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以及液位浮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9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以及液位浮子,包括接液管以及与接液管滑动配合的浮球;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浮球的内侧壁上或者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凸棱沿所述接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凸棱的数量为4‑8个;接液管和浮球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可以是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浮球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也可以是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这样的结构滑动配合,在所述浮球升降过程中,可以顺利滑动,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侧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以及液位浮子
本技术涉及液位浮子
,具体为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以及液位浮子。
技术介绍
在液位浮子中,具体为磁致伸缩液位仪/磁致伸缩线性变送器(PP、PVDF和PFA材质),浮球与接液管的结构是由孔和圆柱轴配合,为了保证浮球浸在液体里能沿着接液管做直线上下滑动,考虑到浮子内孔注塑和接液管挤管时的公差,浮子内孔与接液管之间的配合间隙保证在0.5mm。这样的结构,液位浮子在液面上下浮动时较易侧倾,结果是液面没动但是有信号输出,形成了液位仪的检测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以及液位浮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包括接液管以及与所述接液管滑动配合的浮球;所述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浮球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凸棱沿所述接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的数量为4-8个;所述接液管和所述浮球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优选的,所述凸棱的横截面呈扇形。优选的,所述凸棱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优选的,所述浮球为空心结构,所述浮球呈圆柱状,所述浮球的底部沿其周向的厚度大于其顶部的厚度。优选的,多个所述凸棱的中心线与所述接液管的中心线重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位浮子,包括接液管、与所述接液管滑动配合的浮球,设置于所述接液管中的保护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管中的波导丝,所述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浮球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凸棱沿所述接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的数量为4-8个;所述接液管和所述浮球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优选的,所述凸棱的横截面呈扇形。优选的,所述凸棱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优选的,所述浮球为空心结构,所述浮球呈圆柱状,所述浮球的底部沿其周向的厚度大于其顶部的厚度。优选的,多个所述凸棱的中心线与所述接液管的中心线重合。本技术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可以是所述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浮球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也可以是所述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在所述接液管和所述浮球之间设置这样的结构滑动配合,在所述浮球升降过程中,可以顺利滑动,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侧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液位浮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接液管1,凸棱11,浮球2,凹槽21,保护管3,波导丝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包括接液管1以及与所述接液管1滑动配合的浮球2;所述接液管1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浮球2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11,所述浮球2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接液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11配合的多个凹槽21,所述凸棱11沿所述接液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11的数量为4-8个;所述接液管1和所述浮球2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具体的,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所述接液管1沿其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11,所述浮球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11配合的多个凹槽21;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所述浮球2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11,所述接液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11配合的多个凹槽21,在所述接液管11和所述浮球2之间设置这样的结构滑动配合,在所述浮球2升降过程中,可以顺利滑动,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侧倾。具体的,所述凸棱1的横截面呈扇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凸棱1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凸棱11的数量为4个。具体的,所述凸棱11的数量可以是4个或者5个或者6个或者7个或者8个,这样的结构,在所述浮球2沿所述接液管1升降过程中,稳定性好,浮球2不易发生侧翻。所述浮球2为空心结构,所述浮球2呈圆柱状,所述浮球2的底部沿其周向的厚度大于其顶部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例,所述浮球2还可以是圆球状,或者是圆柱状且两端呈半球状。这样,所述浮球2底部的重量较重,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浮球2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多个所述凸棱11的中心线与所述接液管1的中心线重合。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接液管1加工方便。实施例二:结合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位浮子,包括接液管1、与所述接液管1滑动配合的浮球2,设置于所述接液管1中的保护管3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管3中的波导丝4,所述接液管1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浮球2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11,所述浮球2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接液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11配合的多个凹槽21,所述凸棱11沿所述接液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11的数量为4-8个;所述接液管1和所述浮球2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该液位浮子上设置所述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具体的,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所述接液管1沿其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11,所述浮球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11配合的多个凹槽21;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所述浮球2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11,所述接液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11配合的多个凹槽21,在所述接液管11和所述浮球2之间设置这样的结构滑动配合,该在液位浮子使用过程中,所述浮球2升降时可以顺利滑动,且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侧倾。所述凸棱11的横截面呈扇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凸棱1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浮球2为空心结构,所述浮球2呈圆柱状,所述浮球2的底部沿其周向的厚度大于其顶部的厚度。多个所述凸棱11的中心线与所述接液管1的中心线重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液管以及与所述接液管滑动配合的浮球;所述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浮球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凸棱沿所述接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的数量为4-8个;所述接液管和所述浮球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液管以及与所述接液管滑动配合的浮球;所述接液管沿其外侧壁上或者所述浮球沿其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凸棱,所述浮球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接液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棱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凸棱沿所述接液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的数量为4-8个;所述接液管和所述浮球之间的间隙为0.08-0.1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横截面呈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为空心结构,所述浮球呈圆柱状,所述浮球的底部沿其周向的厚度大于其顶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浮子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棱的中心线与所述接液管的中心线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金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旗正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