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英专利>正文

引流式自动保温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8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家用自动保温壶.该壶通过"引流"使水的势能做功,从而将水自动排出,无需任何能源.操作该壶轻便简单,轻轻将手柄转过一个角度,水即连续排出.(*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家用自动保温壶。现有的家用保温壶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型,其特点是倒水时需将壶提起并倾斜一角度,使用不便;另一种是气压式,其缺点是每次压水量少,取一茶缸水需反复挤压,操作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善保温壶的使用性能,使用户操作更加轻便。引流式自动保温壶的结构如附图所示。保温瓶1的底部距保温壶底座高度h3大于或等于100mm,其侧壁是直线,也可以带有斜度,目的是在减少瓶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瓶内容积不变。保温壶底部距引流管2外端与内端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且h1小于等于h2,以使瓶内液体相对于引流管外端具有高位能。考虑到瓶内往往可残存少量水,故可使h1小于或等于h2+20mm。实验表明,在这种结构中只要具备条件(一)引流管内充满水;(二)保温瓶腔内与大气相通,保温瓶内水就会源源不断地经引流管外端口流出。我们称上述条件为引流条件。在本技术中,由放置在瓶胆下部的双位凸轮3,导向套4滚轮5、推杆6、密封垫7、弹簧8和9。可压缩气室10构成引流开关器,其特征在于启动时能将引流管充满水并将保温瓶腔内与大气接通,即实现引流;关闭时重新把保温瓶腔内封闭迫使水流中断,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将手柄11旋转,与其固接并支承在支座12上的双位凸轮绕轴转动,它通过推杆6和密封垫7压迫气室下盖向上移动,此时气流经气管13进入保温瓶腔内并使压力增加,水沿引流管2上升。当凸轮转过一定角度时,引流管内充满水且凸轮3两侧开始压迫导向套4与气室下盖接触,直到气室下盖与密封垫7脱离。此时气室与大气相通,引流过程结束。之后,瓶内水不断流出,且由于凸轮的自锁作用,操作者可放开手柄。关闭时,将手柄11返回,推杆6及密封垫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弹簧8的张力推动气室下盖也向下移动,并在极限位置与密封垫7一起将气室重新封闭,此时,水流在惯性及重力作用下继续往外流,同时保温瓶腔内气体容积增大并形成负压(相对于大气压),该负压将引流管内水吸回保温瓶,水流中断。弹簧9的作用是使启动时更加省力。因此它的安装位置应使得凸轮3在初始位置时簧内有较大的预张力,并能邦助凸轮3更可靠的自锁。同现有气压保温壶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操作简单,只需将手柄转动一次,就可放开手静等把水接满。(2)省力。由于本技术实质上是利用瓶内水的位能做功,人体消耗的能量仅仅用来“引流”,加之有预张力的弹簧9和较大力臂的凸轮杠杆机构,故使用这种保温壶非常省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保温壶,装有盛水的保温瓶及出水的引流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a、保温瓶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底部距保温壶底座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m,b、引流管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外端口距壶底座高度h1与其内端口距壶底座高度h2之间满足关系h1小于 或等于h2+20mm,c、起引流作用的压缩气室10的内部安有弹簧8,下部接有推杆6,推杆的一端伸入气室下盖,密封垫7装在气室下盖与推杆凸缘之间,滚轮5支承在推杆的另一端,其下部与一个双位凸轮相接触,并随双位凸轮一起滚动,凸轮的上部有导向 套。压缩气室10的伸缩是通过双位凸轮的转动实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保温壶,装有盛水的保温瓶及出水的引流管,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a、保温瓶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底部距保温壶底座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m,b、引流管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外端口距壶底座高度h1与其内端口距壶底座高度h2之间满足关系h1小于或等于h2+20mm,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