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315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包括:多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与垃圾投放口相连通的竖直管道、位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下端的暂存节及位于竖直管道末端的切换阀,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通过所述暂存节与竖直管道相连通,所述切换阀下端分布有多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每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与一个暂存节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通过设置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相连的暂存节,让同种类的垃圾暂时存储于所述暂存节,每隔一段时间会开启各楼层的封闭门,同时将竖直管道底部的切换阀切换到对应的储存节,全部楼层的该类型垃圾掉入竖直管道中,通过切换阀,进入对应的储存节,占地面积小,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中,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现在的城市居民大多都住在高层楼房中,但是高楼的住户经常为了倾倒垃圾而穿梭于电梯之中,十分不便。目前虽有高层建筑每层设有垃圾投放口并与垃圾投放口相连的输送管,但是要实现居民楼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目前的管道垃圾收集系统主要采用多套投放口与多套管道分别收集各种分类垃圾的方案。如此,多套管道占用空间大,从而会面临投资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每层楼中的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以及与多个垃圾投放口相连通的竖直管道,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位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下端的暂存节、位于所述竖直管道末端的切换阀,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通过所述暂存节与所述竖直管道相连通,所述切换阀下端分布有多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每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与一个分类式垃圾暂存节相对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阀与每个所述分类式垃圾储存节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水平管道,每个所述储存节通过一个分支管道与所述水平管道相连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进气管以及用于开闭所述进气管的进气阀,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水平管道的起始段。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暂存节位于所述竖直管道外。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暂存节包括设置于竖直管道内壁的滑轨、封闭门以及与封闭门相连接的驱动机,所述驱动机能驱动封闭门沿滑轨移动以使暂存节与所述竖直管道相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管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感测器及第二感测器,分别用于感测封闭门的滑行距离。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每个暂存节包括的驱动电机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通过设置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相连的暂存节,让同种类的垃圾暂时存储于所述暂存节,然后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开启各楼层的封闭门,同时将竖直管道底部的切换阀切换到对应的垃圾类别的储存节,全部楼层的该类型垃圾同时掉入竖直管道中,通过切换阀,进入对应的储存节,从而通过单一的竖直管道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占地面积小,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圆形区域II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100。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100包括:设置于每层楼中的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与多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相连通的竖直管道2、位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下端的暂存节3、以及位于所述竖直管道2末端的切换阀4。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可以布置为4个,分别是厨余垃圾投放口、可回收垃圾投放口、有害垃圾投放口、其它垃圾投放口。4个所述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可以布置在竖直管道2的同一侧,或者布置在竖直管道2的相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层仅示意了一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其它的分类式垃圾投放口可以设置于所述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的同侧或者相对侧。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通过盖体10密封,以防臭味泄漏。盖体10的开启方式可以采用人机互动。每个所述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通过所述暂存节3与所述竖直管道2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暂存节3位于所述竖直管道2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暂存节3包括存储空间30、位于存储空间30底部且设置于竖直管道2内壁的滑轨31、封闭门32以及与封闭门32相连接的驱动机33,所述驱动机33能驱动封闭门32沿滑轨31移动以使暂存节3与所述竖直管道2相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管道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感测器33及第二感测器34,分别用于感测封闭门32的滑行距离。也即第一感测器33及第二感测器34用于限制输送封闭门32沿所述滑轨31的滑行区间。当封闭门32向上滑行预定距离以完全打开所述暂存节3时被第一感测器33,第一感测器33使驱动机33停止驱动;当暂存节3中的垃圾清理完毕,所述封闭门32向下滑行预定距离,这个预定距离能被第二感测器34感测,所以第二感测器34发送信号以控制封闭门32停止滑行。可以理解,所述封闭门32可以设计为与圆形的所述竖直管道2相匹配的两扇弧形门,弧形门均从中间向两侧移动以开启所述暂存节3。可以理解,所述暂存节3的形状不限于本技术示意的形状,只要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暂存节均可以用于此。所述切换阀4下端分布有多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6,每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6与一个存放同类型垃圾的暂存节3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阀4与每个所述储存节6之间通过连通管道7相连。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阀4与每个所述分类式垃圾储存节6之间也可以不连接管道,而是将多个所述分类式垃圾储存节6设置于一个圆形转盘上,采用旋转控制的方式每次使一个所述分类式垃圾储存节6位于所述切换阀4下方,然后就地对垃圾以进行压缩,或者回收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100还包括水平管道5,每个所述储存节6通过一个分支管道与所述水平管道5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100还包括进气管8以及用于开闭所述进气管8的进气阀9,所述进气管8位于所述水平管道的起始段。如此设置,是为了通过水平管道5及采用气力传输的方式每次将一种类型的垃圾直接输送至垃圾集中处理房以进行压缩,或者回收处理,如此,能实现垃圾的封闭式、无异味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图未示),所述控制系统与每个暂存节包括的驱动电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每个暂存节同时开启或者同时关闭。本技术提供的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在使用时,居民通过分类式垃圾投放口投放垃圾,垃圾暂时存储在与分类式垃圾投放口1相连的暂存节3中,然后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开启各楼层的封闭门32,同时将竖直管道2底部的切换阀4切换到对应的垃圾类别的储存节6,全部楼层的同类型垃圾同时掉入竖直管道2中,且通过切换阀4,进入对应的储存节6,从而通过单一的竖直管道2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本技术提供的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100占地面积小,造价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每层楼中的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以及与多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相连通的竖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位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下端的暂存节以及位于所述竖直管道末端的切换阀,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通过所述暂存节与所述竖直管道相连通,所述切换阀下端分布有多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每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与一个所述暂存节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每层楼中的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以及与多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相连通的竖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位于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下端的暂存节以及位于所述竖直管道末端的切换阀,每个分类式垃圾投放口通过所述暂存节与所述竖直管道相连通,所述切换阀下端分布有多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每个分类式垃圾储存节与一个所述暂存节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与每个所述分类式垃圾储存节之间通过连通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还包括水平管道,每个所述储存节通过一个分支管道与所述水平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管道式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道式垃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松何勇周豪曹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松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