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0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属于水域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引流组件、两个打捞组件和两个收集小车,引流组件设置在河道内,两个打捞组件对应引流组件分别设置在河道两岸,两个打捞组件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构件和对垃圾打捞传送的传送构件,传送构件可双向传送,传送构件与固定构件转动连接,两个收集小车移动设置在河道两岸,收集小车放置在传送构件传送下方的端部正下方。本申请具有解决垃圾拦截装置不适用于能双向流动的河流和湿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
本申请涉及水域垃圾处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
技术介绍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蓄洪等诸多功能,因此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诸多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随河流流入湿地或者垃圾直接排放到湿地,影响到了湿地的生态环境。授权公告号为CN208121730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1月20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河流垃圾拦截装置,包括桥体,桥体底部设有垃圾拦截装置,垃圾拦截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带输送装置、第一带输送装置,第一带输送装置置于第二带输送装置后方,第一带输送装置末端设有垃圾收集箱。垃圾通过第二带输送装置与第二带输送装置配合将河流中的垃圾收集进垃圾收集箱。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部分河流存在潮汐现象,并且湿地具有蓄水与泄洪功能,水流的流向是不固定的,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相关技术存在有垃圾单向拦截不适用于能双向流动的河流和湿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垃圾拦截装置不适用于能双向流动的河流和湿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包括引流组件、两个打捞组件和两个收集小车,所述引流组件设置在河道内,两个所述打捞组件对应引流组件分别设置在河道两岸,两个所述打捞组件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构件和对垃圾打捞传送的传送构件,所述传送构件可双向传送,所述传送构件与固定构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收集小车移动设置在河道两岸,所述收集小车放置在传送构件传送下方的端部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引流组件的设置,将垃圾引导向打捞组件,方便打捞组件对垃圾打捞清理;通过对固定构件与传送构件的转动连接,在不同水流流向时,调整传送构件传送方向,即可在不同水流流向时拦截清理垃圾;通过对收集小车的设置,方便对打捞组件打捞的垃圾进行收集。优选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双向引流板,所述双向引流板垂直于水面设置,所述双向引流板宽度小于河道宽度,所述双向引流板两块包括V型板和对应连接两块V型板的两块连接板,两块所述V型板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两块所述连接板平行于河道设置,两岸的所述传送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与河岸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双向引流板的设置,方便垃圾沿V型板引导到河道两侧,传送构件只需对河道两侧打捞即可实现将河道清理干净,减小了清理面积,降低了传送构件的生产成本。优选的,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浮力件、两根限位杆,所述浮力件垂直固定于双向引流板的中部,两根所述限位杆一端均与双向引流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河道两岸对应限位杆竖直开设有限位槽,两根所述限位杆远离双向引流板的一端分别与该侧限位槽滑动配合,两根所述限位杆均能沿限位槽垂直于水面方向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浮力件、限位杆与限位槽的设置,河道水位变化时,浮力件与限位杆带动双向引流板沿限位槽方向升降,使双向引流板能够对垃圾进行引导,增强了垃圾拦截结构的适用性,限位槽既方便了双向引流板升降,同时对双向引流板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双向引流板被水流冲走。优选的,所述打捞组件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横杆与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横杆与传送构件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与地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固定构件的设置,使横杆带动传送构件旋转的同时,保证了传送构件的稳定,第一固定架对整个传送构件进行重力支撑。优选的,所述传送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设置于地面,所述支撑柱远离地面的一端朝向河道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定滑轮;所述传送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包括一端与传送构件端部固定连接的拉伸绳索和用于绕卷拉伸伸缩的摇杆,所述拉伸绳索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后与摇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定滑轮与拉伸绳索的设置,通过拉动穿过定滑轮的拉伸绳索即可实现控制传送构件旋转变向,拉伸绳索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摇杆固定连接,使拉伸绳索的拉伸更加方便,只需转动摇杆即可使拉伸绳索收紧。