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成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74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包括加热炉与预加热器,所述加热炉的上端设置有炉盖,且加热炉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蜂房夹壁炉膛,所述加热炉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省煤器,且加热炉位于省煤器下方位置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输介质预热器,所述预加热器设置在加热炉的一侧,且预加热器与加热炉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预加热器和加热炉之间均设置有烟气导出管,且烟气导出管由两根管道组成,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蜂房夹壁炉膛和疏水阀,能够防止因炉内外的温度差而造成炉体的热胀冷缩,并能方便控制水流的流通情况以及水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解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
技术介绍
大开厂2号机组灵活性改造通过对原有高低旁系统、热网蒸汽系统及热控逻辑优化成功在2017-2018采暖期实现机组热电解耦,我厂灵活性改造专业组认真组织编制了《2号机组灵活性高、低压旁路联合供热调试方案》、《2号机组灵活性调试技术交底》等技术方案,对于深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低旁后出口管路超压、机组稳燃快速降负荷等问题做足事故预想和安全措施,为实现深度热电解耦加大了安全筹码。2017年11月7日进行高低旁联合供热通流试验及低旁至凝汽器隔离阀严密性试验;12月14日进行热电解耦至100MW试验;12月16日进行热电解耦至80MW试验;12月17日进行热电解耦至70MW试验;12月22日进行冷再至轴封供汽管路投运试验;12月23日进行热电解耦至70MW优化试验。至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大开厂开启了灵活性热电解耦的调试工作之路,2017年12月17日也成为大开厂正式达到70MW热电解耦的里程碑,也标志着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基于高低旁联合供热模式的热电解耦宣告成功。大开厂成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成功实现机组20%THA工况下的热电解耦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时2号机组成为国内首台高低旁联合供热改造并成功投运的超临界燃煤机组,对同类型电厂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大开厂通过实施2号机组灵活性改造,一方面可以提高机组在供暖期的深度调峰能力,为提高新能源机组的利用率,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在采暖期实现机组热电解耦,显著提高了机组的供热能力,有力保障了大连开发区冬季供暖的安全、可靠性,社会效益显著。大开厂成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成功实现机组20%THA工况下的热电解耦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时2号机组成为国内首台高低旁联合供热改造并成功投运的超临界燃煤机组,对同类型电厂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能够解决日益严重的弃风问题,传统燃煤供热机组均为热电联产形式,供热负荷受机组电负荷影响,如果电负荷低至一定程度将无法满足供暖所需的热负荷,热电联产机组均通过汽轮机中排抽汽将蒸汽送入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将负荷热网参数要求的循环水送至城市管网,但机组中排抽汽压力受机组电负荷影响,如电负荷低至某一程度以下,中排抽汽压力不足,无法送至热网加热器,将不能保证热网循环水温度;现有的发电厂用热电解耦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作为热量来源的加热炉,其内部的温度远高于外部的温度,会使内外产生温度差,因热涨冷缩而使炉体变形,降低了加热炉的使用寿命,水作为热量流通的载体,在整个装置内流通,而操作人员因不能控制水流速度,导致无法调控热电转换率,给发电厂用热电解耦装置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包括加热炉与预加热器,所述加热炉的上端设置有炉盖,且加热炉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蜂房夹壁炉膛,所述加热炉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省煤器,且加热炉位于省煤器下方位置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输介质预热器,所述预加热器设置在加热炉的一侧,且预加热器与加热炉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预加热器和加热炉之间均设置有烟气导出管,且烟气导出管由两根管道组成,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处,另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处,所述预加热器与加热炉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烟气回收管,所述预加热器远离加热炉的一侧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与热网加热器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水管和回水管,且回水管位于供水管的下方,所述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均设置有两组疏水阀,一个所述疏水阀位于供水管和回水管靠近热网加热器的位置处,另一个所述疏水阀位于供水管和回水管靠近预加热器的位置处,所述疏水阀位于供水管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阀座,且阀座上设置有导水孔。优选的,所述加热炉靠近下端位置处的前端设置有炉渣口,且加热炉靠近炉渣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优选的,所述烟气导出管靠近预加热器的位置处设置有出烟口,出烟口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罩。