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41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轴承外圈的内侧壁开设有外圈第一轨道,所述外圈第一轨道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一,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椭圆体滚珠,所述椭圆体滚珠的远离所述轴承外圈的一侧滑动接触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靠近所述椭圆体滚珠的侧壁开设有内圈第二轨道,所述内圈第二轨道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一,所述椭圆体滚珠的部分侧壁套接有轴承铜套,所述轴承铜套靠近所述轴承内圈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内散热孔,所述轴承铜套远离所述铜套内散热孔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外散热孔,且所述铜套内散热孔、所述铜套外散热孔与所述轴承外圈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
,具体为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
技术介绍
一般CNC指数控机床由数控加工语言进行编程控制,通常为G代码。数控加工G代码语言告诉数控机床的加工刀具采用何种笛卡尔位置坐标,并控制刀具的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以及工具变换器、冷却剂等功能,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的轴承大多是开放滚珠结构,CNC主轴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发现轴承容易损坏,在使用中容易混进金属壳里,以及空气中的尘埃,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精度。CNC主轴在长时间使用中发现其内的轴承温度过高,转子因高温变形,现在CNC轴承需要一种能主动降温以及避免大颗粒尘埃对轴承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外圈的内侧壁开设有外圈第一轨道,所述外圈第一轨道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一,所述外圈第一轨道内壁远离所述外圈集灰槽一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二,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椭圆体滚珠,所述椭圆体滚珠的远离所述轴承外圈的一侧滑动接触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靠近所述椭圆体滚珠的侧壁开设有内圈第二轨道,所述内圈第二轨道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一,所述内圈第二轨道远离所述内圈集灰槽一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二,所述椭圆体滚珠的部分侧壁套接有轴承铜套,所述轴承铜套靠近所述轴承内圈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内散热孔,所述轴承铜套远离所述铜套内散热孔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外散热孔,且所述铜套内散热孔、所述铜套外散热孔与所述轴承外圈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椭圆体滚珠限制于所述外圈第一轨道和所述内圈第二轨道两侧壁内部,且所述椭圆体滚珠沿着所述外圈第一轨道和所述内圈第二轨道的内经转动。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第二轨道的两端开设有所述内圈集灰槽一和所述内圈集灰槽二,且位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部两侧对称分布。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圈第一轨道的两端开设有所述外圈集灰槽一和所述外圈集灰槽二,且位于所述轴承外圈的内部两侧对称分布。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椭圆体滚珠的数量为十个,且所述椭圆体滚珠对称嵌于所述轴承铜套的内部。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椭圆体滚珠中段贯穿所述轴承铜套的内外两侧,且所述椭圆体滚珠在所述轴承铜套内可自由转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在轴承铜套的内部嵌有椭圆体滚珠,使椭圆体滚珠在轴承里有序转动,且轴承铜套具有一定的润滑和防尘性能,并通过轴承铜套在外侧和内侧开设铜套外散热孔和铜套内散热孔,因铜套内散热孔、铜套外散热孔与轴承外圈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当轴承高速转动时,铜套内散热孔和铜套外散热孔自动吸气散热,使轴承能够常时间工作。2、本技术中,通过在外圈第一轨道的两端开设外圈集灰槽一和外圈集灰槽二,在内圈第二轨道的两端开设内圈集灰槽一和内圈集灰槽二,实现对轴承内的油污和灰尘颗粒进行引导和集中,方便清理。保持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承铜套和椭圆体滚珠安装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轴承铜套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轴承内圈结构示意简图;图5为本技术的轴承外圈剖视图。图中标记: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椭圆体滚珠;4-轴承铜套;5-铜套内散热孔;6-铜套外散热孔;7-内圈集灰槽一;8-内圈集灰槽二;9-外圈集灰槽一;10-外圈集灰槽二;11-外圈第一轨道;12-内圈第二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5,轴承外圈1的内侧壁开设有外圈第一轨道11,外圈第一轨道11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一9,外圈第一轨道11内壁远离外圈集灰槽一9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二10,轴承外圈1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椭圆体滚珠3,椭圆体滚珠3的远离轴承外圈1的一侧滑动接触有轴承内圈2,轴承内圈2的靠近椭圆体滚珠3的侧壁开设有内圈第二轨道12,椭圆体滚珠3限制于外圈第一轨道11和内圈第二轨道12两侧壁内部,且椭圆体滚珠3沿着外圈第一轨道11和内圈第二轨道12的内经转动。