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R技术的多用户虚实协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360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VR技术的虚实协同系统,包括多个用户端和一个中心管理服务端;每个用户端与参与虚实协同的一个用户对应,用于产生基于用户实际动作与虚拟场景相结合的虚实结合数据,发送到中心管理服务端;所述中心管理服务端与所有的用户端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虚实结合数据流,进行数据适配、存储和转换生成协同空间数据,分发到每个参与虚实协同的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将接收的所述协同空间数据动态镜像到仿真协同空间,进行多用户动作协同,动作姿态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构造得到多人共同面对同一个虚拟空间的场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面向会议组织提供管理功能,使参会各方共同可在同一虚拟场景中实现虚实协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多用户虚实协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现实
,具体指一种基于VR技术的虚实协同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研讨会通过会议室物理空间座谈,需要与会人员通过交通差旅到场参加,费时费力;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只能展示二维的画面,不能实现置身三维仿真场景的效果,使交流受到限制,比如在检察机关进行案件研讨过程中,对3D还原的案发现场,不能做到与会者身临其境勘查的体验。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缩写为VR),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计算机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视频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传感感应、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而现在已经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多人远程协同,创建一个多人自由参与的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仿真真实世界的环境,参会人进入到虚拟空间进行三维位置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R技术的虚实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户端和一个中心管理服务端;/n每个用户端与参与虚实协同的一个用户对应,用于产生基于用户实际动作与虚拟场景相结合的虚实结合数据,发送到中心管理服务端;/n所述中心管理服务端与所有的用户端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虚实结合数据流,进行数据适配、存储和转换生成协同空间数据,分发到每个参与虚实协同的用户端;/n所述用户端将接收的所述协同空间数据动态镜像到仿真协同空间,进行多用户动作协同,动作姿态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构造得到多人共同面对同一个虚拟空间的场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R技术的虚实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户端和一个中心管理服务端;
每个用户端与参与虚实协同的一个用户对应,用于产生基于用户实际动作与虚拟场景相结合的虚实结合数据,发送到中心管理服务端;
所述中心管理服务端与所有的用户端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每个用户发送的虚实结合数据流,进行数据适配、存储和转换生成协同空间数据,分发到每个参与虚实协同的用户端;
所述用户端将接收的所述协同空间数据动态镜像到仿真协同空间,进行多用户动作协同,动作姿态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构造得到多人共同面对同一个虚拟空间的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实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虚实结合模块和协同空间模块;
所述虚实结合模块用于产生基于用户的虚实结合数据;所述虚实结合数据包括实时捕获的用户姿态数据和针对用户的虚拟场景仿真数据;
所述协同空间模块,用于接收中心管理服务端输出的协同空间数据,通过动态镜像构建仿真协同空间,在仿真协同空间中将多用户的动作姿态与虚拟环境进行融合,构造出一个多人共同面对的同一场景,使每个在线用户在仿真协同空间中能够看到其他用户和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物,并与其他用户进行动作协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实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实结合模块包括真实场景捕捉子模块和虚拟场景仿真子模块;
所述真实场景捕捉子模块,用于实时捕捉、识别用户的姿态生成用户姿态数据流;
虚拟场景仿真子模块,基于虚拟现实三维角色的创建和配置,产生包括用户操作数据、音视频数据、角色数据和内容数据在内的虚拟场景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实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姿态数据根据人体各部位划分识别定义出来23个节点,所述节点及节点之间建立父子关联关系,
其中,顶层根节点为Hips,子节点分别为:Spine、RightUpLeg、LeftUpLeg;
Spine的子节点为:Chest,Chest子节点分别为Neck、LeftShoulder、RightShoulder;
Neck子节点为Head;
LeftShoulder子节点关系依次为LeftArm、LeftForeArm、LeftHand;
RightShoulder子节点关系依次为RightArm、RightForeArm、RightHand;
RightUpLeg子节点关系依次为RightLeg、RightFoot、RightToes、LToeBase。
LeftUpLeg子节点关系依次为LeftLeg、LeftFoot、LeftToes、LToeBas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实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姿态数据以一个姿态对应以上23个节点的一条数据,称作一帧,多个帧连续起来,表示用户的动作;姿态数据的每帧各节点均采用位置坐标和旋转角度共同的方式进行记录,其中根节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斌王学勇邹蕾徐明月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