优选的,所述疏水阀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回水管和供水管与手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参考标线。优选的,所述风机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机座,减震机座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预加热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两组支架,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三组脚架。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通过设置的蜂房夹壁炉膛,它内部的蜂房式结构,使炉膛内外形成一定的间隙,能够防止因温度的差异而造成的热涨冷缩效应,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疏水阀,能够从导水管的两端控制水的流通情况,进而控制热电转换率,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大开厂在充分调研热水储热罐、电锅炉等几种热电解耦方案后,最终决定采用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投资极低的高低旁联合供热方案。大开厂2号汽轮机采用高压旁路和低压旁路二级串联旁路系统装置,设计容量为40%BMCR。高压旁路装置布置在汽机房6.9米层上,由高压旁路阀(高旁阀含减温器)、喷水调节阀、喷水隔离阀等组成,减温水取自高压给水:低压旁路装置布置在汽机房12.6米层上,由低压旁路阀(低旁阀含减温器)、喷水调节阀、喷水隔离阀、凝汽器入口减温减压器等组成,减温水取自凝结水。高压旁路的作用是将锅炉出口的主蒸汽经高压旁路减温减压后引至再热冷段;低压旁路的作用是将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经低压旁路管道减温减压后引至凝汽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炉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供水管的剖视图。图中:1、加热炉;2、烟气导出管;3、预加热器;4、疏水阀;5、供水管;6、烟气回收管;7、风机;8、回水管;9、热网加热器;10、蜂房夹壁炉膛;11、省煤器;12、传输介质预热器;13、导水孔;14、阀座;15、炉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包括加热炉1与预加热器3,加热炉1的上端设置有炉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热电解耦装置,所述的热电解耦装置包括加热炉(1)与预加热器(3),所述加热炉(1)的上端设置有炉盖(15),且加热炉(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蜂房夹壁炉膛(10),所述加热炉(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省煤器(11),且加热炉(1)位于省煤器(11)下方位置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输介质预热器(12),所述预加热器(3)设置在加热炉(1)的一侧,且预加热器(3)与加热炉(1)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机(7),所述风机(7)与预加热器(3)和加热炉(1)之间均设置有烟气导出管(2),且烟气导出管(2)由两根管道组成,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7)的进风口处,另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7)的出风口处,所述预加热器(3)与加热炉(1)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烟气回收管(6),所述预加热器(3)远离加热炉(1)的一侧设置有热网加热器(9),所述预加热器(3)与热网加热器(9)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水管(5)和回水管(8),且回水管(8)位于供水管(5)的下方,所述回水管(8)和供水管(5)上均设置有两组疏水阀(4),一个所述疏水阀(4)位于供水管(5)和回水管(8)靠近热网加热器(9)的位置处,另一个所述疏水阀(4)位于供水管(5)和回水管(8)靠近预加热器(3)的位置处,所述疏水阀(4)位于供水管(5)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阀座(14),且阀座(14)上设置有导水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电解耦模式的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简洁高效化灵活性改造研究及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热电解耦装置,所述的热电解耦装置包括加热炉(1)与预加热器(3),所述加热炉(1)的上端设置有炉盖(15),且加热炉(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蜂房夹壁炉膛(10),所述加热炉(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省煤器(11),且加热炉(1)位于省煤器(11)下方位置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传输介质预热器(12),所述预加热器(3)设置在加热炉(1)的一侧,且预加热器(3)与加热炉(1)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风机(7),所述风机(7)与预加热器(3)和加热炉(1)之间均设置有烟气导出管(2),且烟气导出管(2)由两根管道组成,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7)的进风口处,另一根管道安装在风机(7)的出风口处,所述预加热器(3)与加热炉(1)之间的位置处连接有烟气回收管(6),所述预加热器(3)远离加热炉(1)的一侧设置有热网加热器(9),所述预加热器(3)与热网加热器(9)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水管(5)和回水管(8),且回水管(8)位于供水管(5)的下方,所述回水管(8)和供水管(5)上均设置有两组疏水阀(4),一个所述疏水阀(4)位于供水管(5)和回水管(8)靠近热网加热器(9)的位置处,另一个所述疏水阀(4)位于供水管(5)和回水管(8)靠近预加热器(3)的位置处,所述疏水阀(4)位于供水管(5)内部的下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