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良伦专利>正文

一种流体集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277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集能系统,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再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被动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带动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被动齿轮带动与该第一被动齿轮连接的叶片转动,进而实现对叶片工作角度的精确控制,使得该流体集能系统在流体流向发生变化时,也能实时精准调控叶片的工作角度,保持最佳集能状态。进而便于该流体集能系统在河流或潮汐,流动的空气中等应用场景下依然能够自行低流速启动,实现对能量的高效收集转化,有效提高集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集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集能系统。
技术介绍
水力,风力发电机组也称“绿色能源”。是目前全球环保能源中比例最大的部分,致力于开发利用绿色再生能源全世界都在行动。但是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有的比例还很小,而像这样供我们可开发的资源非常丰富。然而,这类发电设备高效率的由于体积相对较大,对流体、地形,技术,资金的要求较高,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环境相对较少。在全世界还有很多区域由于各种因素,这样的绿色能源还未被高效开发,利用,以至于还有很多地区还没有用上廉价的清洁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流体集能系统,其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集能系统,其包括顶盖;设于所述顶盖的一侧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区域的第二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于所述顶盖上的多个第一被动齿轮和第二被动齿轮;所述第二被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带动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转动;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于所述顶盖的另一侧,每一所述叶片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叶片的转动。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中心点设于同一直线上,可以使得第二齿轮可以用最小的动能来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转动,进而降低了系统自身对能量的消耗。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齿轮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点重合。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齿轮与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的齿数的比值为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被动齿轮的齿数的比值为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半径比为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被动齿轮以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点为圆心均匀排列在所述顶盖上。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的中心点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被动齿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被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流体流向和角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叶片上。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流体集能系统,通过将第一齿轮设于顶盖的一侧,然后将第二齿轮设于第一齿轮中心区域,以及将第三齿轮设于第一齿轮上,使得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并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进一步在顶盖上设置多个第一被动齿轮和第二被动齿轮,以使得所述第二被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并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被动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且将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带动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被动齿轮带动与该第一被动齿轮连接的叶片转动,进而实现对叶片工作角度的精准控制,使得该流体集能系统的叶片即使在流体流向角度存在变化时,也可以实现对叶片工作角度实时精准控制,进而便于该流体集能系统在河流或潮汐流动的空气中等应用场景下依然能够实现自行低流速启动,实现对能量的高效收集转化,提高集能效率。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体集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流体集能系统中的第一被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流体集能系统中的第二被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流体集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集能系统100,其包括顶盖110、第一齿轮120、第二齿轮130、第三齿轮140、第一被动齿轮160、第二被动齿轮170和叶片180。可选地,所述顶盖110为圆形。当然,在实际使用中顶盖11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等。可选地,第一齿轮120的齿数可以是240齿,也可以是96齿。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减少或增加第一齿轮120的齿数。可选地,第二齿轮130安装在第一齿轮120的中心区域。可选地,第二齿轮130、第三齿轮140、第四齿轮150可以是行星变速器。应理解,第二齿轮130虽然安装在第一齿轮120上,但是第一齿轮120的转动并不带动第二齿轮130的转动,而第二齿轮130也不能直接带动第一齿轮120转动。可选地,第三齿轮140作为传动齿轮,其安装在第一齿轮120的轴承芯上。其中,所述第三齿轮140与所述第二齿轮13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30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齿轮140转动。可选地,该流体集能系统100还包括第四齿轮150。其中,所述第四齿轮150设于所述第一齿轮120的轴承芯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130啮合。其中,第四齿轮150作为传动齿轮。需要说明的是,当仅有一个传动齿轮(即仅有第三齿轮140或第四齿轮150)时,该传动齿轮为偏心齿轮,以避免该流体集能系统100在运行时出现跑偏的现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第一被动齿轮160的数量为多个,例如可以是6个。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第一被动齿轮160的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第二被动齿轮170的数量为多个,例如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等。当传动齿轮为两个时,第二被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集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盖;/n设于所述顶盖的一侧的第一齿轮;/n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区域的第二齿轮与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n设于所述顶盖上的多个第一被动齿轮和第二被动齿轮;/n所述第二被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n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带动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转动;/n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于所述顶盖的另一侧,每一所述叶片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叶片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集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
设于所述顶盖的一侧的第一齿轮;
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区域的第二齿轮与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设于所述顶盖上的多个第一被动齿轮和第二被动齿轮;
所述第二被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用于带动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转动;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于所述顶盖的另一侧,每一所述叶片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被动齿轮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用于带动所述叶片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集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齿轮;
所述第四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集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集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与多个所述第一被动齿轮的齿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伦
申请(专利权)人:唐良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