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497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用自动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保温外壳和导热内壳,所述保温外壳与导热内壳之间形成有夹腔,且夹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构成的相变层;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流阀,并通过分流阀连接有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所述第一蛇形管安装于导热内壳内部,所述第二蛇形管预埋于相变层内,且出水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的出端连接;综上,不仅实现整体装置的循环水冷,还能根据具体温度进行分流调控,从而使整体装置内部始终保持有适宜的工作温度,并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用自动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质量和处理效率,针对于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会对应增加电气自动控制装置,由此构成全自动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现有电气自动控制装置通常包括电气控制柜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各种电气控制元件。在污水处理系统持续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时,其对应电气自动控制装置也需持续处于工作状态,而电气控制元件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会产生大量热量,影响整体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需对电气自动控制装置进行有效的自动散热。另外,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大多设于室外环境中,对应的电气自动控制装置也需安装在室外,在现有技术中为满足室外使用的需求,大多电气控制柜均设为防水式结构,但是并未设置防风结构,因此在大风或暴风天气中容易将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吹到,影响整体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实现电气自动控制装置的自动散热和稳定使用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装置主体和检测器,所述装置主体焊接于固定底座顶部,且装置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检测器固定于装置主体上,并包括检测装置主体内部工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保温外壳和导热内壳,所述保温外壳与导热内壳之间形成有夹腔,且夹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以构成相变层;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流阀,并通过分流阀连接有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所述第一蛇形管安装于导热内壳内部,所述第二蛇形管预埋于相变层内,且出水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蛇形管和第二蛇形管的出端连接;所述分流阀包括阀体和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于阀体内部,用于分流进水管的进水,并位于第一蛇形管进端与第二蛇形管进端之间。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电推杆,且电推杆的伸缩端伸入至阀体内部,并用于推动分流板在第一蛇形管进端与第二蛇形管进端之间移动。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一侧内壁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分流板安装于凹槽内,且凹槽内还设有贯穿分流板的导杆。优选的,所述检测器还包括检测外部环境风速的风速传感器,且固定底座内设有与风速传感器配合的配重组件。优选的,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固定底座内的两个活塞板,且两个所述活塞板之间填充有配重冷凝液;所述配重组件还包括安装于固定底座内的丝杠,安装于固定底座外的驱动电机,所述丝杠贯穿两个活塞板,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内还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贯穿两个活塞板,且内筒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导通;所述内筒内填充有配重冷凝液,并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内筒底部等距设有多个配合阀,且内筒通过一个或两个配合阀形成与两个活塞板之间的导通。优选的,每个所述活塞板均包括一密封板和一限位板,且两个活塞板中两个限位板位于两个密封板之间。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密封套设于内筒上,所述限位板固定于密封板上,且限位板上开设有孔径大于内筒外径的限位孔,并通过限位孔限定配合阀开启。优选的,所述配合阀包括开设于内筒上的锥形孔和滑动配合于锥形孔内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通过限位孔的限定抬起,并与锥形孔分离;所述密封塞通过自身重力下降,并与锥形孔密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水冷循环组件,以此实现整体控制装置的循环水冷,从而达到快速降温散热的效果;具体,关于水冷循环组件包括直接降温部分和蓄能降温部分,且直接降温部分与蓄能降温部分之间连接有分流阀,由此有效能根据整体控制装置内的具体温度进行分流调控,从而使整体控制装置内部始终保持有适宜的工作温度,并且还能有效实现节能效果。