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11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属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该检测试纸条的形状及构造,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3条检测线和1条质控线;所述3条检测线固定有3条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条带(重组S1蛋白、重组RBD蛋白、重组E蛋白),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羊抗鼠IgG条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试纸条通过3种特异性抗原联检,有效增加了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同时检测病毒中多种特异性抗原,有效避免了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属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

技术介绍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疾病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致死性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冠状病毒基因组依次编码棘突蛋白(spikeprotein)、包膜蛋白(Envelopeprotein,E蛋白)、膜蛋白(Membraneprotein)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棘突蛋白(spikeprotein)是冠状病毒最重要的表面膜蛋白,含有两个亚基(subunit),S1和S2。其中S1主要包含有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domain,RBD蛋白),负责识别细胞的受体。S2含有膜融合过程所需的基元件。棘突蛋白承担病毒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结合及膜融合功能,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以及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SARS-CoV-2(2019-nCoV)的棘突蛋白与人ACE2互作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核衣壳蛋白是冠状病毒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在病毒体组装过程中,N蛋白与病毒RNA结合并导致螺旋核衣壳的形成。核衣壳蛋白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的磷蛋白,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有关。目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有两种: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检测方法,但是该检测方法对检测环境的要求极高,对操作的专业性极强,难以进行快速的大规模测试。此外,呼吸样本材料的异质性和样本采集位置的不同,例如咽喉拭子、唾液或气管内抽吸物,都会影响2019-nCoV病毒核酸检测的灵敏度。血清抗体检测主要利用免疫层析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甚至无需检测设备;检测时间短;对于检测环境要求不高,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该方法的缺点是假阳性率高,由于个别患者血液中含有类风湿因子、异嗜性抗体、自身抗体,以及药物和肿瘤细胞等,易造成试验的交叉反应,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血清抗体检测仅用作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指标用于筛查。因此,急需一种对检测环境要求不高、适合大规模的人群筛查、能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以用于病程监控和疫苗效果评价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纸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本技术中的检测试纸条通过3种特异性抗原联检,有效增加了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同时检测病毒中多种特异性抗原,有效避免了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相互平行的3条检测线(T线)和1条质控线(C线);所述3条检测线固定有3条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条带,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羊抗鼠IgG条带;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抗原为重组S1蛋白、重组RBD蛋白、重组E蛋白;所述检测试纸条还包括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和PVC胶板,所述硝酸纤维素膜和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依次固定在PVC胶板上,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和宽度,或所述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的长度和宽度不大于PVC胶板的长度和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宽度为3.5-4.0mm。进一步地,各检测线之间的间距为0.4-0.6cm,所述质控线与其邻近的检测线之间的间距为0.9-1.1cm,所述质控线与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之间的间距为0.9-1.1cm。进一步地,所述硝酸纤维素膜和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交互重叠的范围为0.1-0.2cm。进一步地,所述PVC胶板长度为5-6cm,所述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长度为1.1-1.2cm,所述硝酸纤维素膜长度为4-5cm。进一步地,所述硝酸纤维素膜沿着长边方向依次分布有质控线、固定有重组S1蛋白的检测线、固定有重组RBD蛋白的检测线、固定有重组E蛋白的检测线,或,所述硝酸纤维素膜沿着长边方向依次分布有质控线、固定有重组E蛋白的检测线、固定有重组S1蛋白的检测线、固定有重组RBD蛋白的检测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是采用封闭液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和羊抗鼠IgG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所述封闭液的制备方法是:称取磷酸氢二钠55.8g,磷酸二氢钠5.5g,氯化钠9g,牛血清白蛋白10g,加纯水900mL溶解,加入NaOH调整pH至7.4;吸取1mLproClin300至溶液中,搅拌混匀,定容至1000mL;2-8℃条件下放置备用。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检测试纸条通过3种特异性抗原联检,有效增加了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同时检测病毒中多种特异性抗原,有效避免了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的侧面示意图,其中,1:NC膜(硝酸纤维素膜);2:C线(质控线);3:T1线;4:T2线;5:T3线;6::胶板;7: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其中,T1、T2、T3分别表示不同的检测线。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排布示意图,其中,1:NC膜(硝酸纤维素膜);2:C线(质控线);3:固定有重组S1蛋白的检测线;4:固定有重组RBD蛋白的检测线;5:固定有重组E蛋白的检测线。具体实施方式重组S1蛋白制备:通过合成编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pike蛋白的全长基因,并利用PCR的方法将合成的基因构建到小鼠IgGFC的表达载体pCMV6-c.mFC上,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分泌表达融合蛋白,并通过ProteinA进行亲和纯化而获取。理论Mw:76.5kD。重组RBD蛋白制备:通过合成编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pike蛋白的第319位Arg到541位Phe的基因,并利用PCR的方法将合成的基因构建到小鼠IgGFC的表达载体pCMV6-c.mFC上,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分泌表达融合蛋白,并通过ProteinA进行亲和纯化而获取。理论Mw:52kD。重组E蛋白制备:通过合成编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包膜蛋白完整的基因,并利用PCR的方法将合成的基因构建到HIS-C-pET28A-N-GST的表达载体上。测序正确的质粒制备后转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并通过镍柱进行亲和纯化而获取。理论Mw:36.8kD。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硝酸纤维素膜1,所述硝酸纤维素膜1上设有相互平行的3条检测线(T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相互平行的3条检测线和1条质控线;所述3条检测线分别固定有重组S1蛋白、重组RBD蛋白、重组E蛋白,形成3条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条带,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羊抗鼠IgG条带;所述检测试纸条还包括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和PVC胶板,所述硝酸纤维素膜和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依次固定在PVC胶板上,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和宽度,或所述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的长度和宽度不大于PVC胶板的长度和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谱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相互平行的3条检测线和1条质控线;所述3条检测线分别固定有重组S1蛋白、重组RBD蛋白、重组E蛋白,形成3条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条带,所述质控线上固定有羊抗鼠IgG条带;所述检测试纸条还包括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和PVC胶板,所述硝酸纤维素膜和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依次固定在PVC胶板上,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和宽度,或所述印有流水号的标签纸的长度和宽度不大于PVC胶板的长度和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纸条的宽度为3.5-4.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试纸条,其特征在于,各检测线之间的间距为0.4-0.6cm,所述质控线与其邻近的检测线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章吴长龙徐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孚维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