内圈第二轨道12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一7,内圈第二轨道12远离内圈集灰槽一7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二8,内圈第二轨道12的两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一7和内圈集灰槽二8,且位于轴承内圈2的内部两侧对称分布。通过在外圈第一轨道11的两端开设外圈集灰槽一9和外圈集灰槽二10,在内圈第二轨道12的两端开设内圈集灰槽一7和内圈集灰槽二8,实现对轴承内的油污和灰尘颗粒进行引导和集中,方便清理。保持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椭圆体滚珠3的部分侧壁套接有轴承铜套4,通过在轴承铜套4的内部嵌有椭圆体滚珠3,使椭圆体滚珠3在轴承里有序转动,且轴承铜套4具有一定的润滑和防尘性能。轴承铜套4靠近轴承内圈2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内散热孔5,轴承铜套4远离铜套内散热孔5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外散热孔6,因铜套内散热孔5、铜套外散热孔6与轴承外圈1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当轴承高速转动时,铜套内散热孔5和铜套外散热孔6自动吸气散热降温,使轴承能够常时间工作。工作原理:该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轴,承铜套4的嵌有椭圆体滚珠3,且椭圆体滚珠3对称嵌于轴承铜套4内部,椭圆体滚珠3与椭圆体滚珠3之间开设有铜套内散热孔5和铜套外散热孔6,因铜套内散热孔5、铜套外散热孔6与轴承外圈1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当轴承高速转动时,铜套内散热孔5和铜套外散热孔6自动吸气散热,使轴承能够常时间工作,又因轴承铜套4是铜制品,铜制品具有一定的润滑和低磨损性,同时轴承铜套4包裹椭圆体滚珠3,使椭圆体滚珠3具有一定防尘性。该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轴,在外圈第一轨道11的两端开设外圈集灰槽一9和外圈集灰槽二10,在内圈第二轨道12的两端开设内圈集灰槽一7和内圈集灰槽二8,使轴承内的油污和灰尘颗粒进行引导和集中方便清理,椭圆体滚珠3限制于外圈第一轨道11和内圈第二轨道12两侧壁内部,且椭圆体滚珠3沿着外圈第一轨道11和内圈第二轨道12的内经转动,铜套内散热孔5和铜套外散热孔6的具有一定导向性,将椭圆体滚珠3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接触位置的油污和灰尘颗粒向外引导至内圈集灰槽一7、内圈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其特征在于:轴承外圈(1)的内侧壁开设有外圈第一轨道(11),所述外圈第一轨道(11)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一(9),所述外圈第一轨道(11)内壁远离所述外圈集灰槽一(9)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二(10),所述轴承外圈(1)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椭圆体滚珠(3),所述椭圆体滚珠(3)的远离所述轴承外圈(1)的一侧滑动接触有轴承内圈(2),所述轴承内圈(2)的靠近所述椭圆体滚珠(3)的侧壁开设有内圈第二轨道(12),所述内圈第二轨道(12)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一(7),所述内圈第二轨道(12)远离所述内圈集灰槽一(7)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二(8),所述椭圆体滚珠(3)的部分侧壁套接有轴承铜套(4),所述轴承铜套(4)靠近所述轴承内圈(2)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内散热孔(5),所述轴承铜套(4)远离所述铜套内散热孔(5)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外散热孔(6),且所述铜套内散热孔(5)、所述铜套外散热孔(6)与所述轴承外圈(1)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其特征在于:轴承外圈(1)的内侧壁开设有外圈第一轨道(11),所述外圈第一轨道(11)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一(9),所述外圈第一轨道(11)内壁远离所述外圈集灰槽一(9)的一端开设有外圈集灰槽二(10),所述轴承外圈(1)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有椭圆体滚珠(3),所述椭圆体滚珠(3)的远离所述轴承外圈(1)的一侧滑动接触有轴承内圈(2),所述轴承内圈(2)的靠近所述椭圆体滚珠(3)的侧壁开设有内圈第二轨道(12),所述内圈第二轨道(12)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一(7),所述内圈第二轨道(12)远离所述内圈集灰槽一(7)的一端开设有内圈集灰槽二(8),所述椭圆体滚珠(3)的部分侧壁套接有轴承铜套(4),所述轴承铜套(4)靠近所述轴承内圈(2)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内散热孔(5),所述轴承铜套(4)远离所述铜套内散热孔(5)的一侧开设有铜套外散热孔(6),且所述铜套内散热孔(5)、所述铜套外散热孔(6)与所述轴承外圈(1)的水平向夹角为35度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NC专用主轴高精密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又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睿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