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60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涉及钢连梁技术领域,包括侧板结构、侧板连接结构和双侧连接结构,所述侧板结构设有四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和双侧板连接结构均设有两组,四组所述侧板结构两两对称设置在两组双侧板连接结构之间,每组所述侧板结构均包括固定侧板和移动侧板,每个所述移动侧板均与一个固定侧板榫接,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均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侧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进行调节,如果待施工的位置的大小无法正好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相对应时,会导致施工不方便以及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时无法使用,无法更好的与多个相同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进行配合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连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
技术介绍
采用钢连梁代替混凝土连梁是一种新型的结构,相关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论均表明:钢连梁的抗震性能较好,破坏模式主要为钢梁腹板的剪切破坏,其抗震性与受力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有技术中的钢连梁都是用若干个钢筋组成的连梁形状进行施工,由于钢连梁组装完成后非常大并且非常中,就需要在施工地进行现场组装,而这样的再施工前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将若干钢筋进行连接形成连梁,并且钢连梁在初步形成时需要与地面或者所放置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产生不稳固的情况,所以导致施工非常繁琐。专利号为CN106968338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型全螺栓钢连梁,包括一对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一对多腔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上分别相向对称设有两块水平固定的侧板,侧板通过若干抗剪螺栓连接一全螺栓型钢组合梁。该全螺栓双侧板型钢连梁具备抗震性能,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其装配化程度高、耗能能力强、延性好。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解决了之前需要很多钢筋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问题,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再实际施工时会存在一些无法适应多种施工需要的问题,例如:一,不能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进行调节,如果待施工的位置的大小无法正好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相对应时,会导致施工不方便;二,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时无法使用,无法更好的与多个相同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进行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不能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进行调节以及导致施工不方便以及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时无法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包括侧板结构、侧板连接结构和双侧板连接结构,所述侧板结构设有四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和双侧板连接结构均设有两组,四组所述侧板结构两两对称设置在两组双侧板连接结构之间,且每两组对称的所述侧板结构均与一组双侧板连接结构连接,每组所述侧板结构均包括固定侧板和移动侧板,每个所述固定侧板内部均呈中空结构,每个所述移动侧板的一端均设置在一个固定侧板内,每个所述移动侧板均与一个固定侧板榫接,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均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并且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均与两个相邻的固定侧板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侧板内均设有矩形孔、固定板、榫接架和榫接槽,所述矩形孔设置在固定侧板一侧的顶端上,并且所述矩形孔位于移动侧板一端的上方,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矩形孔内,所述榫接槽位于固定侧板内的底端上,所述榫接架位于固定侧板内的顶端上。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移动侧板的顶端和底端上均开设有榫接块,所述移动侧板底端的榫接块与固定侧板内部底端上设有的榫接槽进行榫接,所述移动侧板顶端上设有的榫接块与固定侧板内部顶端上设有的榫接架进行榫接,并且所述移动侧板顶端上设有的榫接块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会受到固定板的限制。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所述侧板连接结构均包括侧板连接架、侧板连接板、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侧板连接架、侧板连接板、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侧板连接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其中一个固定侧板的侧壁上,若干个所述侧板连接板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另一个固定侧板的侧壁上,并且每个所述侧板连接架均与一个侧板连接板水平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螺栓均贯穿一个侧板连接架和侧板连接板与一个第一螺母螺接。