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81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1)和翻转杆(6),所述烘干罐(1)为圆柱形,所述烘干罐(1)上设有进料斗(2)、进风口(3)、出风口(4)和出料口(5),所述进料斗(2)和出风口(4)设置在烘干罐(1)上端,所述进风口(3)和出料口(5)设置在烘干罐(1)的下端;所述翻转杆(6)上设有翻转板(601),所述翻转杆(6)的转动轴两端架在烘干罐(1)上,翻转板(601)置于烘干罐(1)内部,所述翻转杆(6)与电机相连,所述进风口(3)处连接热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植物油一般是粮油原料压榨而得。为了保证所得食用油的品质,通常需要在压榨之前将粮油原料干燥至一定程度。而现有的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多为复杂,不利于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和翻转杆,所述烘干罐为圆柱形,所述烘干罐上设有进料斗、进风口、出风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斗和出风口设置在烘干罐上端,所述进风口和出料口设置在烘干罐的下端;所述翻转杆上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杆的转动轴两端架在烘干罐上,翻转板置于烘干罐内部,所述翻转杆与电机相连,所述进风口处连接热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集尘布袋。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放料槽。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挡板Ⅰ,所述挡板Ⅰ与烘干罐的侧壁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的竖直段上开设有插孔,该插孔处插有挡板Ⅱ。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罐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烘干罐的两个圆形底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防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包括烘干罐和翻转杆,所述烘干罐上设有进料斗、进风口、出风口和出料口,所述翻转杆上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杆的转动轴两端架在烘干罐上,翻转板置于烘干罐内部,所述翻转杆与电机相连,所述进风口处连接热风机。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仅在于电机以及热风机,易于检修。(2)本技术包括烘干罐和翻转杆,在烘干罐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翻转杆上的翻转板置于烘干罐内部,所述翻转杆与电机相连,所述进风口处连接热风机;本技术采用热风烘干的方式,往烘干罐中通入热风,翻转杆对粮油原料进行翻转,提高烘干效率,同时,由于设有出风口,热风可携带着粮油原料中残留的外壳屑从出风口处于粮油原料分离,提高榨油品质。(3)本技术在出风口处通过管道连接集尘布袋,集尘布袋可捕捉收集分离出来的外壳屑,避免外壳屑飞扬。(4)本技术在进料斗的竖直段上开设有插孔,该插孔处插有挡板Ⅱ。由于本技术是热风烘干,因此,如果不在进料口处设挡板,热风会从进料斗处逸出,而进料斗处并未设置集尘布袋,会造成外壳屑飞扬,为了集中对外壳屑进行捕捉收集,在进料斗的竖直段上设置挡板Ⅱ,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5)本技术在进风口处设有防护网。在翻转板翻转的过程中,粮油原料很容易经进风口进入与进风口连接的热风机,引发热风机故障,而防护网则可以避免粮油原料从进风口处进入热风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挡板Ⅰ打开时仰视图;图5为集尘布袋示意图;图6为加装放料槽后的右视图;图7为挡板Ⅱ示意图;图中,1-烘干罐,2-进料斗,3-进风口,4-出风口,5-出料口,6-翻转杆,601-翻转板,7-集尘布袋,8-放料槽,9-挡板Ⅰ,10-挡板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罐1和翻转杆6,所述烘干罐1为圆柱形,所述烘干罐1水平设置,所述烘干罐1上设有进料斗2、进风口3、出风口4和出料口5,所述进料斗2和出风口4设置在烘干罐1上端,所述进风口3和出料口5设置在烘干罐1的下端,具体的,所述进料斗2和出料口5分别设置在烘干罐1的侧壁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翻转杆6上设有翻转板601,所述翻转杆6的转动轴的两端架在烘干罐1两端的底面上,因转动轴需要转动,因此转动轴与烘干罐1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连接,翻转板601置于烘干罐1内部,所述翻转杆6的转动轴与电机相连(图中省略电机,且电机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常规的连接方式),所述进风口3处连接热风机(图中省略热风机),所述出料口5处设有挡板Ⅰ9,挡板Ⅰ9与烘干罐1的侧壁铰接,具体可为通过合页铰接,且挡板Ⅰ9为与烘干罐1相适配的弧形,在进行烘干操作时,挡板Ⅰ9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放料时再打开。本技术,翻转杆6的转动轴的两端架在烘干罐1两端的底面上,翻转板601置于烘干罐1内部,电机带动翻转杆6转动,从而带动翻转板601转动,翻转板601转动,可以对从进料斗2进入烘干罐1的粮油原料进行翻滚,进风口3处的热风机产生的热风进入烘干罐1中,热风带走粮油原料的水分,并从出风口4排出。由于翻转板601转动,因此将烘干罐1设置成圆柱状,方便粮油原料翻滚,在热风以及翻转板601的作用下,很快将粮油原料烘干。如图5所示,所述出风口4通过管道连接集尘布袋7。粮油原料一般为花生、菜籽等含油量高的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在去外壳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有些许外壳屑混入,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热风的作用,外壳屑会在热风的带动下,经出风口4排出,如不对其捕捉收集,外壳屑沉降在生产车间,影响车间环境条件。而本技术,在出风口4处,通过管道连接集尘布袋7,外壳屑经管道进入集尘布袋7中,集尘布袋7对外壳屑进行收集,避免外壳屑在空中飘浮以及在底面沉降,保证车间内生产环境卫生。如图6所示,在出料口5处设有放料槽8,放料槽8倾斜设置。干燥完成后,打开出料口5的挡板Ⅰ9,已经完成干燥的粮油原料从出料口5处放出,此处若不设放料槽,则粮油原料容易散落,从而造成浪费,而设置放料槽8后,粮油原料顺着放料槽放出,避免了散落。如图7所示,所述进料斗2的竖直段上开设有插孔,该插孔处插有挡板Ⅱ10。在进料斗2的竖直段上设置挡板Ⅱ10,加料时,将挡板Ⅱ抽出,加料完成后,将挡板Ⅱ10插入,避免热风从加料口2处逸出,保证热风仅从出风口4处逸出,因为只有出风口4处设有集尘布袋,保证在烘干过程中外壳屑不会外漏。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热风将外壳屑带出,将进风口3和出风口4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烘干罐的两个圆形底面上,如各图中所示,这样热风便能携着外壳屑从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罐(1)和翻转杆(6),所述烘干罐(1)为圆柱形,所述烘干罐(1)上设有进料斗(2)、进风口(3)、出风口(4)和出料口(5),所述进料斗(2)和出风口(4)设置在烘干罐(1)上端,所述进风口(3)和出料口(5)设置在烘干罐(1)的下端;所述翻转杆(6)上设有翻转板(601),所述翻转杆(6)的转动轴两端架在烘干罐(1)上,翻转板(601)置于烘干罐(1)内部,所述翻转杆(6)与电机相连,所述进风口(3)处连接热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罐(1)和翻转杆(6),所述烘干罐(1)为圆柱形,所述烘干罐(1)上设有进料斗(2)、进风口(3)、出风口(4)和出料口(5),所述进料斗(2)和出风口(4)设置在烘干罐(1)上端,所述进风口(3)和出料口(5)设置在烘干罐(1)的下端;所述翻转杆(6)上设有翻转板(601),所述翻转杆(6)的转动轴两端架在烘干罐(1)上,翻转板(601)置于烘干罐(1)内部,所述翻转杆(6)与电机相连,所述进风口(3)处连接热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4)通过管道连接集尘布袋(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粮油原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处设有放料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佳鑫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