条;所述斜面的下方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面紧贴所述反射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吸波框将电磁板与金属后框进行隔开,确保在使用外部的电磁式触控笔时所发射的射频信号不被金属后框干扰,尽而提高电磁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提高用户体验;并且侧入式背光模块中安装灯条的U形槽体与本体中的金属后框可拆卸连接,更加便于安装和拆卸灯条,便于组装和售后维修;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安装维护容易,抗干扰能力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至图3;包括本体100和侧入式背光模块200;本体100包括金属后框101和电磁板102,金属后框101的截面呈U形包括第一底板1011和由第一底板1011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一侧壁1012构成,第一底板1011和第一侧壁1012围设成腔体300;腔体300内设有吸波框301,吸波框301包括第二底板3011和由第二底板3011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二侧壁3012构成,第二底板3011和第二侧壁3012围设成容置空间400;吸波框301叠设在腔体300内;容置空间400内叠设有反射镜401,反射镜401的上方依次叠设有导光板402、电磁板102、扩散片403和增光片404以及显示模块405;侧入式背光模块200包括U形槽体201和灯条202,U形槽体201内设有灯条202,灯条202与U形槽体201相互平行,灯条202的灯珠朝向U形槽体201的开口处;金属后框101的任意第一侧壁1012上设有与U形槽体201的开口处相匹配的长方形通孔1013,U形槽体201的开口处正对长方形通孔1013;U形槽体201与金属后框101可拆卸连接;使用吸波框301将电磁板102与金属后框101进行隔开,确保在使用外部的电磁式触控笔时所发射的射频信号不被金属后框101干扰,尽而提高电磁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提高用户体验;并且侧入式背光模块200中安装灯条202的U形槽体201与本体100中的金属后框101可拆卸连接,更加便于安装和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包括本体和侧入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金属后框和电磁板,所述金属后框的截面呈U形包括第一底板和由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一侧壁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侧壁围设成腔体;/n所述腔体内设有吸波框,所述吸波框包括第二底板和由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二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壁围设成容置空间;/n所述吸波框叠设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容置空间内叠设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上方依次叠设有导光板、所述电磁板、扩散片和增光片以及显示模块;/n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U形槽体和灯条,所述U形槽体内设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U形槽体相互平行,所述灯条的灯珠朝向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所述金属后框的任意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相匹配的长方形通孔,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正对所述长方形通孔;所述U形槽体与所述金属后框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包括本体和侧入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金属后框和电磁板,所述金属后框的截面呈U形包括第一底板和由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一侧壁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侧壁围设成腔体;
所述腔体内设有吸波框,所述吸波框包括第二底板和由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二侧壁构成,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侧壁围设成容置空间;
所述吸波框叠设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容置空间内叠设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上方依次叠设有导光板、所述电磁板、扩散片和增光片以及显示模块;
所述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U形槽体和灯条,所述U形槽体内设有所述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U形槽体相互平行,所述灯条的灯珠朝向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所述金属后框的任意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相匹配的长方形通孔,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正对所述长方形通孔;所述U形槽体与所述金属后框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体包括第三底板和由所述第三底板相对立的两侧边缘呈90度弯折而成的第三侧壁构成;所述灯条与所述第三底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U形槽体的开口处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边条,所述边条与所述第三底板相互平行;所述边条远离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侧面平齐;
所述金属后框上设有所述长方形通孔的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卡条,所述L形卡条与所述金属后框上设有所述长方形通孔的第一侧壁构成与所述边条相配合的长槽,所述长槽朝向所述U形槽体的第三侧壁,所述边条插设于所述长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灯条的下方。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伯栋
申请(专利权)人:宏瑞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