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25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结构,包括底盘、控制盘以及N扇门板,底盘和控制盘均为圆环状,底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圆孔,控制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弧形槽,门板一端至其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大,门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均位于门板宽度较大一端,底盘与控制盘共轴线,N扇门板设置在底盘与控制盘之间,每扇门板上的第一凸键、第二凸键分别嵌入设置在控制盘上的弧形槽和底盘上的圆孔中。相比于现有技术,其门结构通过控制盘与第一凸键配合驱动每扇门板同时以第二凸键为轴转动,进而将底盘中空心圆完全遮覆或露出,该门结构不仅密封性、安全性极佳,还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同时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门结构的开关方式主要为平开式、推拉式、旋转式、卷帘式等类型,特种门还具有上下吊放式、上下开合式、左右开合式等,圆形门的样式一般为推拉式。除特种门外,以上各式门结构往往存在密封性不足的问题,使其安全性有限,而特种门较为笨重,使其外观造型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门结构,不仅密封性、安全性极佳,还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同时外形美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结构,包括底盘、控制盘以及N扇门板,N≥3,N为整数,所述底盘和控制盘均为圆环状,底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圆孔,控制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弧形槽,所述门板一端至其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大,门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均位于门板宽度较大一端,N扇门板上表面所设第一凸键的的直径与弧形槽的宽度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减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的厚度相同,N扇门板下表面所设第二凸键的直径与圆孔的直径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增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底盘与控制盘共轴线,N扇门板设置在底盘与控制盘之间,每扇门板上的第一凸键、第二凸键分别嵌入设置在控制盘上的弧形槽和底盘上的圆孔中,沿底盘或控制盘圆周同一方向上第一凸键的高度依次减小、第二凸键的高度依次增大。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中空心圆的直径与控制盘中空心圆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每扇门板靠近底盘或控制盘圆心的侧边为圆弧形且其半径与底盘或控制盘内环的半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盘外环的整圆周或局部圆周上设有齿轮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门板采用钢材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技术,其门结构通过控制盘与第一凸键配合驱动每扇门板同时以第二凸键为轴转动,进而将底盘中空心圆完全遮覆或露出,该门结构不仅密封性、安全性极佳,还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同时外形美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门结构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门结构全开状态图(无控制盘);附图3为本技术门板的侧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控制盘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底盘的立体图。标注说明:1、控制盘,2、底盘,3、门板,4、弧形槽,5、第一凸键,6、第二凸键,7、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门结构,包括底盘2、控制盘1以及5扇门板3,底盘2和控制盘1均为圆环状且两者共轴线,底盘2中空心圆的直径与控制盘1中空心圆的直径相同,在底盘2与控制盘1之间形成柱状通道,5扇门板3设置在底盘2与控制盘1之间,通过改变5扇门板3的相对位置,从而对柱状通道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板3采用钢材制作,使该门结构具备抗压、抗爆炸等特殊功能。当然,门板3也可以采用木板、复合板、橡胶板等材料制作,此时,该门结构仅具备普通门的开关功能。请参阅图4-5所示,所述底盘2周向上均匀设有5个圆孔7,所述控制盘1周向上均匀设有5个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弧形槽4(弧度图中未示出)。请参阅图2-3所示,所述门板3一端至其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大,门板3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键5和第二凸键6,第一凸键5和第二凸键6均位于门板3宽度较大一端。上述技术方案中,5扇门板3上表面所设第一凸键5的的直径与弧形槽4的宽度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减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3的厚度相同,5扇门板3下表面所设第二凸键6的直径与圆孔7的直径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增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3的厚度相同。也就是说,不同门板3上第一凸键5的高度不同,不同门板3上第二凸键6的高度也不同,但不同门板3上第一凸键5与第二凸键6的高度之和相同。具体的,装配该门结构时,底盘2需要与墙体融合固定,控制盘1需要进行限位固定,即保持控制盘1与底盘2的距离不变且控制盘1可以转动,每扇门板3上的第一凸键5、第二凸键6分别嵌入设置在控制盘1上的弧形槽4和底盘2上的圆孔7中,沿底盘2或控制盘1圆周同一方向上第一凸键5的高度依次减小、第二凸键6的高度依次增大。在控制盘1旋转过程中,第一凸键5在弧形槽4内滑动,使第二凸键6绕圆孔7转动,从而使5扇门板3同步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盘1与第一凸键5配合驱动每扇门板3同时以第二凸键6为轴转动,进而将底盘2中空心圆完全遮覆或露出。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盘1外环的整圆周或局部圆周上设有齿轮结构,从而可以通过驱动齿轮对控制盘1的转动进行控制。当然,控制盘1的驱动结构不限于驱动齿轮,还可以是驱动带轮等,其动力来源包括电动、液压和气动等。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扇门板3靠近底盘2或控制盘1圆心的侧边为圆弧形且其半径与底盘2或控制盘1内环的半径相同。如图2,当底盘2中空心圆完全露出时,门板3侧边与底盘2中空心圆圆周重合,使开门状态下柱状通道保持为圆状。为了使关门状态下底盘2中空心圆完全遮覆,需要对门板3的宽度进行设计,保证第一凸键5位于弧形槽4靠近控制盘1圆心一端时,门板3之间无缝隙。为了精确控制该门结构的开度,可以根据控制盘1旋转角度与门结构开度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齿轮啮合原理,计算得到门结构开度与驱动结构运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控制技术,一方面可以对门结构进行远程控制,另一方面,结合现有加密技术,可以对门结构的开关状态进行加密控制,使其具备保密功能。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控制盘以及N扇门板,N≥3,N为整数,所述底盘和控制盘均为圆环状,底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圆孔,控制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弧形槽,所述门板一端至其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大,门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均位于门板宽度较大一端,N扇门板上表面所设第一凸键的直径与弧形槽的宽度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减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的厚度相同,N扇门板下表面所设第二凸键的直径与圆孔的直径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增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底盘与控制盘共轴线,N扇门板设置在底盘与控制盘之间,每扇门板上的第一凸键、第二凸键分别嵌入设置在控制盘上的弧形槽和底盘上的圆孔中,沿底盘或控制盘圆周同一方向上第一凸键的高度依次减小、第二凸键的高度依次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控制盘以及N扇门板,N≥3,N为整数,所述底盘和控制盘均为圆环状,底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圆孔,控制盘周向上均匀设有N个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弧形槽,所述门板一端至其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变大,门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第一凸键和第二凸键均位于门板宽度较大一端,N扇门板上表面所设第一凸键的直径与弧形槽的宽度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减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的厚度相同,N扇门板下表面所设第二凸键的直径与圆孔的直径相同、高度呈依次递增的等差数列且高度差与门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底盘与控制盘共轴线,N扇门板设置在底盘与控制盘之间,每扇门板上的第一凸键、第二凸键分别嵌入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红胡平石文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