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447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座、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螺纹杆、调节螺母、手轮及轴承座。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调节螺母及轴承座均安装于承载面上。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沿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螺纹杆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支撑块上。螺纹杆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支撑块上,另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调节螺母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接。轴承座与调节螺母连接,且两者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手轮可操作地转动,以驱动调节螺母带动轴承座沿第一方向滑动。因此,上述张紧装置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只需要转动手轮,就可以实现对传动带或链中心距的张紧调节,进而使得张紧操作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张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带传动或链传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带/链传动是常见的传动部件,在张紧力的作用下,传动带将产生变形进而变得松弛。为实现高效传动,通常使用张紧轮对转动带进行张紧,且张紧后不易固定。但是传统的张紧装置存在张紧操作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张紧装置存在张紧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张紧操作的张紧装置。一种张紧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座、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螺纹杆、调节螺母、手轮及轴承座;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所述调节螺母及所述轴承座均安装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第一支撑块及所述第二支撑块沿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螺纹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另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螺纹杆螺接;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且两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手轮可操作地转动,以驱动所述调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座、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螺纹杆、调节螺母、手轮及轴承座;/n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所述调节螺母及所述轴承座均安装于所述承载面上;/n所述第一支撑块及所述第二支撑块沿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n所述螺纹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另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n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螺纹杆螺接;/n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且两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n其中,所述手轮可操作地转动,以驱动所述调节螺母带动所述轴承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承载面的底座、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螺纹杆、调节螺母、手轮及轴承座;
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所述调节螺母及所述轴承座均安装于所述承载面上;
所述第一支撑块及所述第二支撑块沿第一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螺纹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另一端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螺纹杆螺接;
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且两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手轮可操作地转动,以驱动所述调节螺母带动所述轴承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上分别开设有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调节螺母及所述轴承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及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为T形槽;所述调节螺母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及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手轮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棘轮、锁紧块及弹性件;所述棘轮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块朝向所述手轮的一侧,并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所述锁紧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手轮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满杨大炼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