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双侧板连接结构均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固定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移动侧板和固定连接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固定连接架内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U形连接件、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三螺母,所述U形连接件位于移动侧板和固定连接架之间,所述U形连接件的两侧上分别开设有第一一字型孔和第二一字型孔,所述第一一字型孔呈竖向设置在U形连接件上,所述第二一字型孔呈横向设置在U形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螺栓位于第一一字型孔内,并且所述第二螺栓与移动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螺栓位于第二一字型孔内,所述第三螺栓与第三螺母螺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连接架上开设有第三一字型孔和第四一字型孔,所述第三一字型孔和第四一字型孔均呈横向固定连接架上,所述第三一字型孔与第三螺栓对应,所述第四一字型孔与第二连接组件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L形连接板、第四螺栓和第四螺母,所述L形连接板位于固定连接架内,所述L形连接板上设有第五一字型孔,所述第五一字型孔的位置与第四一字型孔的位置水平对应,所述第四螺栓位于第五一字型孔内,并且所述第四螺栓贯穿第四一字型孔和第五一字型孔与第四螺母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在施工前首先将每个移动侧板与每个固定侧板全部榫接完成,然后将每组相邻的侧板结构通过一组侧板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两组相邻的侧板结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两组双侧板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再将两组连接完成的双侧板连接结构移动至四组对称的侧板结构之间,通过侧板结构内的移动侧板与双侧板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四组侧板结构与两组双侧板连接结构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双侧板连接结构进行调节,使四组对称的侧板结构水平对应,并且双侧板连接结构呈水平状态与侧板结构连接,在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完成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的组装,最后进行施工;由于四组侧板结构与双侧板脸结构的装配使四组侧板结构可以很平稳的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水平的物体上,并且通过侧板结构内固定侧板与移动侧板的调节可以使四组侧板结构可以根据所需要放置位置的时间空间进行调节整体的长度,并且四组侧板结构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防止所需要支撑的物体过重导致无法支撑的情况;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根据实际施工面积进行调节,如果待施工的位置的大小无法正好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相对应时,会导致施工不方便以及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时无法使用,无法更好的与多个相同的装配式全螺栓钢连梁进行配合的情况。其二,本专利技术中移动侧板与固定侧板通过榫接块与榫接架和榫接槽的榫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固定板可以使榫接块在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进行限制,从而可以使移动侧板的一端始终只能在固定侧板内进行移动,这样可以防止移动侧板在调节位置时移动至固定侧板外的情况,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双侧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侧板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侧板结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侧板结构1、固定侧板11、矩形孔111、固定板112、榫接架114、榫接槽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结构(1)、侧板连接结构(2)和双侧板连接结构(3),所述侧板结构(1)设有四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和双侧板连接结构(3)均设有两组,四组所述侧板结构(1)两两对称设置在两组双侧板连接结构(3)之间,且每两组对称的所述侧板结构(1)均与一组双侧板连接结构(3)连接,每组所述侧板结构(1)均包括固定侧板(11)和移动侧板(12),每个所述固定侧板(11)内部均呈中空结构,每个所述移动侧板(12)的一端均设置在一个固定侧板(11)内,每个所述移动侧板(12)均与一个固定侧板(11)榫接,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均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侧板(11)之间,并且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均与两个相邻的固定侧板(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结构(1)、侧板连接结构(2)和双侧板连接结构(3),所述侧板结构(1)设有四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和双侧板连接结构(3)均设有两组,四组所述侧板结构(1)两两对称设置在两组双侧板连接结构(3)之间,且每两组对称的所述侧板结构(1)均与一组双侧板连接结构(3)连接,每组所述侧板结构(1)均包括固定侧板(11)和移动侧板(12),每个所述固定侧板(11)内部均呈中空结构,每个所述移动侧板(12)的一端均设置在一个固定侧板(11)内,每个所述移动侧板(12)均与一个固定侧板(11)榫接,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均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侧板(11)之间,并且每组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均与两个相邻的固定侧板(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侧板(11)内均设有矩形孔(111)、固定板(112)、榫接架(114)和榫接槽(113),所述矩形孔(111)设置在固定侧板(11)一侧的顶端上,并且所述矩形孔(111)位于移动侧板(12)一端的上方,所述固定板(112)设置在矩形孔(111)内,所述榫接槽(113)位于固定侧板(11)内的底端上,所述榫接架(114)位于固定侧板(11)内的顶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移动侧板(12)的顶端和底端上均开设有榫接块(121),所述移动侧板(12)底端的榫接块(121)与固定侧板(11)内部底端上设有的榫接槽(113)进行榫接,所述移动侧板(12)顶端上设有的榫接块(121)与固定侧板(11)内部顶端上设有的榫接架(114)进行榫接,并且所述移动侧板(12)顶端上设有的榫接块(121)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会受到固定板(112)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所述侧板连接结构(2)均包括侧板连接架(21)、侧板连接板(22)、第一螺栓(23)和第一螺母(24),所述侧板连接架(21)、侧板连接板(22)、第一螺栓(23)和第一螺母(24)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侧板连接架(21)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其中一个固定侧板(11)的侧壁上,若干个所述侧板连接板(22)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另一个固定侧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余国翔张永清李喆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