(2)针对上述直接降温部分,由设置于整体控制装置内部的第一蛇形管形成;针对上述蓄能降温部分,由设置于装置加层内的相变层和预埋于相变层内的第二蛇形管形成,由此,整体水冷循环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3)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配重可调的固定底座,并与风速传感器相配合,由此在某一方向的风速过大时对应实现配重调整,从而有效避免整体控制装置出现倾倒现象。(4)针对上述配重可调的固定底座,其内部设有两个可同步移动的活塞板,且两个活塞板之间填充有配重冷凝液,由此基于活塞板的移动即可达到配重调节效果,结构简单,驱动方便。(5)针对上述配重可调的固定底座,对应还设有内筒,且内筒上设有可与两个活塞板之间的区域相导通的配合阀,由此在不改变配重效果的同时为上述水冷循环组件提供冷凝液,从而使得整体控制装置中的结构更为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分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图6为图4中的C处放大图;图中:固定底座-1、装置主体-2、检测器-3、进水管-4、出水管-5;活塞板-11、密封板-111、限位板-112、丝杠-12、驱动电机-13、内筒-14、配合阀-15、锥形孔-151、密封塞-152、循环泵-16;保温外壳-21、导热内壳-22、相变层-23;分流阀-41、阀体-411、分流板-412、电推杆-413、导杆-414、第一蛇形管-42、第二蛇形管-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装置主体2和检测器3,装置主体2焊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且装置主体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检测器3固定于装置主体2上,并包括检测装置主体2内部工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装置主体2包括保温外壳21和导热内壳22,保温外壳21与导热内壳22之间形成有夹腔,且夹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以构成相变层23;进水管4的一端连接有分流阀41,并通过分流阀41连接有第一蛇形管42和第二蛇形管43;第一蛇形管42安装于导热内壳22内部,第二蛇形管43预埋于相变层23内,且出水管5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蛇形管42和第二蛇形管43的出端连接;分流阀41包括阀体411和分流板412,分流板412设置于阀体411内部,用于分流进水管4的进水,并位于第一蛇形管42进端与第二蛇形管43进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阀体41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电推杆413,且电推杆413的伸缩端伸入至阀体411内部,并用于推动分流板412在第一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装置主体(2)和检测器(3),所述装置主体(2)焊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且装置主体(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检测器(3)固定于装置主体(2)上,并包括检测装置主体(2)内部工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n所述装置主体(2)包括保温外壳(21)和导热内壳(22),所述保温外壳(21)与导热内壳(22)之间形成有夹腔,且夹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以构成相变层(23);/n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连接有分流阀(41),并通过分流阀(41)连接有第一蛇形管(42)和第二蛇形管(43);所述第一蛇形管(42)安装于导热内壳(22)内部,所述第二蛇形管(43)预埋于相变层(23)内,且出水管(5)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蛇形管(42)和第二蛇形管(43)的出端连接;/n所述分流阀(41)包括阀体(411)和分流板(412),所述分流板(412)设置于阀体(411)内部,用于分流进水管(4)的进水,并位于第一蛇形管(42)进端与第二蛇形管(43)进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装置主体(2)和检测器(3),所述装置主体(2)焊接于固定底座(1)顶部,且装置主体(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检测器(3)固定于装置主体(2)上,并包括检测装置主体(2)内部工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装置主体(2)包括保温外壳(21)和导热内壳(22),所述保温外壳(21)与导热内壳(22)之间形成有夹腔,且夹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以构成相变层(23);
所述进水管(4)的一端连接有分流阀(41),并通过分流阀(41)连接有第一蛇形管(42)和第二蛇形管(43);所述第一蛇形管(42)安装于导热内壳(22)内部,所述第二蛇形管(43)预埋于相变层(23)内,且出水管(5)通过三通阀与第一蛇形管(42)和第二蛇形管(43)的出端连接;
所述分流阀(41)包括阀体(411)和分流板(412),所述分流板(412)设置于阀体(411)内部,用于分流进水管(4)的进水,并位于第一蛇形管(42)进端与第二蛇形管(43)进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11)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电推杆(413),且电推杆(413)的伸缩端伸入至阀体(411)内部,并用于推动分流板(412)在第一蛇形管(42)进端与第二蛇形管(43)进端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11)的一侧内壁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分流板(412)安装于凹槽内,且凹槽内还设有贯穿分流板(412)的导杆(41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3)还包括检测外部环境风速的风速传感器,且固定底座(1)内设有与风速传感器配合的配重组件。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超樊明龙陈琳高梦星朱萍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