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50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流阀。节流阀包括:阀座,具有阀腔;第一阀芯,设置在阀腔内,第一阀芯具有第一过流孔,第一过流孔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其中,第三孔段为第一锥形孔,沿第三孔段至第二孔段的方向上,第一锥形孔的内径逐渐减小,第一锥形孔的最大内径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流阀
本技术涉及阀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流阀。
技术介绍
目前,节流阀是较为常见的通过小孔进行节流的产品,其原理是通过内部设置节流阀芯来实现换热系统(如空调系统)的节流降压。然而,在使用节流阀进行节流的过程中,由于制冷剂对节流阀的内部结构进行剧烈的冲击,导致制冷剂在节流阀的阀腔中的扰动剧烈甚至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流阀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噪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流阀,包括:阀座,具有阀腔;第一阀芯,设置在阀腔内,第一阀芯具有第一过流孔,第一过流孔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其中,第三孔段为第一锥形孔,沿第三孔段至第二孔段的方向上,第一锥形孔的内径逐渐减小,第一锥形孔的最大内径D2与第一阀芯的外径D之间满足以下关系:D2>(D-D2)/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无论节流阀处于何种节流状态,第三孔段的上述变径设计能够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以避免制冷剂节流时产生高速冲击扰动,进而降低了节流阀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流阀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噪音的问题。同时,当制冷剂进入第一锥形孔内后,第一锥形孔的上述设置使得制冷剂的流动更加顺畅,减小制冷剂受到的阻力,进而降低了制冷剂流经第一锥形孔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地,第一过流孔还包括第一孔段,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连接且设置在远离第三孔段的一侧,第一孔段为第二锥形孔,沿第一孔段至第二孔段的方向上,第二锥形孔的内径逐渐减小。进一步地,第一锥形孔的第一圆心角B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制冷剂能够通过第一锥形孔进入第一孔段内,以使制冷剂在第一阀芯内顺畅地流动;另一方面使得第一锥形孔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进一步地,第二锥形孔的第二圆心角A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制冷剂能够通过第二锥形孔进入第二孔段内,以使制冷剂在第一阀芯内顺畅地流动;另一方面使得第二锥形孔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进一步地,第二锥形孔的最大内径D1与第一阀芯的外径D之间满足以下关系:D1>(D-D1)/2。当制冷剂进入第二锥形孔内后,第二锥形孔的上述设置使得制冷剂的流动更加顺畅,减小制冷剂受到的阻力,进而降低了制冷剂流经第二锥形孔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地,第一过流孔还包括第四孔段,第一孔段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孔段和第二孔段连接,第四孔段为直孔或锥形孔。当制冷剂依次经由第四孔段、第一孔段及第二孔段流入第三孔段中,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由于第一孔段的孔径逐渐减小,因此制冷剂的流速会逐步增大,以达到逐步降压的效果,降低了因制冷剂高速扰动冲击产生的噪音,同时台阶位置处容易产生较小的漩涡,以进一步起到降压的效果,从而使节流后的制冷剂逐步达到稳压状态,起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过流孔还包括第五孔段,第三孔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孔段和第五孔段连接;其中,第五孔段为直孔或锥形孔。第三孔段与第五孔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当制冷剂依次经由第五孔段、第三孔段及第二孔段流入第一孔段中,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由于第三孔段的孔径逐渐减小,因此制冷剂的流速会逐步增大,以达到逐步降压的效果,降低了因制冷剂高速扰动冲击产生的噪音,同时台阶位置处容易产生较小的漩涡,以进一步起到降压的效果,从而使节流后的制冷剂逐步达到稳压状态,起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进一步地,节流阀还包括:第二阀芯,第二阀芯可活动地设置在阀腔内,第二阀芯具有第二过流通道和导流空间,第二过流通道与第一过流孔连通;其中,节流阀具有第一过流孔与导流空间连通的第一节流状态和第一过流孔与导流空间断开连通的第二节流状态。当节流阀处于第二节流状态时,制冷剂依次经由第二过流通道、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及第三孔段流出至节流阀外,第一孔段的上述变径设计能够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以避免制冷剂节流时产生高速冲击扰动。当节流阀处于第一节流状态时,制冷剂依次经由第三孔段、第二孔段、第一孔段及第二过流通道流出至节流阀外,第三孔段的上述变径设计能够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以避免制冷剂节流时产生高速冲击扰动。这样,本实施例中的节流阀能够降低节流阀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节流阀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噪音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一阀芯具有安装腔,第一过流孔与安装腔连通,第二孔段位于第一孔段远离安装腔的一侧,第二阀芯设置在安装腔内。进一步地,第二阀芯还具有锥形面,锥形面位于第二过流通道的上方,沿锥形面至第二过流通道的方向上,锥形面的内径逐渐减小,锥形面的第三圆心角C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当节流阀处于第二节流状态时,制冷剂依次经由锥形面和第二过流通道后流入第一过流孔内,锥形面能够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以避免制冷剂节流时产生高速冲击扰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节流阀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节流阀的第一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第一阀芯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节流阀的实施例二的第一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5中的第一阀芯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节流阀的实施例三的第一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7中的第一阀芯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节流阀的实施例四的剖视图;图9示出了图8中的节流阀的第一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8中的节流阀的第二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示出了图8中的节流阀的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装配后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阀座;11、阀腔;20、第一阀芯;21、第一过流孔;211、第一孔段;212、第二孔段;213、第三孔段;214、第四孔段;215、第五孔段;22、安装腔;23、第一阀芯本体;24、延伸部;30、第二阀芯;31、第二过流通道;32、导流空间;33、第二阀芯本体;34、筋条;35、锥形面;41、第一过滤网;42、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座(10),具有阀腔(11);/n第一阀芯(20),设置在所述阀腔(11)内,所述第一阀芯(20)具有第一过流孔(21),所述第一过流孔(2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孔段(212)和第三孔段(213);/n其中,所述第三孔段(213)为第一锥形孔,沿所述第三孔段(213)至所述第二孔段(21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锥形孔的最大内径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0),具有阀腔(11);
第一阀芯(20),设置在所述阀腔(11)内,所述第一阀芯(20)具有第一过流孔(21),所述第一过流孔(21)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孔段(212)和第三孔段(213);
其中,所述第三孔段(213)为第一锥形孔,沿所述第三孔段(213)至所述第二孔段(21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锥形孔的最大内径D2与所述第一阀芯(20)的外径D之间满足以下关系:D2>(D-D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孔(21)还包括第一孔段(211),所述第一孔段(211)与所述第二孔段(212)连接且设置在远离第三孔段(213)的一侧,所述第一孔段(211)为第二锥形孔,沿所述第一孔段(211)至所述第二孔段(212)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内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孔的第一圆心角B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孔的第二圆心角A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孔的最大内径D1与所述第一阀芯(20)的外径D之间满足以下关系:D1>(D-D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孔(21)还包括第四孔段(214),所述第一孔段(21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陈狄永寿杰楼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