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37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净水机滤芯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定位环套与下定位环套内,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外壳底部中心连接一根排污管,纯水出口管连接在外壳外周面下侧,环形管固接在外壳内部底壁上,环形管通过冲洗水进管与置于外壳外侧的增压泵连接,增压泵进口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接,环形管外周面上均匀竖直固接有若干立管,立管的上端处于封闭状,立管外周面朝向净水机滤芯的一侧以及朝向外壳内壁的一侧均安装有一排喷嘴,冲洗排污管连接在外壳底部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进水管、排污管、纯水出口管、冲洗水进管以及冲洗排污管上均安装一个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冲洗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应用于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核心是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净水机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的化学药剂等。净水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外表面以及安装滤芯的壳体内壁上均会粘接一层水垢和杂质,影响净水机的净水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净水机内部结构的堵塞,市场上一般都是通过定期将滤芯拿出清洗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这样频繁的拆解滤芯,一方面费时费力,同时也对滤芯造成一定的损伤,降低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情况,特提出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本申请可方便对净水机滤芯外表面以及壳体内壁进行冲洗,降低拆装滤芯的频率,具有结构新颖、冲洗方便的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包括:外壳、顶盖、净水机滤芯、下定位环套、上定位环套、进水管、排污管、纯水出口管、环形管、冲洗水进管、增压泵、立管、喷嘴、冲洗排污管、控制阀,所述顶盖下部设有容纳外壳的容纳槽,且容纳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外壁顶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螺纹装配在外壳顶端一侧,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净水机滤芯,所述外壳底壁中心固接一个下定位环套,所述顶盖下端面中心固接一个上定位环套,所述净水机滤芯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定位环套与下定位环套内,所述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所述外壳底部中心连接一根排污管,所述纯水出口管连接在外壳外周面下侧,所述环形管固接在外壳内部底壁上,且环形管与净水机滤芯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管通过冲洗水进管与置于外壳外侧的增压泵连接,所述增压泵进口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接,所述环形管外周面上均匀竖直固接有若干立管,所述立管的上端处于封闭状,所述立管外周面朝向净水机滤芯的一侧以及朝向外壳内壁的一侧均安装有一排喷嘴,所述冲洗排污管连接在外壳底部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所述进水管、排污管、纯水出口管、冲洗水进管以及冲洗排污管上均安装一个控制阀。所述净水机滤芯包括设置在净水机滤芯中心处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外侧套装有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外侧包覆有反渗透膜,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伸入中心管上口一部分。所述中心管外周面上均匀开有出水孔。所述下定位环套、上定位环套的内径均与净水机滤芯外径一致,且三者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管上固接的立管数目至少为6根。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新颖;2、冲洗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装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环形管与立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2-顶盖;3-净水机滤芯;4-下定位环套;5-上定位环套;6-进水管;7-排污管;8-纯水出口管;9-环形管;10-冲洗水进管;11-增压泵;12-立管;13-喷嘴;14-冲洗排污管;15-控制阀;31-中心管;32-过滤网层;33-反渗透膜;311-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包括:外壳1、顶盖2、净水机滤芯3、下定位环套4、上定位环套5、进水管6、排污管7、纯水出口管8、环形管9、冲洗水进管10、增压泵11、立管12、喷嘴13、冲洗排污管14、控制阀15,所述顶盖2下部设有容纳外壳1的容纳槽,且容纳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