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41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路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包括卡接组件、连接组件和板端耦合接头,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的一端插接连接,板端耦合接头与卡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连接,卡接组件用于将连接组件与板端耦合接头相连与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线为传输介质之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采用陶瓷插针,减少接头损耗;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符合未来高速传输数据的要求,网络带宽可增至10G~100G;在车载模块复杂,电磁干扰较高的环境中,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产品的EMC屏蔽效能没有影响;车载以太网光纤引用也能起到精简网络,削减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路接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车载以太网线束,有:MTD连接器,支持100M和1000M以太网,使用线材:非屏蔽双绞线(UTP)及屏蔽双绞(STP)线缆;HMTD连接器,传输速率最高可达PAM228Gbit/s,PAM456Gbit/s,使用线材:屏蔽双绞(STP)及屏蔽平行(SPP)线缆;随着的汽车的各种新功能,要求快速可靠地传输更大数据量;媒体汽车意味着常常要在较差的环境中,不受干扰地传输视频和音频等信号;而目前市场上的MTD连接器和HMTD连接器产品电性能:接头损耗高,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56Gbit/s,电磁干扰较高对产品的EMC屏蔽效能要求严格;所以在速率28-56Gbit/s的情况下,整个产品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MTD连接器和HMTD连接器产品电性能:接头损耗高,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56Gbit/s。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包括卡接组件、连接组件和板端耦合接头,所述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板端耦合接头与卡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连接,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将连接组件与板端耦合接头相连与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陶瓷插针、套管塑壳和成型网尾,所述陶瓷插针装配于套管塑壳内部,所述套管塑壳和成型网尾的一端均装配于卡接组件内部,所述套管塑壳位于卡接组件内部靠近板端耦合接头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板端耦合接头位于卡接组件内部的一端插接于套管塑壳内部,所述陶瓷插针靠近板端耦合接头的一端插接于板端耦合接头内部。优选的,所述套管塑壳的内部还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接于陶瓷插针靠近板端耦合接头一端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组配塑壳一和板端塑壳一,所述组配塑壳一的一端卡接于板端塑壳一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插接于组配塑壳一远离板端塑壳一的一端,所述板端耦合接头插接于板端塑壳一远离组配塑壳一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组配塑壳二和板端塑壳二,所述组配塑壳二的一端卡接于板端塑壳二的内部,所述组配塑壳二远离板端塑壳二的一端插接有两个连接组件,所述板端塑壳二远离组配塑壳二的一端插接有两个板端耦合接头。优选的,所述组配塑壳二和组配塑壳一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一弹性卡块,所述板端塑壳一和板端塑壳二内部顶端均固定有固定卡块,所述组配塑壳一和板端塑壳一、组配塑壳二和板端塑壳二均通过第一弹性卡块和固定卡块卡接。优选的,所述组配塑壳二和组配塑壳一的顶端还均卡接有塑壳二次锁,所述组配塑壳二和组配塑壳一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塑壳二次锁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三弹性卡块,所述组配塑壳一和塑壳二次锁、组配塑壳二和塑壳二次锁均通过固定卡槽和第三弹性卡块卡接固定;所述塑壳二次锁的中部还固定有第二弹性卡块,所述第二弹性卡块位于第一弹性卡块和固定卡块之间的位置处。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使用了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线为传输介质之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采用陶瓷插针,减少接头损耗;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符合未来高速传输数据的要求,网络带宽可增至10G~100G;在车载模块复杂,电磁干扰较高的环境中,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产品的EMC屏蔽效能没有影响;车载以太网光纤引用也能起到精简网络,削减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卡接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卡接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卡接组件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中:1、板端耦合接头;2、板端塑壳一;3、防水圈;4、组配塑壳一;5、塑壳二次锁;6、陶瓷插针;7、套管塑壳;8、成型网尾;9、第一弹性卡块;10、固定卡块;11、第二弹性卡块;12、第三弹性卡块;13、固定卡槽;14、组配塑壳二;15、板端塑壳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7,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包括卡接组件、连接组件和板端耦合接头1,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的一端插接连接,板端耦合接头1与卡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连接,卡接组件用于将连接组件与板端耦合接头1相连与固定;连接组件包括陶瓷插针6、套管塑壳7和成型网尾8,陶瓷插针6装配于套管塑壳7内部,套管塑壳7和成型网尾8的一端均装配于卡接组件内部,套管塑壳7位于卡接组件内部靠近板端耦合接头1的一端;板端耦合接头1位于卡接组件内部的一端插接于套管塑壳7内部,陶瓷插针6靠近板端耦合接头1的一端插接于板端耦合接头1内部,通过板端耦合接头1与套管塑壳7的插接和陶瓷插针6与板端耦合接头1的插接,使得以太网光纤连接处达到防震动效果;套管塑壳7的内部还放置有防水圈3,防水圈3套接于陶瓷插针6靠近板端耦合接头1一端的外侧,便于通过防水圈3对板端耦合接头1、陶瓷插针6和套管塑壳7的连接处进行封堵,从而达到以太网光纤连接头防水、防尘效果。参照图1-图3,卡接组件包括组配塑壳一4和板端塑壳一2,组配塑壳一4的一端卡接于板端塑壳一2的内部,连接组件插接于组配塑壳一4远离板端塑壳一2的一端,板端耦合接头1插接于板端塑壳一2远离组配塑壳一4的一端;实施例二:参照图4-图6,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卡接组件的结构不同,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卡接组件包括组配塑壳二14和板端塑壳二15,组配塑壳二14的一端卡接于板端塑壳二15的内部,组配塑壳二14远离板端塑壳二15的一端插接有两个连接组件,板端塑壳二15远离组配塑壳二14的一端插接有两个板端耦合接头1;便于通过卡接组件的设计,可根据使用需求可达到单接头或双接头的效果。参照图8-图10,组配塑壳二14和组配塑壳一4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一弹性卡块9,板端塑壳一2和板端塑壳二15内部顶端均固定有固定卡块10,组配塑壳一4和板端塑壳一2、组配塑壳二14和板端塑壳二15均通过第一弹性卡块9和固定卡块10卡接,通过第一弹性卡块9和固定卡块10的结构配合,使得组配塑壳一4和板端塑壳一2、组配塑壳二14和板端塑壳二15的卡接较为方便;组配塑壳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组件、连接组件和板端耦合接头(1),所述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板端耦合接头(1)与卡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连接,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将连接组件与板端耦合接头(1)相连与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组件、连接组件和板端耦合接头(1),所述连接组件与卡接组件的一端插接连接,所述板端耦合接头(1)与卡接组件的另一端插接连接,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将连接组件与板端耦合接头(1)相连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陶瓷插针(6)、套管塑壳(7)和成型网尾(8),所述陶瓷插针(6)装配于套管塑壳(7)内部,所述套管塑壳(7)和成型网尾(8)的一端均装配于卡接组件内部,所述套管塑壳(7)位于卡接组件内部靠近板端耦合接头(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耦合接头(1)位于卡接组件内部的一端插接于套管塑壳(7)内部,所述陶瓷插针(6)靠近板端耦合接头(1)的一端插接于板端耦合接头(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塑壳(7)的内部还放置有防水圈(3),所述防水圈(3)套接于陶瓷插针(6)靠近板端耦合接头(1)一端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以太网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组配塑壳一(4)和板端塑壳一(2),所述组配塑壳一(4)的一端卡接于板端塑壳一(2)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插接于组配塑壳一(4)远离板端塑壳一(2)的一端,所述板端耦合接头(1)插接于板端塑壳一(2)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卫李舜尧陈贤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