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90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包括涤纶芯、内部抗静电层、表面抗静电层,所述涤纶芯位于中心,所述内部抗静电层、表面抗静电层依次包裹所述涤纶芯,所述内部抗静电层由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纵横交错一上一下编织而成,且所述内部抗静电层贴合环绕于所述涤纶芯,所述表面抗静电层由第一抗静电纤维、第二抗静电纤维和第三抗静电纤维沿涤纶芯相互缠绕呈中部空心的麻花状,且所述涤纶芯位于麻花状的中部空心部分,所述表面抗静电层将所述内部抗静电层压制于所述涤纶芯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部抗静电层和外部抗静电层提高中间涤纶芯的抗静电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
本技术涉及涤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
技术介绍
涤纶丝是一种纺织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丝线,涤纶丝较人造丝坚韧,在进行刺绣时,机器在高速运转,韧度极高的涤纶线也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且其具有防火性极高的优点,即使衣物接近火焰,也不易触火;再有涤纶丝可以抵受化学物质及经常洗涤,能减少衣服褪色及脱色现象,因此一些生产制服、牛仔衣物、运动服或者儿童服装都会用涤纶丝编制的涤纶布进行制造。现有的涤纶丝往往非常注重涤纶的强度和韧性,例如公开号为CN210684060U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包括涤纶丝包裹层、涤纶丝包裹层的外表面包裹有鎏金层,鎏金层的外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凸点,涤纶丝包裹层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涤纶丝包裹层的内表壁设置有咖啡碳纤维层,咖啡碳纤维层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该高强度环保涤纶丝,通过开设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和第三透气孔没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的提高涤纶丝的透气性能,同时通过鱼线丝,在使用上可以更好的提高涤纶丝的韧性,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涤纶丝的砍断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穿着舒服外,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不仅仅是美观、耐穿,也越来越注重功能化,追求舒适、品质生活,而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强度的涤纶丝存在着与普通涤纶丝一样的缺陷,易产生静电,从而使得人在穿脱时会有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解决了涤纶丝易产生静电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包括涤纶芯、内部抗静电层、表面抗静电层,所述涤纶芯位于中心,所述内部抗静电层、表面抗静电层依次包裹所述涤纶芯,所述内部抗静电层由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纵横交错一上一下编织而成,且所述内部抗静电层贴合环绕于所述涤纶芯,所述表面抗静电层由第一抗静电纤维、第二抗静电纤维和第三抗静电纤维沿涤纶芯相互缠绕呈中部空心的麻花状,且所述涤纶芯位于麻花状的中部空心部分,所述表面抗静电层将所述内部抗静电层压制于所述涤纶芯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部抗静电层和外部抗静电层依次包覆在涤纶芯表面,使得整个涤纶丝既具有双重抗静电的保护,从而具有极强的抗静电性能,并且通过内部抗静电层和外部抗静电层中抗静电纤维的各种特性使得涤纶丝在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兼具其他优良的特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电纤维为聚苯胺导电纤维,所述第二导电纤维为导电PP。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苯胺纤维在经掺杂后具有导电性及电化学性能,经一定处理后可知得聚苯胺导电纤维,具有较强的抗静电性能,导电PP是以聚丙烯为基体材料与导电性填料复合的导电复合材料,在具有优秀的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为涤纶丝提供更佳的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内部抗静电层厚度为0.2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内部抗静电层厚度使得整个内部抗静电层在不影响整体涤纶丝的直径的状态下具有极佳的抗静电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抗静电纤维为醋青纤维,所述第二抗静电纤维为石墨烯纤维,所述第三抗静电纤维为碳化聚丙烯腈纤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醋青纤维在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舒适环保的特点,而石墨烯纤维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极强的韧性,碳化聚丙烯腈纤维在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高强度的特点,使得整个涤纶丝在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多功能性。