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悬折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25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电动悬折门,涉及折叠门领域,包括左门柱、右门柱、横梁以及若干折叠门扇,横梁上滑动设有平移座,平移座上设有连接折叠门扇的上翻转轴,平移座连接有驱动平移座移动的移动装置,滑动导轨一侧设有驱动折叠门扇翻转的翻折装置,翻折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连接固定板和移动板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动力元件,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第一连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架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架杆一端连接有动力元件,移动板均匀间隔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底面设有拨杆,横梁上开设有与滑动导轨连通的弧形导轨,拨杆滑动设置于弧形导轨内。折叠门扇方便折叠或展开,节省占地空间,避免机构内部受户外雨水浸入,具有实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动悬折门
本技术涉及折叠门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电动悬折门。
技术介绍
折叠门是家具术语,主要适用于车间、商场、办公楼、展示厅和家庭装潢等场所的隔断用途,大多采用较轻的新型材料制造,有智能电动悬折门轻盈、时尚、美观之感。折叠门应用于车间、商场、办公楼等场所,能够起到隔温、防尘以及阻断视线的作用。通常,折叠门一般由两扇或者三扇门扇相互铰接形成单侧的折叠门,通过连杆机构驱动进行折叠,门扇的数量增加时连杆机构数量随之增加,连杆机构负荷较大,且连杆机构和连接电动机的曲杆长时间受雨水冲洗,润滑油被雨水冲掉后连杆展开具有迟滞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电动悬折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智能电动悬折门,包括左门柱、右门柱、架设于左门柱和右门柱之间的横梁以及若干相互铰接的折叠门扇,所述左门柱、右门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方设有机壳,所述横梁上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内滑动设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上可转动的设有与折叠门扇上端中部连接的上翻转轴,所述上翻转轴两两一组构成上翻转轴组,所述平移座连接有驱动的移动装置,所述滑动导轨一侧设有驱动折叠门扇翻转的翻折装置,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连接固定板和移动板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动力元件,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第一连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架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架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第一连架杆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移动板靠近滑动导轨的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上翻转轴组一一对应,所述凸出部底面设有拨杆,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弧形导轨,弧形导轨中部与滑动导轨连通,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弧形导轨内。通过移动装置拉动平移座平移,通过翻折装置使相邻的折叠门扇由死点位置脱离。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连接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左门柱和右门柱,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呈倒置的L字型的板体,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一端连接连接杆,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下端连接横梁。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保护横梁上的部件,使横梁上的结构免受雨水影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设有透明观察窗。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安装透明观察窗,便于观察内部结构的生锈情况,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加油保养。进一步地,所述左门柱和右门柱下端之间设有导向滑轨,所述折叠门扇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下翻转轴,所述下翻转轴与导向滑轨滑动配合。通过导向滑轨和下翻转轴配合对折叠门扇下端进行导向,避免折叠门扇下端歪斜。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座包括平移板、限位套筒,所述平移板上开设有供上翻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平移板上固定有与上翻转轴间隙配合的上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与通孔同轴设置。上翻转轴依次贯穿上限位套筒和通孔,通过平移板吊装上翻转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所述平移座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绳,所述左门柱和右门柱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分别连接有连接绳,两条所述连接绳连接同一平移座。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转筒转动,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转筒转动,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配合连接绳对平移座施加拉力,是平移座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上均设有若干固定螺丝,所述转筒对应固定螺丝开设有若干螺纹孔。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绳,便于安装连接绳、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门扇上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永磁板和钢板,所述永磁板和钢板固定于折叠门扇两侧。通过永磁板和钢板相互吸引使相邻的折叠门扇贴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元件一端铰接于横梁上,所述动力元件另一端铰接第一连架杆,所述动力元件为气缸或电动伸缩杆。通过动力元件伸缩使第一连架杆一端摆动,使平行四边形机构动作。进一步地,所述左门柱和右门柱上均设有电动门锁。折叠门扇通过电动门锁与左门柱和右门柱锁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折叠门扇方便折叠或展开,节省占地空间,避免机构内部受户外雨水浸入,具有实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左门柱1、右门柱2、横梁3、滑动导轨31、弧形导轨32、机壳33、折叠门扇4、固定板5、移动板6、凸出部61、拨杆62、平行四边形机构7、动力元件8、移动装置9、平移座10、上翻转轴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如图1-图2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动悬折门,包括左门柱1、右门柱2、架设于左门柱1和右门柱2之间的横梁3以及若干相互铰接的折叠门扇4,所述左门柱1、右门柱2之间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上方设有机壳33,所述横梁3上设有滑动导轨31,所述滑动导轨31内滑动设有平移座10,所述平移座10上可转动的设有与折叠门扇4上端中部连接的上翻转轴11,所述上翻转轴11两两一组构成上翻转轴11组,所述平移座10连接有驱动的移动装置9,所述滑动导轨31一侧设有驱动折叠门扇4翻转的翻折装置,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固定板5、移动板6、连接固定板5和移动板6的平行四边形机构7、动力元件8,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7包括第一连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架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架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第一连架杆转动的动力元件8,所述移动板6靠近滑动导轨31的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凸出部61,所述凸出部61与上翻转轴11组一一对应,所述凸出部61底面设有拨杆62,所述横梁3上开设有弧形导轨32,弧形导轨32中部与滑动导轨31连通,所述拨杆62滑动设置于弧形导轨32内。通过移动装置9拉动平移座10平移,通过翻折装置使相邻的折叠门扇4由死点位置脱离。所述机壳33包括连接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左门柱1和右门柱2,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呈倒置的L字型的板体,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一端连接连接杆,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下端连接横梁3。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保护横梁3上的部件,使横梁3上的结构免受雨水影响。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设有透明观察窗。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安装透明观察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电动悬折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门柱、右门柱、架设于左门柱和右门柱之间的横梁以及若干相互铰接的折叠门扇,所述左门柱、右门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方设有机壳,所述横梁上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内滑动设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上可转动的设有与折叠门扇上端中部连接的上翻转轴,所述上翻转轴两两一组构成上翻转轴组,所述平移座连接有驱动平移座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滑动导轨一侧设有驱动折叠门扇翻转的翻折装置,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连接固定板和移动板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动力元件,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第一连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架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架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第一连架杆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移动板靠近滑动导轨的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上翻转轴组一一对应,所述凸出部底面设有拨杆,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弧形导轨,弧形导轨中部与滑动导轨连通,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弧形导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动悬折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门柱、右门柱、架设于左门柱和右门柱之间的横梁以及若干相互铰接的折叠门扇,所述左门柱、右门柱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方设有机壳,所述横梁上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内滑动设有平移座,所述平移座上可转动的设有与折叠门扇上端中部连接的上翻转轴,所述上翻转轴两两一组构成上翻转轴组,所述平移座连接有驱动平移座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滑动导轨一侧设有驱动折叠门扇翻转的翻折装置,所述翻折装置包括固定板、移动板、连接固定板和移动板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动力元件,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第一连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架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架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第一连架杆转动的动力元件,所述移动板靠近滑动导轨的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上翻转轴组一一对应,所述凸出部底面设有拨杆,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弧形导轨,弧形导轨中部与滑动导轨连通,所述拨杆滑动设置于弧形导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电动悬折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连接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左门柱和右门柱,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呈倒置的L字型的板体,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一端连接连接杆,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下端连接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电动悬折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设有透明观察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电动悬折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柱和右门柱下端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红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