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76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顶盖下端面上开有开口槽,开口槽内壁上侧固接一个环形挡块,顶盖与外壳顶部螺纹配合,环形安装框卡设在环形挡块与外壳顶壁之间,且环形安装框的内部有过滤网,下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下水孔,上隔板通过固定螺栓与环形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上隔板中心处开有一个进水孔,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安装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上隔板下端面以及下隔板上端面对应于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的位置开有环形卡槽,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隔板、下隔板的环形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装配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应用于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核心是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净水机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的化学药剂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净水机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中,现有净水机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去除水中的杂质,设置多个滤芯,且每个滤芯均配套装配有外壳,然后通过管道将各个滤芯连接起来,占用空间较大,装配难度高。针对上述情况,特提出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本申请具有占地面积小、装配方便的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包括:外壳、顶盖、开口槽、环形挡块、环形安装框、过滤网、下隔板、环形固定板、上隔板、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出口管,所述顶盖置于外壳顶部一侧,所述顶盖下端面上开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径与外壳外径相匹配,所述开口槽内壁上侧固接一个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下侧的开口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外壁上侧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与外壳顶部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安装框卡设在环形挡块与外壳顶壁之间,且环形安装框的内部有过滤网,所述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所述下隔板水平固接在外壳内部下侧,所述下隔板与外壳底壁之间构成一个净水腔,所述下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下水孔,所述环形固定板固接在外壳内部上侧,所述上隔板通过固定螺栓与环形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隔板中心处开有一个进水孔,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安装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所述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均为圆筒结构且同心设置,由内向外依次为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所述上隔板下端面以及下隔板上端面对应于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的位置开有环形卡槽,所述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隔板、下隔板的环形卡槽内,所述出口管连接在外壳外周面下侧,且出口管与净水腔相通。所述环形挡块的内径、外径分别与环形安装框的内径、外径相匹配。所述下水孔距下隔板圆心的距离大于抑菌膜层的半径。所述上隔板上的固定螺栓数目至少为四个,所述固定螺栓向下穿过上隔板后与环形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上隔板与环形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进水孔的内径小于PP棉滤芯的内径。所述出口管上安装一个控制阀。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2、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下隔板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隔板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2-顶盖;3-开口槽;4-环形挡块;5-环形安装框;6-过滤网;7-下隔板;8-环形固定板;9-上隔板;10-PP棉滤芯;11-树脂滤芯;12-压缩活性炭滤芯;13-抑菌膜层;14-出口管;21-进水管;71-下水孔;91-固定螺栓;92-进水孔;141-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包括:外壳1、顶盖2、开口槽3、环形挡块4、环形安装框5、过滤网6、下隔板7、环形固定板8、上隔板9、PP棉滤芯10、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抑菌膜层13、出口管14,所述顶盖2置于外壳1顶部一侧,所述顶盖2下端面上开有开口槽3,所述开口槽3的内径与外壳1外径相匹配,所述开口槽3内壁上侧固接一个环形挡块4,所述环形挡块4下侧的开口槽3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1外壁上侧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2与外壳1顶部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安装框5卡设在环形挡块4与外壳1顶壁之间,且环形安装框5的内部有过滤网6,所述顶盖2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21,所述下隔板7水平固接在外壳1内部下侧,所述下隔板7与外壳1底壁之间构成一个净水腔,所述下隔板7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下水孔71,所述环形固定板8固接在外壳1内部上侧,所述上隔板9通过固定螺栓91与环形固定板8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隔板9中心处开有一个进水孔92,所述上隔板9与下隔板7之间安装PP棉滤芯10、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抑菌膜层13,所述PP棉滤芯10、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抑菌膜层13均为圆筒结构且同心设置,由内向外依次为PP棉滤芯10、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抑菌膜层13,所述上隔板9下端面以及下隔板7上端面对应于PP棉滤芯10、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抑菌膜层13的位置开有环形卡槽72,所述PP棉滤芯10、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抑菌膜层13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隔板9、下隔板7的环形卡槽72内,所述出口管14连接在外壳1外周面下侧,且出口管14与净水腔相通。所述环形挡块4的内径、外径分别与环形安装框5的内径、外径相匹配。所述下水孔71距下隔板7圆心的距离大于抑菌膜层13的半径。所述上隔板9上的固定螺栓91数目至少为四个,所述固定螺栓91向下穿过上隔板9后与环形固定板8螺纹连接。所述上隔板9与环形固定板8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进水孔92的内径小于PP棉滤芯10的内径。所述出口管14上安装一个控制阀141。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在使用时,待处理的水从进水管21进入,经过过滤网6过滤后,从上隔板9上的进水孔92进入PP棉滤芯10内部,然后向外扩散,依次穿过树脂滤芯11、压缩活性炭滤芯12以及抑菌膜层13,PP棉滤芯10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以及微粒,树脂滤芯11以及压缩活性炭滤芯12可进一步去除细小颗粒物以及余氯和异味,最后通过抑菌膜层13去除细菌,可得到净水,净水从下水孔71进入净水腔内,最后从出口管14排出。本申请无需将多个滤芯同心安装在一个外壳1内,占地面积小,同时在装配时,由于上隔板9为可拆卸设计,便于将多个滤芯放入,装配较为简单,且可拆卸设计的上隔板9也便于后期对滤芯进行维护、清洗、更换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包括:外壳、顶盖、开口槽、环形挡块、环形安装框、过滤网、下隔板、环形固定板、上隔板、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出口管,所述顶盖置于外壳顶部一侧,所述顶盖下端面上开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径与外壳外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内壁上侧固接一个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下侧的开口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外壁上侧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与外壳顶部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安装框卡设在环形挡块与外壳顶壁之间,且环形安装框的内部有过滤网,所述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所述下隔板水平固接在外壳内部下侧,所述下隔板与外壳底壁之间构成一个净水腔,所述下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下水孔,所述环形固定板固接在外壳内部上侧,所述上隔板通过固定螺栓与环形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隔板中心处开有一个进水孔,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安装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所述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均为圆筒结构且同心设置,由内向外依次为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所述上隔板下端面以及下隔板上端面对应于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的位置开有环形卡槽,所述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隔板、下隔板的环形卡槽内,所述出口管连接在外壳外周面下侧,且出口管与净水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多功能净水器,包括:外壳、顶盖、开口槽、环形挡块、环形安装框、过滤网、下隔板、环形固定板、上隔板、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出口管,所述顶盖置于外壳顶部一侧,所述顶盖下端面上开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径与外壳外径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内壁上侧固接一个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下侧的开口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外壁上侧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与外壳顶部螺纹配合,所述环形安装框卡设在环形挡块与外壳顶壁之间,且环形安装框的内部有过滤网,所述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所述下隔板水平固接在外壳内部下侧,所述下隔板与外壳底壁之间构成一个净水腔,所述下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下水孔,所述环形固定板固接在外壳内部上侧,所述上隔板通过固定螺栓与环形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隔板中心处开有一个进水孔,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安装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所述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均为圆筒结构且同心设置,由内向外依次为PP棉滤芯、树脂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抑菌膜层,所述上隔板下端面以及下隔板上端面对应于PP棉滤芯、树脂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云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甘的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