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抗静电层厚度为0.3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抗静电层厚度使得表面抗静电层既具有抗静电的效果又能够提供舒适感,使整个涤纶丝的直径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作为优选,所述涤纶芯直径为0.4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择合适地涤纶芯的厚度来保证涤纶芯的性能。作为优选,所述涤纶芯,所述内部抗静电层和所述表面抗静电层中相邻两者之间可使用粘结层进行粘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两层之间设置粘结层使得更层之间能够粘结紧密,避免出现涤纶芯或者内部抗静电层脱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表面抗静电层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内部抗静电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表面抗静电层;2、内部抗静电层;3、涤纶芯;4、碳化聚丙烯腈纤维;5、石墨烯纤维;6、醋青纤维;7、导电PP;8、聚苯胺导电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至3,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以附图1所示,包括涤纶芯3、内部抗静电层2、表面抗静电层1,涤纶芯3位于中心,内部抗静电层2、表面抗静电层1依次包裹涤纶芯3。其中涤纶芯3直径为0.4mm,内部抗静电层2厚度为0.2mm,表面抗静电层1厚度为0.3mm。以附图3所示,内部抗静电层2由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纵横交错一上一下编织而成,且内部抗静电层2贴合环绕于涤纶芯3,其中第一导电纤维为聚苯胺导电纤维8,聚苯胺是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性质,经掺杂后可具有导电性及电化学性能,并且在经过一定处理后,可制得聚苯胺导电纤维8,具有极强的抗静电性能,为内部抗静电层2提供抗静电基础。第二导电纤维为导电PP7,导电PP7是以聚丙烯为基体材料与导电性填料复合的导电复合材料,在具有优秀的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使得内部抗静电层2在具有抗静电的效果上还具有其他的优良性能。并且此处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同构纵横交错一上一下的方式编织,使得两种纤维之间结合紧密,将涤纶芯3进行很好地包覆,从结构上增强抗静电效果。以附图2所示,表面抗静电层1由第一抗静电纤维、第二抗静电纤维和第三抗静电纤维沿涤纶芯3相互缠绕呈中部空心的麻花状,且涤纶芯3位于麻花状的中部空心部分,表面抗静电层1将内部抗静电层2压制于涤纶芯3表面。其中第一抗静电纤维为醋青纤维6,醋青纤维6是聚丙烯腈与醋酸纤维素以分子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纤维,在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保暖性能,卓越的抗起球性能,使得外部抗静电层在具有抗静电的基础上还对涤纶丝起到保暖和抗起球的效果。第二抗静电纤维为石墨烯纤维5,石墨烯纤维5是以天然石墨为最初原料的新型碳质纤维,由石墨烯或者功能化石墨烯纳米片的液晶原液经湿法纺丝一维有序组装而成,石墨烯纤维5在具有极佳的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优良的强度和韧性,使得整个涤纶丝的强度和韧性等机械性能得到提高。第三抗静电纤维为碳化聚丙烯腈纤维4,碳化聚丙烯腈是由聚丙烯腈纤维经过碳化而得,碳化后的聚丙烯腈纤维在具有极强的抗静电性能外还具有聚丙烯腈自身的柔软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芯(3)、内部抗静电层(2)、表面抗静电层(1),所述涤纶芯(3)位于中心,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表面抗静电层(1)依次包裹所述涤纶芯(3),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由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纵横交错一上一下编织而成,且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贴合环绕于所述涤纶芯(3),所述表面抗静电层(1)由第一抗静电纤维、第二抗静电纤维和第三抗静电纤维沿涤纶芯(3)相互缠绕呈中部空心的麻花状,且所述涤纶芯(3)位于麻花状的中部空心部分,所述表面抗静电层(1)将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压制于所述涤纶芯(3)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芯(3)、内部抗静电层(2)、表面抗静电层(1),所述涤纶芯(3)位于中心,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表面抗静电层(1)依次包裹所述涤纶芯(3),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由第一导电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纵横交错一上一下编织而成,且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贴合环绕于所述涤纶芯(3),所述表面抗静电层(1)由第一抗静电纤维、第二抗静电纤维和第三抗静电纤维沿涤纶芯(3)相互缠绕呈中部空心的麻花状,且所述涤纶芯(3)位于麻花状的中部空心部分,所述表面抗静电层(1)将所述内部抗静电层(2)压制于所述涤纶芯(3)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环保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纤维为聚苯胺导电纤维(8),所述第二导电纤维为导电PP(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伟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