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05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降膜换热管包括:管基体(1)和设置在管基体(1)外壁上的竖齿(2),竖齿(2)从管基体(1)外壁处以远离外壁的方向伸出,在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一倾斜翅(41),所述第一倾斜翅(41)朝所述轴向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在与所述第一倾斜翅(41)的周向相邻位置、还在所述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翅(42),所述第二倾斜翅(42)朝轴向另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冷媒在滴落到两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翅表面上朝不同的轴向方向被进行导流,增强了降膜换热管冷媒在外壁上分布的均匀性,有效防止了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大型商用空调冷水机组中,相较于传统的满液式蒸发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具有换热效率高、冷媒充注量少、无静液柱影响、回油方便等优点,被各大空调厂家进行推广使用。不同于换热管管束完全浸泡在液态冷媒中的满液式蒸发,在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中,自上而下的冷媒液体滴淋在换热管表面,冷媒在换热管的外表面沿轴向(管长方向)及周向流动,形成一层液膜,冷媒液膜通过管壁吸收管内的热量进行蒸发,该种液膜内的蒸发换热形式换热效率高于满液式的池沸腾换热。由于满液式蒸发管完全浸泡在冷媒液体中,无需考虑冷媒在换热管表面的分配问题,而降膜式蒸发管除具备满液式蒸发管的基本蒸发功能外,还需要具备将冷媒快速沿轴向及周向均匀分布的功能,否则容易出现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表面没有液态冷媒覆盖)的现象,导致换热面积没有充分利用,降低整体换热效率。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降膜换热管存在冷媒外壁上分布不均,无法实现快速沿轴向及周向均匀分布的功能,容易出现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表面没有液态冷媒覆盖)的现象,导致换热面积没有充分利用,降低整体换热效率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降膜换热管存在冷媒在外壁上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表面没有液态冷媒覆盖)的现象,导致换热面积没有充分利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膜换热管,其包括:管基体和设置在所述管基体外壁上的竖齿,所述竖齿从所述管基体的外壁处以远离所述外壁的方向伸出,在所述竖齿的顶端形成有第一倾斜翅,所述第一倾斜翅朝所述轴向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在与所述第一倾斜翅的周向相邻位置、还在所述竖齿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翅,所述第二倾斜翅朝轴向另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翅和所述第二倾斜翅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一倾斜翅为多个、且沿管基体的周向方向排布设置,所述第二倾斜翅也为多个、也沿管基体的周向方向排布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翅与所述第二倾斜翅之间相互交替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翅的顶面为平面、其沿着所述轴向一侧朝所述管基体向下延伸,能够将流体沿所述轴向一侧导至所述管基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倾斜翅的顶面也为平面、其沿着所述轴向另一侧朝所述管基体向下延伸,能够将流体沿所述轴向另一侧导至所述管基体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翅形成在所述竖齿的轴向一侧的顶端,在所述竖齿的轴向另一侧顶部还沿横向地凸出的设置有侧齿,在所述侧齿、所述竖齿和所述管基体之间形成半封闭的腔,其中所述轴向另一侧与所述轴向一侧的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侧齿为纵截面为弧形的翅片;和/或,所述侧齿为多个,且沿管基体的周向方向排布设置,且在相邻两侧齿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翅和所述第二倾斜翅均属于倾斜翅:所述倾斜翅沿轴向每英寸设有10~70个;和/或,所述倾斜翅的顶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α为5-30°;和/或,当包括侧齿时,所述侧齿和所述倾斜翅在轴向之间形成沿周向延伸的通道。优选地,所述竖齿在所述管基体的外壁上沿着螺旋线进行排布,形成一组螺旋齿;和/或,所述管基体内壁上还设置有螺纹状的内齿。优选地,所述管基体的外壁上沿轴向排布设置有多组螺旋齿,且多组螺旋齿之间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降膜换热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降膜换热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降膜换热管或前述的降膜换热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器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基体外壁上设置的朝轴向两个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翅的结构,能够使得冷媒在滴落到两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翅表面上能够朝不同的轴向方向被进行导流,使得冷媒或其他流体能够被均匀地分布到管基体的外壁上,增强了降膜换热管冷媒在外壁上分布的均匀性,且能够实现快速沿轴向及周向均匀分布的功能,有效地防止了出现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表面没有液态冷媒覆盖)的现象,将换热面积有效充分地利用起来,提高换热管的整体