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25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适用于框架式幕墙或单元式幕墙,该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包括基座及开启扇,基座包括主框及横梁,主框与横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开启扇包括玻璃体、扇框及与扇框活动连接的边框,玻璃体嵌设于扇框内,边框安装于第一安装位内,扇框靠近横梁的位置设置有挂钩部,横梁上对应挂钩部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部,挂钩部钩设于凸起部,以使开启扇与基座的横梁转动连接,横梁上靠近挂钩部外壁的位置设置有防坠压块,防坠压块与挂钩部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了开启扇的安装结构,提高了开启扇的防坠能力及稳固性,避免了开启扇发生坠落,同时也提高了安装效率,并方便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
本技术涉及开启扇
,尤其涉及一种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玻璃幕墙的开启扇与基座一般通过扇顶部转轴或者滑移铰链(又称滑撑),而扇顶部转轴又分为挂钩式和穿轴式两种。其中,挂钩式安装结构不稳固,其挂钩防坠能力较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如何提高开启扇的防坠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旨在提高开启扇的防坠能力,以提升玻璃幕墙整体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所述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包括:基座,包括主框及设于所述主框中部的横梁,所述主框与所述横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以及开启扇,包括玻璃体、扇框及与所述扇框活动连接的边框,所述玻璃体嵌设于所述扇框内,所述边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所述扇框靠近所述横梁的位置设置有挂钩部,所述横梁上对应所述挂钩部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挂钩部钩设于所述凸起部,以使所述开启扇与所述基座的横梁转动连接;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挂钩部外壁的位置设置有防坠压块,所述防坠压块与所述挂钩部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坠压块靠近所述挂钩部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其弧度大小与所述挂钩部外壁的弧度大小相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框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固定端安装固定于所述防坠压块上背离所述挂钩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自由端与所述扇框抵接;并且,所述第一密封胶条靠近所述挂钩部及所述凸起部设置并与所述扇框和所述横梁围合形成空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框与所述边框围合形成有活动腔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框的横截面与所述边框的横截面均呈L型设置,所述活动腔室呈长方体状;所述扇框与所述边框的抵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和第三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密封胶条设置于所述活动腔室上侧并靠近所述挂钩部设置,所述第三密封胶条设置于所述活动腔室的下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胶条的斜对角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框与所述横梁围合还形成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上侧,所述第二安装位内嵌设有玻璃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框外侧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与所述玻璃体之间夹设有耐候密封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玻璃体内侧与所述扇框之间夹设有双面胶条,所述双面胶条与所述玻璃体、所述扇框均通过结构胶粘接固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外侧安装有装饰盖板,所述装饰盖板的材质为铝合金。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该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的基座包括主框及设于主框中部的横梁,主框与横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开启扇包括玻璃体、扇框及与扇框活动连接的边框,玻璃体嵌设于扇框内,边框安装于第一安装位内,扇框靠近横梁的位置设置有挂钩部,横梁上对应挂钩部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部,挂钩部钩设于凸起部,以使开启扇与基座的横梁转动连接,横梁上靠近挂钩部外壁的位置设置有防坠压块,防坠压块与挂钩部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在开启扇的转动过程中,防坠压块限制挂钩部与凸起部产生脱离,从而避免开启扇从横梁上坠落,进而提高了开启扇的防坠能力,提升了玻璃幕墙整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4为图3中横梁与开启扇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一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基座110主框200开启扇120横梁210玻璃体101第一安装位220扇框221挂钩部230边框121凸起部122防坠压块301第一密封胶条300A空腔300B活动腔室302第二密封胶条303第三密封胶条102第二安装位222护板123装饰盖板304第四密封胶条305结构胶306橡胶条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玻璃幕墙的开启扇通常采用上悬窗的转动方式,一般通过扇顶部转轴或者滑移铰链(又称滑撑)实现转动,而扇顶部转轴又分为挂钩式和穿轴式两种。滑移铰链安装在玻璃两侧边,对于开启扇宽度、高度、重量都有限制;穿轴式存在加工安装不方便,受力集中容易变形的缺点;挂钩式相比上面两种受力均匀,安装方便,使用宽度、高度、重量有更大范围;但挂钩式的防坠能力较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包括:/n基座,包括主框及设于所述主框中部的横梁,所述主框与所述横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以及/n开启扇,包括玻璃体、扇框及与所述扇框活动连接的边框,所述玻璃体嵌设于所述扇框内,所述边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所述扇框靠近所述横梁的位置设置有挂钩部,所述横梁上对应所述挂钩部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挂钩部钩设于所述凸起部,以使所述开启扇与所述基座的横梁转动连接;/n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挂钩部外壁的位置设置有防坠压块,所述防坠压块与所述挂钩部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包括:
基座,包括主框及设于所述主框中部的横梁,所述主框与所述横梁围合形成第一安装位;以及
开启扇,包括玻璃体、扇框及与所述扇框活动连接的边框,所述玻璃体嵌设于所述扇框内,所述边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所述扇框靠近所述横梁的位置设置有挂钩部,所述横梁上对应所述挂钩部内壁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部,所述挂钩部钩设于所述凸起部,以使所述开启扇与所述基座的横梁转动连接;
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挂钩部外壁的位置设置有防坠压块,所述防坠压块与所述挂钩部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压块靠近所述挂钩部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且其弧度大小与所述挂钩部外壁的弧度大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启扇防坠及快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固定端安装固定于所述防坠压块上背离所述挂钩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自由端与所述扇框抵接;并且,所述第一密封胶条靠近所述挂钩部及所述凸起部设置并与所述扇框和所述横梁围合形成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兵李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晟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