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275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包括总成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总成箱右侧的进油机构及备油机构,所述总成箱上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总成箱后侧设有动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了冷却液的温度的同时,同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传统的润滑油水冷部分中添加加热结构,使得润滑油装置中可以得到两次加热,快速升温,以达到减少润滑油而造成机械磨损的目的,其次温控系统的存在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可以控制在合适的阈值内,防止冻结造成损坏,且在散热器的电扇控制上同步了温度控制器,减少了温度低时的空转,减少能源浪费,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处理过程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升降温效率,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机械磨损带来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主要涉及汽车温控

技术介绍
在寒冷地区的冬天,汽车水箱常常因为冷却液冻结而造成损坏或者难以启动,传统中的解决办法是在冷却液中添加防冻剂的方式解决此问题,但气温过低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润滑油的温度过低,一般是传统汽车驱动结构中是无加热装置的,润滑油温度过低虽不至于像冷却液一样冻结造成损坏,当温度过低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润滑油粘性过大,需要汽车启动后较长时间的运行,才能将油液带入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温度,在此之前驱动系统中的机械结构磨损将会大大增加,大大减少了传动零件的使用寿命,且摩擦阻力大的情况下的使用汽车会极大的增加功耗,更加的费燃料,使用效率低,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克服了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包括总成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总成箱右侧的进油机构及备油机构,所述总成箱上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总成箱后侧设有动力机构,所述总成箱左侧设有温控机构,所述总成箱中设有工作腔;所述进油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右壁连接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上包裹着加热套,所述输油管右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单向阀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单向阀腔中滑动设有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油孔,所述单向阀芯左侧通过单向弹簧与所述单向阀腔左壁相连,所述单向阀中设有上下贯穿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底壁由所述单向阀芯隔绝与所述单向阀腔的连接,所述单向阀芯上侧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滑动腔两壁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触发块,左侧所述触发块上侧通过触发线连接所述加热套,右侧所述触发块上侧设有连接线,所述工作腔底壁上设有隔绝板,所述隔绝板将所述工作腔下侧左右隔绝只留上侧连通,所述隔绝板右侧位于所述工作腔内上下对称设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上均匀设有六个推板;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总成箱后侧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前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机前侧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轴前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动力轮动力连接;所述温控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左壁相连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右侧位于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无动力的搅拌轮,所述总成箱左侧固定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中设有换热腔,所述排油管横穿所述换热腔而过,所述换热腔底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换热腔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环,所述换热腔上壁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固定于所述总成箱左侧的水泵,所述换热箱上侧固定设有控温箱,所述控温箱中设有控温腔,所述控温腔右壁上固定设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中滑动设有滑芯,所述滑芯左侧固定设有延伸至所述控温腔内的滑芯杆,所述反应腔右壁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换热腔内的流管,所述流管底端连接有测温头,所述滑芯杆一端设有固定于所述温控腔上壁的异形架,所述异形架一端上侧设有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的控水开关,所述异形架下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换热腔内与所述加热环连接的控温开关,所述异形架右侧通过控温弹簧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控温箱右侧的控制盘。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位于所述水泵上侧设有流速箱,所述流速箱内设有流速腔,所述流速腔中设有叶轮,所述叶轮右侧设有延伸至所述总成箱后侧的连接轴,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滑动弹簧卷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流速箱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右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端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被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上端设有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前侧啮合有副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前侧连接有副传动轴,所述副传动轴前端连接有被动轮,所述被动轮上侧啮合有风扇轮,所述风扇轮上侧通过风扇轴连接风扇,所述总成箱上侧固定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支柱,所述支柱上端设有风扇框架,所述风扇框架内设有所述风扇,所述排水管上端连接有均匀设置的九个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之间通过均匀设置的散热水管连接交换水分,所述散热板位于所述风扇的上侧,最右侧所述散热板右侧连接有所述进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备油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右壁相连的过油管,所述过油管右端设有浮动阀,所述浮动阀中设有浮动阀腔,所述浮动阀腔左侧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柱连接有限位弯,所述浮动阀腔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浮动阀芯,所述浮动阀腔右侧通过备油管连接有备油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控制了冷却液的温度的同时,同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传统的润滑油水冷部分中添加加热结构,使得润滑油装置中可以得到两次加热,快速升温,以达到减少润滑油而造成机械磨损的目的,其次温控系统的存在使得冷却液的温度可以控制在合适的阈值内,防止冻结造成损坏,且在散热器的电扇控制上同步了温度控制器,减少了温度低时的空转,减少能源浪费,同时