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尤其通过多个第一倾斜翅和多个第二倾斜翅,且第一倾斜翅与第二倾斜翅之间相互交替地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流体沿两个轴向方向导流的均流效果,使得流体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有效防止了出现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的现象,提高换热管的整体换热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竖齿上且与倾斜翅轴向相对的另一侧顶端形成横向延伸的侧齿,能够在竖齿、侧齿和管基体之间形成半封闭的腔(蒸发腔),在换热管作为蒸发管时,制冷剂流体进入半封闭的蒸发腔内吸热蒸发,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从顶部缺口排除的过程中,由于蒸发腔的半封闭的形状使其内部冷媒产生了强烈的湍流扰动,提升了换热效率。3.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倾斜翅、侧齿、通道和相邻侧齿之间的第二间隙,能够对液态冷媒的两次分配实现换热管表面的均匀布液功能:交替倾斜外翅片表面使得表面液态冷媒向两侧(轴向)流动,实现初次分配,结合两道环向通道以及轴向间隙组成的交叉流道,使冷媒到达与交叉流道对应的每一个空穴位置(蒸发腔),保证冷媒可到达所有轴向及周向表面,实现二次均液,使得所有换热管表面均被冷媒覆盖,避免局部表面因冷媒不足而出现干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降膜换热管的齿形三维结构图;图1a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降膜换热管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降膜换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管基体;2、竖齿;3、腔;4、倾斜翅;41、第一倾斜翅;42、第二倾斜翅;5、通道;6、侧齿;7、第一间隙;8、第二间隙;9、内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膜换热管,其包括:管基体1和设置在所述管基体1外壁上的竖齿2,所述竖齿2从所述管基体1的外壁处以远离所述外壁的方向伸出,在所述竖齿2的轴向一侧(管基体的轴向,如图1)的顶端形成有第一倾斜翅41,所述第一倾斜翅41朝所述轴向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在与所述第一倾斜翅41的周向相邻位置、还在所述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翅42,所述第二倾斜翅42朝轴向另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基体外壁上设置的朝轴向两个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的倾斜翅的结构,能够使得冷媒在滴落到两个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翅表面上能够朝不同的轴向方向被进行导流,使得冷媒或其他流体能够被均匀地分布到管基体的外壁上,增强了降膜换热管冷媒在外壁上分布的均匀性,且能够实现快速沿轴向及周向均匀分布的功能,有效地防止了出现换热管表面部分干涸(表面没有液态冷媒覆盖)的现象,将换热面积有效充分地利用起来,提高换热管的整体换热效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倾斜翅41和所述第二倾斜翅42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膜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基体(1)和设置在所述管基体(1)外壁上的竖齿(2),所述竖齿(2)从所述管基体(1)的外壁处以远离所述外壁的方向伸出,在所述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一倾斜翅(41),所述第一倾斜翅(41)朝所述轴向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在与所述第一倾斜翅(41)的周向相邻位置、还在所述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翅(42),所述第二倾斜翅(42)朝轴向另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基体(1)和设置在所述管基体(1)外壁上的竖齿(2),所述竖齿(2)从所述管基体(1)的外壁处以远离所述外壁的方向伸出,在所述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一倾斜翅(41),所述第一倾斜翅(41)朝所述轴向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在与所述第一倾斜翅(41)的周向相邻位置、还在所述竖齿(2)的顶端形成有第二倾斜翅(42),所述第二倾斜翅(42)朝轴向另一侧且向管基体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翅(41)和所述第二倾斜翅(4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7);和/或,所述第一倾斜翅(41)为多个、且沿管基体的周向方向排布设置,所述第二倾斜翅(42)也为多个、也沿管基体的周向方向排布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翅(41)与所述第二倾斜翅(42)相互交替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膜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翅(41)的顶面为平面、其沿着所述轴向一侧朝所述管基体(1)向下延伸,能够将流体沿所述轴向一侧导至所述管基体(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倾斜翅(42)的顶面也为平面、其沿着所述轴向另一侧朝所述管基体(1)向下延伸,能够将流体沿所述轴向另一侧导至所述管基体(1)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降膜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翅(41)形成在所述竖齿(2)的轴向一侧的顶端,在所述竖齿(2)的轴向另一侧顶部还沿横向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胡东兵胡海利岳清学张营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