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海兰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77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气腔,所述安装板与气腔固定连接,所述气腔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气腔与电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磁力气体压缩机,所述磁力气体压缩机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安装板与万向轮通过螺栓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对应位置进行固定,且固定的更加稳固,在使用时,会对震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少震动对装置的影响,且遇到倾斜或坑洼的地面,可以进行调节,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地面,适用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
技术介绍
气体压缩机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动力装置,常用于风动工具提供气体动力,在石油化工、钻采、冶金等行业也常用于压送氧、氢、氨、天然气、焦炉煤气、惰性气体等介质。按排气压力不同压缩机可分为低压压缩机—排气压力小于1.0MPa;中压压缩机—排气压力1.0MPa~10MPa;高压压缩机—排气压力10MPa~100MPa;超高压压缩机—排气压力大于100MPa等等。低压压缩机为单级式,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压缩机为多级式,最多机数可达8级,国外已制成压力达343MPa聚乙烯用的超高压压缩机。按压缩介质的不同,一般压缩机还可称之为:空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氢气压缩机等等。但是气体压缩机底部大部分都是利用万向轮进行移动,但是装置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装置容易偏移,且由于万向轮与地面固定,接触面比较小,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对应位置进行固定,且固定的更加稳固,在使用时,会对震动进行缓冲,从而减少震动对装置的影响,且遇到倾斜或坑洼的地面,可以进行调节,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地面,适用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气腔,所述安装板与气腔固定连接,所述气腔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气腔与电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磁力气体压缩机,所述磁力气体压缩机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安装板与万向轮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万向轮的背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板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穿安装板,并与气腔连接,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出气管与阀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腔,所述安装板与旋转腔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旋转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管,所述第一旋转管与第一齿轮焊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滑动连接于支撑板的内部,所述缓冲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挤压杆,所述缓冲杆与第一挤压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挤压杆的顶部安装有活塞,所述第一挤压杆与活塞通过3M胶固定,所述缓冲杆的底部安装有塑料底座,所述塑料底座与缓冲杆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塑料底座的内部,所述移动杆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总杆,所述移动杆与总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安装有皮带,所述移动杆与皮带焊接,所述总杆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所述总杆与固定件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旋转管的外表面安装有皮带,所述第一旋转管与皮带套接,所述皮带远离第一旋转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旋转管,所述第二旋转管与皮带套接,所述第二旋转管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管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安装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对应橡胶球的位置安装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安装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槽与支撑板相匹配,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于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缓冲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缓冲杆与第二卡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对应第一挤压杆的位置安装有空腔,所述第一挤压杆与空腔相匹配,所述空腔与支撑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挤压杆滑动连接于空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槽与支撑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对应第一齿轮的位置安装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与支撑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齿轮槽与第一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与空腔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橡胶球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对应缓冲杆的位置安装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与支撑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腔与缓冲杆相匹配,所述缓冲杆滑动连接于移动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槽与支撑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第二卡块的一端与第二卡块焊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卡块的一端与支撑板焊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轴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缓冲杆的内部对应固定件的位置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缓冲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固定槽的轴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固定件与固定槽相匹配,所述缓冲杆的内部对应总杆的位置安装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与缓冲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总杆滑动连接于固定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旋转把手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挤压杆,所述第二挤压杆与旋转把手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挤压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二挤压杆与第三卡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挤压杆的末端安装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二挤压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凹槽设置六组。