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第二横杆连接处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和第二横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支撑杆的设置,使支撑杆与支撑柱、第二横杆形成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使支撑柱与第二横杆连接更加稳定牢固。优选的,所述调节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架与L型把手,所述第二固定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摇杆与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L型把手与摇杆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把手弯折部朝向远离摇杆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架的设置能对摇杆支撑限位,L型把手的设置方便转动摇杆。优选的,所述摇杆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与L型卡接杆,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固定架抵触用于限制摇杆沿其轴向滑动,所述L型卡接杆设置在摇杆上连接板与L型把手之间,所述L型卡接杆的一端端部朝向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对应L型卡接杆设有用于插接L型卡接杆的卡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限位块的设置,防止摇杆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时,摇杆与第二固定架脱离;在通过调节拉伸绳索使传送构件调节完成后,通过对L型卡接杆与卡接孔的设置,使摇杆无法发生转动,使传送构件调节后保持稳定。优选的,所述传送构件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打捞斗,所述打捞斗垂直于传方向的剖面呈T型设置,所述打捞斗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打捞斗的设置,可以使打捞斗适用于垃圾拦截结构的双向收集垃圾,当传送构件转动到另一侧,传送方向发生改变后,打捞斗仍能打捞垃圾;排水孔的设置,可以降低打捞斗打捞时的阻力,方便将垃圾打捞上来。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对固定构件与传送构件的设置,可以使传送构件在固定构件的支撑作用下进行旋转,在不同水流流向时,通过改变传送构件接触水体一端和传送方向,实现对垃圾的清理;2.通过对双向引流板的设置,可以使垃圾被引导到河道两侧,产生了清理干净河道的同时降低清理的面积的效果;3.通过对拉伸绳索与摇杆的设置,可以使传送构件随摇杆对拉伸绳索的收放发生转动,产生了控制传送构件清理角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引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组件;11、双向引流板;111、V型板;112、连接板;12、浮力件;13、限位杆;14、限位槽;2、打捞组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组件(1)、两个打捞组件(2)和两个收集小车(3),所述引流组件(1)设置在河道内,两个所述打捞组件(2)对应引流组件(1)分别设置在河道两岸,两个所述打捞组件(2)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构件(22)和对垃圾打捞传送的传送构件(21),所述传送构件(21)可双向传送,所述传送构件(21)与固定构件(2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收集小车(3)移动设置在河道两岸,所述收集小车(3)放置在传送构件(21)传送下方的端部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组件(1)、两个打捞组件(2)和两个收集小车(3),所述引流组件(1)设置在河道内,两个所述打捞组件(2)对应引流组件(1)分别设置在河道两岸,两个所述打捞组件(2)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构件(22)和对垃圾打捞传送的传送构件(21),所述传送构件(21)可双向传送,所述传送构件(21)与固定构件(2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收集小车(3)移动设置在河道两岸,所述收集小车(3)放置在传送构件(21)传送下方的端部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1)包括双向引流板(11),所述双向引流板(11)垂直于水面设置,所述双向引流板(11)宽度小于河道宽度,所述双向引流板(11)两块包括V型板(111)和对应连接两块V型板(111)的两块连接板(112),两块所述V型板(111)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两块所述连接板(112)平行于河道设置,两岸的所述传送构件(21)分别设置在连接板(112)与河岸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1)还包括浮力件(12)、两根限位杆(13),所述浮力件(12)垂直固定于双向引流板(11)的中部,两根所述限位杆(13)一端均与双向引流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河道两岸对应限位杆(13)竖直开设有限位槽(14),两根所述限位杆(13)远离双向引流板(11)的一端分别与该侧限位槽(14)滑动配合,两根所述限位杆(13)均能沿限位槽(14)垂直于水面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组件(2)还包括固定构件(22),所述固定构件(22)包括第一横杆(221)与第一固定架(222),所述第一横杆(221)与传送构件(21)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21)与第一固定架(2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222)与地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明李赐创蔡钦顺李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