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32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继电器控制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以及负荷市电电流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流的数值转换;电压预处理模块连接负荷市电电压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压的电压转换;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连接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一套具有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满足居民用户采用各种方式参与负荷控制的灵活性,达到在建立在参与需求响应业务过程中,具备需求响应程度快、大大满足居民用户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保证负荷管理系统的柔性运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
,具体为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长仍持较大,部分地区、部分时段供需矛盾仍在存在,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季节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仍是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负荷控制系统采集的大量客户实时数据,能够方便供电部门掌握客户的负荷情况和用电规律,促进科学、有效的用电管理,改善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负荷控制终端系统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是实现了配网自动化和地区、县、大用户分级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建立起了负荷控制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大多只具有简单的终端设备,整体的负荷控制还要需要大量人为干预处理,灵活性较低,随着,原有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及负荷控制终端已不能很好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改革和用电管理的现实需要。而随着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有序用电管理办法》等政策,为实施需求响应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同时,需求响应项目建设与标准制定等工作正有序开展,社会公众对需求响应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居民用户在参与需求响应业务过程中,但是由于负荷控制终端性能、负荷控制方式的不足与落后,阻碍了负荷的灵活控制及需求响应业务的推广,极大影响了居民用户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一套具有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满足居民用户采用各种方式参与负荷控制的灵活性,达到在建立参与需求响应业务过程中,具备需求响应程度快、工作时间灵活,大大满足居民用户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保证负荷管理系统的柔性运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SM数据通信模块、RAM扩展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继电器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流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以及负荷市电电流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流的数值转换;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连接负荷市电电压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压的电压转换;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市电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实时采样分析计算后,完成负荷控制;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一输出端连接RAM扩展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负荷控制方式、功率限定值及48点功率限定序列值的数据信息;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另一输出端连接GSM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完成后台负荷管理系统与智能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负载功率值和功率限定值;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电流预处理模块内置电流预处理电路,所述电流预处理电路连接至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串联回路,且所述电流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精密电流互感器、运算放大器以及调节反馈电路;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内置电压预处理电路,所述电压预处理电路通过测量变压器和精密电阻分压网络实现市电电压的电压转换,其中,所述测量变压器将220V的单相电转换成0~24V的交流电压,并通过电阻分压网络的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降压至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量程范围并达到抗高频干扰性要求。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内置数据采集电路,所述数据采集电路的AD芯片为AD1674,用于降低功耗,且所述AD芯片的双极电压输入范围为±10V。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核心处理芯片为AT89S53型号的单片机,且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过12位总线接口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建立信息交互。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GSM数据通信模块为JB35G短信模块,用于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短消息和数据通讯功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内置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型号为JDQ-88,且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8550三级管放大电路,用于提供电路驱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RAM扩展模块采用串口EEPROM24C16。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32个字符的LCD1602液晶模块。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精密电流互感器采用零负载互感器IWCT—20A/20mA,变比为1000比1,用于所述测量精密电流互感器以实现市电负荷电流的数值转换。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的改进,所述调节反馈电路中反馈电阻阻值为2欧姆,且反馈电阻输出端并联一阻值为1000PF的抗干扰电容,以实现电流预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满足数据采集电路的量程和抗高频干扰性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一套具有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满足居民用户采用各种方式参与负荷控制的灵活性,达到在建立参与需求响应业务过程中,具备需求响应程度快、工作时间灵活,大大满足居民用户需求响应资源的接入,保证负荷管理系统的柔性运行的优点。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压预处理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流预处理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GSM数据通讯模块与能控制模块信息交互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作业时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如图1-6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SM数据通信模块、RAM扩展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继电器控制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以及负荷市电电流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SM数据通信模块、RAM扩展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继电器控制模块,其中,/n所述电流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以及负荷市电电流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流的数值转换;/n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连接负荷市电电压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压的电压转换;/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n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市电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实时采样分析计算后,完成负荷控制;/n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一输出端连接RAM扩展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负荷控制方式、功率限定值及48点功率限定序列值的数据信息;/n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另一输出端连接GSM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完成后台负荷管理系统与智能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n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负载功率值和功率限定值;/n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SM数据通信模块、RAM扩展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继电器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电流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以及负荷市电电流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流的数值转换;
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连接负荷市电电压输入端,用于实现市电电压的电压转换;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电流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市电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实时采样分析计算后,完成负荷控制;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一输出端连接RAM扩展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负荷控制方式、功率限定值及48点功率限定序列值的数据信息;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另一输出端连接GSM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完成后台负荷管理系统与智能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负载功率值和功率限定值;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预处理模块内置电流预处理电路,所述电流预处理电路连接至负载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串联回路,且所述电流预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精密电流互感器、运算放大器以及调节反馈电路;
所述电压预处理模块内置电压预处理电路,所述电压预处理电路通过测量变压器和精密电阻分压网络实现市电电压的电压转换,其中,所述测量变压器将220V的单相电转换成0~24V的交流电压,并通过电阻分压网络的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降压至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量程范围并达到抗高频干扰性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式电力负荷控制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志书庄昌耀张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碧田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