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管的内部对应第三卡块的位置安装有活动腔,所述第三卡块与第二挤压杆均滑动连接于活动腔的内部,所述活动腔与第二旋转管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活动腔的轴截面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活动腔的底部边缘位置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旋转管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凸块与凹槽相匹配,所述凸块设置有六组,所述第二旋转管的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旋转管与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轴承焊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遇到移动使,通过挤压旋转把手,使第二挤压杆内部的凹槽卡嵌入凸块的内部,从而可以旋转旋转把手,从而带着凸块进行旋转,而凸块旋转带着第二旋转管进行旋转,从而使皮带旋转,进一步使第一旋转管进行旋转,而第一旋转管旋转带着第一齿轮进行旋转,使第一齿轮与齿轮槽卡和,从而使支撑板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板的底部高于万向轮,从而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使装置可以进行移动,而固定只需反向旋转第二旋转管,使支撑板下降,与地面接触,通过挤压移动杆,使移动杆带着总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固定件从固定槽的内部脱离,从而可以移动塑料底座的位置,从而对塑料底座与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微调,可以适用于斜坡或坑洼的路面,而这种震动时,会使缓冲杆在支撑板的内部进行移动,而第二卡块在第二卡槽的内部移动受到第二弹簧的阻力,从而对震动进行缓冲,而缓冲杆移动带着第一挤压杆进行移动,使活塞在空腔的内部移动,从而增加空腔内部的气压,从而使活塞的移动更加困难,对震动进行阻碍,而空腔的内部安装有橡胶球,对第一挤压杆的移动进行终止,对缓冲杆进行保护,且橡胶球为空心橡胶材料,从而进行保护与缓冲,进一步减轻震动,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包括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安装有气腔(3),所述安装板(4)与气腔(3)固定连接,所述气腔(3)的顶部安装有电机(1),所述气腔(3)与电机(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机(1)的一侧安装有磁力气体压缩机(2),所述磁力气体压缩机(2)与电机(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安装板(4)与万向轮(6)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万向轮(6)的背侧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滑动连接于安装板(4)的内部,所述安装板(4)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贯穿安装板(4),并与气腔(3)连接,所述出气管(7)的表面安装有阀门(8),所述出气管(7)与阀门(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腔(13),所述安装板(4)与旋转腔(1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旋转腔(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与安装板(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管(10),所述第一旋转管(10)与第一齿轮(14)焊接,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杆(28),所述缓冲杆(28)滑动连接于支撑板(5)的内部,所述缓冲杆(28)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挤压杆(18),所述缓冲杆(28)与第一挤压杆(18)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挤压杆(18)的顶部安装有活塞(17),所述第一挤压杆(18)与活塞(17)通过3M胶固定,所述缓冲杆(28)的底部安装有塑料底座(25),所述塑料底座(25)与缓冲杆(28)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底座(25)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24),所述移动杆(24)滑动连接于塑料底座(25)的内部,所述移动杆(2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总杆(23),所述移动杆(24)与总杆(2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杆(24)的一侧安装有皮带(30),所述移动杆(24)与皮带(30)焊接,所述总杆(2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22),所述总杆(23)与固定件(2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旋转管(10)的外表面安装有皮带(30),所述第一旋转管(10)与皮带(30)套接,所述皮带(30)远离第一旋转管(1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旋转管(31),所述第二旋转管(31)与皮带(30)套接,所述第二旋转管(31)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把手(32),所述旋转把手(32)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管(31)的内部,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1)与安装板(4)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对应橡胶球(15)的位置安装有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与安装板(4)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槽(12)与支撑板(5)相匹配,所述支撑板(5)滑动连接于移动槽(12)的内部,所述缓冲杆(2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20),所述缓冲杆(28)与第二卡块(20)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对应第一挤压杆(18)的位置安装有空腔(16),所述第一挤压杆(18)与空腔(16)相匹配,所述空腔(16)与支撑板(5)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挤压杆(18)滑动连接于空腔(16)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包括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安装有气腔(3),所述安装板(4)与气腔(3)固定连接,所述气腔(3)的顶部安装有电机(1),所述气腔(3)与电机(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机(1)的一侧安装有磁力气体压缩机(2),所述磁力气体压缩机(2)与电机(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安装板(4)与万向轮(6)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万向轮(6)的背侧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滑动连接于安装板(4)的内部,所述安装板(4)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贯穿安装板(4),并与气腔(3)连接,所述出气管(7)的表面安装有阀门(8),所述出气管(7)与阀门(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腔(13),所述安装板(4)与旋转腔(1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旋转腔(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与安装板(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旋转管(10),所述第一旋转管(10)与第一齿轮(14)焊接,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安装有缓冲杆(28),所述缓冲杆(28)滑动连接于支撑板(5)的内部,所述缓冲杆(28)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挤压杆(18),所述缓冲杆(28)与第一挤压杆(18)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挤压杆(18)的顶部安装有活塞(17),所述第一挤压杆(18)与活塞(17)通过3M胶固定,所述缓冲杆(28)的底部安装有塑料底座(25),所述塑料底座(25)与缓冲杆(28)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底座(25)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24),所述移动杆(24)滑动连接于塑料底座(25)的内部,所述移动杆(2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总杆(23),所述移动杆(24)与总杆(23)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杆(24)的一侧安装有皮带(30),所述移动杆(24)与皮带(30)焊接,所述总杆(2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件(22),所述总杆(23)与固定件(22)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旋转管(10)的外表面安装有皮带(30),所述第一旋转管(10)与皮带(30)套接,所述皮带(30)远离第一旋转管(1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旋转管(31),所述第二旋转管(31)与皮带(30)套接,所述第二旋转管(31)的顶部安装有旋转把手(32),所述旋转把手(32)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管(31)的内部,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卡块(11),所述第一卡块(11)与安装板(4)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安装板(4)的内部对应橡胶球(15)的位置安装有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与安装板(4)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移动槽(12)与支撑板(5)相匹配,所述支撑板(5)滑动连接于移动槽(12)的内部,所述缓冲杆(2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20),所述缓冲杆(28)与第二卡块(20)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对应第一挤压杆(18)的位置安装有空腔(16),所述第一挤压杆(18)与空腔(16)相匹配,所述空腔(16)与支撑板(5)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挤压杆(18)滑动连接于空腔(1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磁力原理压缩气体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11)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9),所述第一卡槽(9)与第一卡块(11)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槽(9)与支撑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兰黄杰崔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梁海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