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74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构,净化机构的内表面装配有滤芯,滤芯的外侧端装配有隔离板,净化机构包括外壳,外壳的顶端装配有用于电控清洗滤芯的顶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滤芯和隔离板的净化机构,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清洗系统,并将隔离板降下,使得隔板紧密贴合在啮合条的内侧表面,随后外部的液体泵向喷管的内部喷射清洗液,排放管底端的阀门关闭,清洗液逐渐浸没过滤体,最后启动超声波发射器,利用超声波震荡清洗滤芯,最后阀门开启排放废液后,将隔离板复位,继续使用滤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的滤芯需要手动拆卸清洗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风净化系统
,具体为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在新风净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净化滤芯将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现有的净化设备多采用可以更换的带有耗材的滤芯,也具有能够拆卸清洗的滤芯产品,减少耗材使用,但是以上滤芯结构多装配在主机内部,并且安装于室内天花板内部,因此拆卸清洗以及安装复位时操作比较麻烦,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的内表面装配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外侧端装配有隔离板,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装配有顶腔体,所述外侧端分别装配有连接管,所述顶腔体的内表面装配有清洗剂喷洒机构,所述外壳的底端装配有底腔体,所述底腔体的底端装配有排放管,所述清洗剂喷洒机构包括喷管和装配在外壳外壁表面的超声波发射器。优选的,所述顶腔体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套孔,所述第一套孔的内表面装配在喷管的外表面,所述喷管的下表面装配有喷头。优选的,所述底腔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二套孔的内表面装配有用于收集废水的漏斗,所述排放管的顶端装配在漏斗的底端。优选的,位于两侧的所述连接管的内侧端,靠近顶腔体的一侧开设有套口,所述套口的下表面外侧端装配有啮合条。优选的,所述滤芯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通气口,所述固定架的上下表面开设有通液口。优选的,所述隔离板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外侧端装配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装配有升降机构,所述隔板套接在套口的内表面,隔板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在固定架的外侧表面,隔板的外侧表面紧密贴合在啮合条的内侧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滤芯和隔离板的净化机构,在使用时,连接管连接至外部的新风系统的管道两侧,在正常的新风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外部的空气经过连接管后,通过滤芯的过滤排放到屋子内部,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清洗系统,并将隔离板降下,使得隔板紧密贴合在啮合条的内侧表面,随后外部的液体泵向喷管的内部喷射清洗液,排放管底端的阀门关闭,清洗液逐渐浸没过滤体,最后启动超声波发射器,利用超声波震荡清洗滤芯,最后阀门开启排放废液后,将隔离板复位,继续使用滤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的滤芯需要手动拆卸清洗比较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切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滤芯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壳剖切装配示意图。图中:1、净化机构,11、外壳,12、顶腔体,13、连接管,14、底腔体,15、第一套孔,16、喷管,17、喷头,18、超声波发射器,19、第二套孔,110、漏斗,111、排放管,112、套口,113、啮合条,2、滤芯,21、固定架,22、通气口,23、通液口,24、过滤体,3、隔离板,31、隔板,32、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构1,净化机构1的内表面装配有滤芯2,滤芯2的外侧端装配有隔离板3,净化机构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顶端装配有顶腔体12,外侧端分别装配有连接管13,顶腔体12的内表面装配有清洗剂喷洒机构,外壳11的底端装配有底腔体14,底腔体14的底端装配有排放管111,清洗剂喷洒机构包括喷管16和装配在外壳11外壁表面的超声波发射器18;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滤芯2和隔离板3的净化机构1,在使用时,连接管13连接至外部的新风系统的管道两侧,在正常的新风系统工作的过程中,外部的空气经过连接管13后,通过滤芯2的过滤排放到屋子内部,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清洗系统,并将隔离板3降下,使得隔板31紧密贴合在啮合条113的内侧表面,随后外部的液体泵向喷管15的内部喷射清洗液,排放管111底端的阀门关闭,清洗液逐渐浸没过滤体24,最后启动超声波发射器18,利用超声波震荡清洗滤芯,最后阀门开启排放废液后,将隔离板3复位,继续使用滤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的滤芯需要手动拆卸清洗比较麻烦的问题。具体而言,顶腔体12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套孔15,第一套孔15的内表面装配在喷管16的外表面,喷管16的下表面装配有喷头17,本技术的喷管16的前端装配有外部的清洗液储存罐和输液泵,能够以稳定的压力将清洗液从喷头17的底端喷出。具体而言,底腔体1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套孔19,第二套孔19的内表面装配有用于收集废水的漏斗110,排放管111的顶端装配在漏斗110的底端,排放管111的底端装配有排放阀门,该阀门能够通过电信号控制,该阀门仅在排放废水时才打开,其余时间处于关闭状态,保证气体过滤的效果。具体而言,位于两侧的连接管13的内侧端,靠近顶腔体12的一侧开设有套口112,套口112的下表面外侧端装配有啮合条113,啮合条113采用橡胶材料制作,通过啮合条113和固定架21的限制作用,限制隔离板3的上下移动位置,能够实现在清洗过程中的侧向密封效果,保证清洗液不会泄漏。具体而言,滤芯2包括固定架21,固定架2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通气口22,固定架21的上下表面开设有通液口,利用固定架21,辅助隔离板3定位,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滤芯采用了一种具有净化、除尘功能的网格状滤芯,时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可清洗的净化滤芯。具体而言,隔离板3包括隔板31,隔板31的外侧端装配有连接块32,连接块32的下表面装配有升降机构,隔板31套接在套口112的内表面,隔板3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在固定架21的外侧表面,隔板31的外侧表面紧密贴合在啮合条113的内侧表面,通过底部安装的升降机构带动隔离板3的升降,便于在清洗时,滤芯2结构两侧的密封,升降机构优选为电推杆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1)的内表面装配有滤芯(2),所述滤芯(2)的外侧端装配有隔离板(3),所述净化机构(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顶端装配有顶腔体(12),所述外侧端分别装配有连接管(13),所述顶腔体(12)的内表面装配有清洗剂喷洒机构,所述外壳(11)的底端装配有底腔体(14),所述底腔体(14)的底端装配有排放管(111),所述清洗剂喷洒机构包括喷管(16)和装配在外壳(11)外壁表面的超声波发射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1)的内表面装配有滤芯(2),所述滤芯(2)的外侧端装配有隔离板(3),所述净化机构(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顶端装配有顶腔体(12),所述外侧端分别装配有连接管(13),所述顶腔体(12)的内表面装配有清洗剂喷洒机构,所述外壳(11)的底端装配有底腔体(14),所述底腔体(14)的底端装配有排放管(111),所述清洗剂喷洒机构包括喷管(16)和装配在外壳(11)外壁表面的超声波发射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腔体(12)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套孔(15),所述第一套孔(15)的内表面装配在喷管(16)的外表面,所述喷管(16)的下表面装配有喷头(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内循环无耗材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腔体(14)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套孔(19),所述第二套孔(19)的内表面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瑞中环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