1外壁顶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2螺纹装配在外壳1顶端一侧,所述外壳2内部安装有净水机滤芯3,所述外壳1底壁中心固接一个下定位环套4,所述顶盖2下端面中心固接一个上定位环套5,所述净水机滤芯3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定位环套5与下定位环套4内,所述顶盖2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6,所述外壳1底部中心连接一根排污管7,所述纯水出口管8连接在外壳1外周面下侧,所述环形管9固接在外壳1内部底壁上,且环形管9与净水机滤芯3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管9通过冲洗水进管10与置于外壳1外侧的增压泵11连接,所述增压泵11进口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接,所述环形管9外周面上均匀竖直固接有若干立管12,所述立管12的上端处于封闭状,所述立管12外周面朝向净水机滤芯3的一侧以及朝向外壳1内壁的一侧均安装有一排喷嘴13,所述冲洗排污管14连接在外壳1底部靠近外壳1内壁的一侧,所述进水管6、排污管7、纯水出口管8、冲洗水进管10以及冲洗排污管14上均安装一个控制阀15。所述净水机滤芯3包括设置在净水机滤芯3中心处的中心管31,所述中心管31外侧套装有过滤网层32,所述过滤网层32外侧包覆有反渗透膜33,所述进水管6的下端伸入中心管31上口一部分。所述中心管31外周面上均匀开有出水孔311。所述下定位环套4、上定位环套5的内径均与净水机滤芯3外径一致,且三者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管9上固接的立管12数目至少为6根。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在使用时,关闭排污管7、冲洗水进管10以及冲洗排污管14上的控制阀,水从进水管6进入,从中心管31上的出水孔311进入过滤网层32以及反渗透膜33,经过过滤后的纯水从纯水出口管8流出;当需要对净水机滤芯3外表面以及外壳1内壁进行冲洗时,关闭进水管6、排污管7以及纯水出口管8处的控制阀,启动增压泵11,增压泵11将冲洗水泵入环形管9内,然后经环形管9流动至各根立管12内,最后从喷嘴13处喷出,从而对净水机滤芯3以及外壳1内壁进行冲洗,冲落的杂质从冲洗排污管14排出,即可完成冲洗操作。本申请可降低拆解净水机滤芯3的频率,可使净水机长时间运行,省时省力且冲洗方便。本申请中设置排污管7,可作为冲洗中心管31时的污水管道,冲洗中心管31只需从进水管6处进水冲洗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包括:外壳、顶盖、净水机滤芯、下定位环套、上定位环套、进水管、排污管、纯水出口管、环形管、冲洗水进管、增压泵、立管、喷嘴、冲洗排污管、控制阀,所述顶盖下部设有容纳外壳的容纳槽,且容纳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外壁顶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螺纹装配在外壳顶端一侧,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壁中心固接一个下定位环套,所述顶盖下端面中心固接一个上定位环套,所述净水机滤芯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定位环套与下定位环套内,所述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所述外壳底部中心连接一根排污管,所述纯水出口管连接在外壳外周面下侧,所述环形管固接在外壳内部底壁上,且环形管与净水机滤芯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管通过冲洗水进管与置于外壳外侧的增压泵连接,所述增压泵进口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接,所述环形管外周面上均匀竖直固接有若干立管,所述立管的上端处于封闭状,所述立管外周面朝向净水机滤芯的一侧以及朝向外壳内壁的一侧均安装有一排喷嘴,所述冲洗排污管连接在外壳底部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所述进水管、排污管、纯水出口管、冲洗水进管以及冲洗排污管上均安装一个控制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机的反冲洗结构,包括:外壳、顶盖、净水机滤芯、下定位环套、上定位环套、进水管、排污管、纯水出口管、环形管、冲洗水进管、增压泵、立管、喷嘴、冲洗排污管、控制阀,所述顶盖下部设有容纳外壳的容纳槽,且容纳槽内壁上开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外壁顶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顶盖螺纹装配在外壳顶端一侧,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壁中心固接一个下定位环套,所述顶盖下端面中心固接一个上定位环套,所述净水机滤芯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上定位环套与下定位环套内,所述顶盖中心处连接一根进水管,所述外壳底部中心连接一根排污管,所述纯水出口管连接在外壳外周面下侧,所述环形管固接在外壳内部底壁上,且环形管与净水机滤芯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管通过冲洗水进管与置于外壳外侧的增压泵连接,所述增压泵进口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接,所述环形管外周面上均匀竖直固接有若干立管,所述立管的上端处于封闭状,所述立管外周面朝向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云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甘的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