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平均对准系统的对准特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281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弹性平均对准系统的对准特征。一种组装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构件以包括从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具有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的第二腿部。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构件以包括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以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的方式插入定位突起,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平均对准系统的对准特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制造用于车辆的组件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弹性可变形特征的平均弹性变形来固定和对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部件(诸如在机动车辆和其他制造的车辆物品中发现的那些部件,以及在非机动车辆制造的物品中发现的那些部件)在过程中被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对准特征相对于彼此相互定位,对准特征的大小适于提供间距,以使部件相对于彼此自由移动,从而将部件对准,而不会在部件之间产生会阻碍制造过程的干涉。在凸型对准特征与其相应的凹型对准特征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是预定的,以匹配由制造(或制作)差异导致的凸型对准特征和凹型对准特征的预期大小和位置变化公差。结果,在具有前述对准特征的配合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会出现显著的位置变化,这可能导致在其对准时存在不希望的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它们之间的间隙和间距方面。当出现这种不对准时,会对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品质差的感觉。因此,虽然当前的组件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但是需要一种新的和改进的用于组装两个部件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组装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构件,以包括从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构件以包括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方法还包括以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的方式插入多个定位突起,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线形腿部平行于或不平行于第二线形腿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弓形部分包括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凸片的外周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第一构件包括用共同的材料与第一构件一体地形成多个定位突起,共同材料可以是聚合材料。根据本公开的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从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细长构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第二构件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突起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第一构件相对于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线形腿部平行于第二线形腿部。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线形腿部不平行于第二线形腿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弓形部分包括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凸片的外周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定位突起与第一构件是一体的,并且具有与第一构件共同的材料组成。共同的材料组成可以包括聚合材料。根据本公开的机动车辆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具有第一表面和从第一部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部件,细长部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第二部件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突起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精确地对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线形腿部平行于第二线形腿部。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线形腿部不平行于第二线形腿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弓形部分包括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凸片的外周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定位突起与第一部件是一体的,并且具有与第一部件共同的材料组成。共同的材料组成可以包括聚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可以包括以下方案:1.一种组装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构件,以包括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形成第二构件以包括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以及以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的方式插入多个定位突起,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所述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所述第一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2.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线形腿部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腿部。3.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线形腿部不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腿部。4.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弓形部分包括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凸片的外周边。5.根据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第一构件包括用共同的材料与所述第一构件一体地形成多个定位突起。6.根据方案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同的材料包括聚合材料。7.一种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其具有第一表面和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所述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和第二构件,其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其中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突起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所述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所述第一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8.根据方案7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线形腿部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腿部。9.根据方案7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线形腿部不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腿部。10.根据方案7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弓形部分包括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凸片的外周边。11.根据方案7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与所述第一构件是一体的,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构件共同的材料组成。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共同的材料组成包括聚合材料。13.一种机动车辆,包括:第一部件,其具有第一表面和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部件,所述细长部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所述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和第二部件,其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其中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突起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使得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方法,包括:/n形成第一构件,以包括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n形成第二构件以包括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以及/n以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的方式插入多个定位突起,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所述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所述第一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1 US 16/7106851.一种组装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构件,以包括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定位突起,多个定位突起中的相应定位突起是细长构件,所述细长构件在横截面中具有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弓形部分、从第一弧形端延伸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线形腿部和从第二弧形端延伸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腿部;
形成第二构件以包括多个可弹性变形的压缩特征;以及
以与多个压缩特征压配合接合的方式插入多个定位突起,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固定,并且所有所述多个定位突起与所有所述多个压缩特征之间的弹性变形的平均使所述第一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构件精确地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线形腿部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线形腿部不平行于所述第二线形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弓形部分包括设有至少一个保持凸片的外周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第一构件包括用共同的材料与所述第一构件一体地形成多个定位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同的材料包括聚合材料。


7.一种组件,包括:
第一构件,其具有第一表面和从所述第一构件的外表面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佩雷斯鲁伊斯J·M·库伦斯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