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32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包括连接在中压缸排汽管道上的背压机,背压机上设置有背压机负载,背压机连接有背压机乏汽换热器,背压机乏汽换热器连接在热网供回水管道上;所述中压缸排汽管道上设置有供热蝶阀;所述采暖抽汽管道上设置有背压机进汽调节阀;所述热网供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的进汽端连接在采暖抽汽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采暖抽汽调节阀、背压机进汽调节阀和供热蝶阀的开度,在采暖期优先保持背压机负载满负荷运行,当通过背压机流量不足以满足供热需求时,进一步通过采暖抽汽调阀增加供热量,最后通过调整供热蝶阀增加供热量,最大程度的利用采暖抽汽余压做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暖供热
,特别是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行动的不断推进,要求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g/(kW·h)的目标。目前供热机组通过采暖抽汽余压利用的背压机改造的案例已十分普遍,而新增背压机常见的两种方式是拖动异步发电机或拖动热网循环泵,来达到降低厂用电率的目的。由于各热电厂背压机运行方式不尽相同,未能把改造后节能收益达到最大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指导意义、可实施的方法,对整个采暖周期的供热方式进行优化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最大程度的利用采暖抽汽余压,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包括通过采暖抽汽管道连接在中压缸排汽管道上的背压机,背压机上设置有背压机负载,背压机通过背压机做功乏汽管道连接有用于换热的背压机乏汽换热器,背压机乏汽换热器连接在热网供回水管道上;所述中压缸排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采暖抽汽流量的供热蝶阀;所述采暖抽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背压机进汽流量的背压机进汽调节阀;所述热网供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于给热网供热的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的进汽端连接在采暖抽汽管道上。上述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所述采暖抽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热网加热器进汽流量的采暖抽汽调节阀。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通过控制采暖抽汽调节阀、背压机进汽调节阀和供热蝶阀的开度,在采暖期优先保持背压机负载满负荷运行,当通过背压机流量不足以满足供热需求时,进一步通过采暖抽汽调阀增加供热量,最后通过调整供热蝶阀增加供热量,最大程度的利用采暖抽汽余压做功,实现了节能降耗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供热蝶阀、2.中压缸排汽管道、3.采暖抽汽管道、4.采暖抽汽调节阀、5.背压机进汽调阀、6.背压机、7.背压机做功乏汽管道、8.背压机负载、9.热网加热器、10.热网供水管道、11.热网回水管道、12.背压机乏汽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中压缸排汽管道2、背压机6、热网加热器9和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中压缸排汽管道2连接在中压缸上,背压机6连接在中压缸排汽管道上,热网加热器9和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连接在热网供回水管道上,用来给热网供热。中压缸排汽管道2连接在中压缸上,中压缸排汽管道2上设置有供热蝶阀1,用来控制采暖抽汽流量。背压机6通过采暖抽汽管道3连接在中压缸排汽管道2上,背压机6上设置有背压机负载8,背压机6通过背压机做功乏汽管道7连接在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上,用来进行换热,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上连接有热网进水管道10和热网回水管道11,用来给热网供热。采暖抽汽管道3上设置有背压机进汽调节阀5,用来调节背压机的进汽流量。热网加热器9与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并联设置,同样连接在热网进水管道10和热网回水管道11上,用来给热网供热。热网加热器9的进汽端连接在采暖抽汽管道3上,采暖抽汽管道3上设置有采暖抽汽调节阀4,用来调节热网加热器9的进汽流量。本技术将采暖期按供热量的大小分为三个时期,根据背压机的数量和负载功率,确定背压机所能达到最大采暖抽汽流量G1,根据热电关系图,可得到不同负载下不调整供热蝶阀最大供热量G2,然后每个时期根据电负荷变化按不同的优化调整方式运行,具体步骤如下:在采暖初、末期,背压机供热能力满足供热需求时,此时背压机进汽调阀和供热蝶阀全开,采暖抽汽调阀全关,热网供回水正常通过热网加热器和背压机乏汽换热器,供热量全部由背压机乏汽换热器提供。在采暖中期,机组供热量增加,采暖抽汽流量大于G1,若全部进入背压机将导致负载超负荷,此时逐渐增大采暖抽汽调阀开度,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的同时,保证背压机满出力运行,热网供回水正常通过热网加热器和背压机乏汽换热器,供热量由热网加热器和背压机乏汽换热器提供。在采暖最大出力时期,机组采暖抽汽流量大于G2,通过采暖抽汽调阀和背压机进汽调阀不能达到供热需求,此时逐步减小供热蝶阀开度至低压缸最小进汽流量,采暖抽汽调阀开度和背压机调阀开度依据背压机负载满出力而定,热网供回水正常通过热网加热器和乏汽换热器,供热量由热网加热器和背压机乏汽换热器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包括通过采暖抽汽管道(3)连接在中压缸排汽管道(2)上的背压机(6),背压机(6)上设置有背压机负载,背压机(6)通过背压机做功乏汽管道(7)连接有用于换热的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连接在热网供回水管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缸排汽管道(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采暖抽汽流量的供热蝶阀(1);所述采暖抽汽管道(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背压机进汽流量的背压机进汽调节阀(5);所述热网供回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于给热网供热的热网加热器(9),热网加热器(9)的进汽端连接在采暖抽汽管道(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网首站余压利用改造后供热方式调整装置,包括通过采暖抽汽管道(3)连接在中压缸排汽管道(2)上的背压机(6),背压机(6)上设置有背压机负载,背压机(6)通过背压机做功乏汽管道(7)连接有用于换热的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背压机乏汽换热器(12)连接在热网供回水管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缸排汽管道(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采暖抽汽流量的供热蝶阀(1);所述采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郭江龙刘秋升周明君张颖邢红涛王涛李永良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