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处理过程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升降温效率,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机械磨损带来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包括总成箱10以及设置于所述总成箱10右侧的进油机构100及备油机构101,所述总成箱10上侧设有散热机构102,所述总成箱10后侧设有动力机构103,所述总成箱10左侧设有温控机构104,所述总成箱中设有工作腔11;所述进油机构100包括与所述工作腔11右壁连接的输油管29,所述输油管29上包裹着加热套31,所述输油管29右端连接有单向阀23,所述单向阀右侧设有进油管24,所述单向阀23内设有单向阀腔26,所述单向阀腔26中滑动设有单向阀芯25,所述单向阀芯25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油孔27,所述单向阀芯25左侧通过单向弹簧28与所述单向阀腔26左壁相连,所述单向阀23中设有上下贯穿的滑动腔79,所述滑动腔79底壁由所述单向阀芯25隔绝与所述单向阀腔26的连接,所述单向阀芯25上侧固定连接有触发杆80,所述触发杆80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滑动腔79两壁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触发块81,左侧所述触发块81上侧通过触发线30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成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总成箱右侧的进油机构及备油机构,所述总成箱上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总成箱后侧设有动力机构,所述总成箱左侧设有温控机构,所述总成箱中设有工作腔;所述进油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右壁连接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上包裹着加热套,所述输油管右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单向阀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单向阀腔中滑动设有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油孔,所述单向阀芯左侧通过单向弹簧与所述单向阀腔左壁相连,所述单向阀中设有上下贯穿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底壁由所述单向阀芯隔绝与所述单向阀腔的连接,所述单向阀芯上侧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滑动腔两壁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触发块,左侧所述触发块上侧通过触发线连接所述加热套,右侧所述触发块上侧设有连接线,所述工作腔底壁上设有隔绝板,所述隔绝板将所述工作腔下侧左右隔绝只留上侧连通,所述隔绝板右侧位于所述工作腔内上下对称设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上均匀设有六个推板;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总成箱后侧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前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机前侧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轴前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动力轮动力连接;所述温控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左壁相连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右侧位于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无动力的搅拌轮,所述总成箱左侧固定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中设有换热腔,所述排油管横穿所述换热腔而过,所述换热腔底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换热腔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环,所述换热腔上壁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固定于所述总成箱左侧的水泵,所述换热箱上侧固定设有控温箱,所述控温箱中设有控温腔,所述控温腔右壁上固定设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中滑动设有滑芯,所述滑芯左侧固定设有延伸至所述控温腔内的滑芯杆,所述反应腔右壁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换热腔内的流管,所述流管底端连接有测温头,所述滑芯杆一端设有固定于所述温控腔上壁的异形架,所述异形架一端上侧设有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的控水开关,所述异形架下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换热腔内与所述加热环连接的控温开关,所述异形架右侧通过控温弹簧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控温箱右侧的控制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系统中的自动水油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成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总成箱右侧的进油机构及备油机构,所述总成箱上侧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总成箱后侧设有动力机构,所述总成箱左侧设有温控机构,所述总成箱中设有工作腔;所述进油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右壁连接的输油管,所述输油管上包裹着加热套,所述输油管右端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右侧设有进油管,所述单向阀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单向阀腔中滑动设有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油孔,所述单向阀芯左侧通过单向弹簧与所述单向阀腔左壁相连,所述单向阀中设有上下贯穿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底壁由所述单向阀芯隔绝与所述单向阀腔的连接,所述单向阀芯上侧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两侧设有固定于所述滑动腔两壁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触发块,左侧所述触发块上侧通过触发线连接所述加热套,右侧所述触发块上侧设有连接线,所述工作腔底壁上设有隔绝板,所述隔绝板将所述工作腔下侧左右隔绝只留上侧连通,所述隔绝板右侧位于所述工作腔内上下对称设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上均匀设有六个推板;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总成箱后侧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前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电机前侧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轴前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动力轮动力连接;所述温控机构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左壁相连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右侧位于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无动力的搅拌轮,所述总成箱左侧固定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中设有换热腔,所述排油管横穿所述换热腔而过,所述换热腔底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换热腔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环,所述换热腔上壁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固定于所述总成箱左侧的水泵,所述换热箱上侧固定设有控温箱,所述控温箱中设有控温腔,所述控温腔右壁上固定设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佳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吉奇图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