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99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属于桥梁防撞设施领域,包括机壳组件、多个护舷组件、多个外壁阻尼组件以及多个内壁阻尼组件,护舷组件以及外壁阻尼组件分别沿机壳组件的外周面均匀固定,且护舷组件均布在外壁阻尼组件的外围,多个内壁阻尼组件分别沿机壳组件的内周面均匀固定,机壳组件套接在桥梁的桥墩上,内壁阻尼组件与桥墩相接触,外壁阻尼组件可与外界物体相接触,以缓冲桥梁受到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不仅可随水位变化进行浮动,保证与船舶的良好接触,而且采用护舷以及内外阻尼的多重减震防护结构,减震缓冲效果更好,从而对桥梁起到可靠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撞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1171837U公开的一种内河桥梁墩式防撞设施,包括:桩基、墩台和辅助防撞设施,墩台与桩基顶部连接,辅助防撞设施与墩台连接。其中,辅助防撞设施包括: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太阳能反光道钉和反光膜。上述内河桥梁墩式防撞设施采用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通过预埋件与墩台相固接的结构,通过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自身柔性吸收了部分撞击能量,对墩台实现吸能减震以保护桥梁。但是,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直接与墩台相固接,当水位变化时,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会置于水面之下或水面之上,使得船舶难以和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接触而直接与墩台相撞,如果对整个墩台都铺设辅助防撞设施,不但造价高昂,而且不易施工。同时,采用固定式钢覆防护结构,其吸能效果较差,减震缓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采用护舷组件、外壁阻尼组件以及内壁阻尼组件相结合的减震防护机构,配合机壳组件,使得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包括适配于桥梁(7)的机壳组件(1),其特征在于:/n所述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还包括多个护舷组件(2)、多个外壁阻尼组件(3)以及多个内壁阻尼组件(4);/n所述护舷组件(2)以及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分别沿所述机壳组件(1)的外周面均匀固定,且所述护舷组件(2)均布在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的外围;/n多个所述内壁阻尼组件(4)分别沿所述机壳组件(1)的内周面均匀固定;/n所述机壳组件(1)套接在所述桥梁(7)的桥墩(71)上,所述内壁阻尼组件(4)与所述桥墩(71)相接触,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可与外界物体相接触,以缓冲所述桥梁(7)受到的冲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包括适配于桥梁(7)的机壳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还包括多个护舷组件(2)、多个外壁阻尼组件(3)以及多个内壁阻尼组件(4);
所述护舷组件(2)以及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分别沿所述机壳组件(1)的外周面均匀固定,且所述护舷组件(2)均布在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的外围;
多个所述内壁阻尼组件(4)分别沿所述机壳组件(1)的内周面均匀固定;
所述机壳组件(1)套接在所述桥梁(7)的桥墩(71)上,所述内壁阻尼组件(4)与所述桥墩(71)相接触,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可与外界物体相接触,以缓冲所述桥梁(7)受到的冲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桥梁的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组件(1)包括框架体(11)、甲板组(12)、底板组(13)、外壁板组(14)以及内壁板组(15);
所述框架体(11)的顶部与所述甲板组(12)相固接,所述框架体(11)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组(13)相固接,所述框架体(11)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壁板组(14)相固接,所述框架体(11)的内周面与所述内壁板组(15)相固接;
所述护舷组件(2)以及所述外壁阻尼组件(3)分别均匀固定在所述外壁板组(14)上,所述内壁阻尼组件(4)均匀固定在所述内壁板组(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秋森罗炳成邱显微杨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广铁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