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49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下塔柱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预留钢筋接头和预应力束接口;塔梁固结段塔柱预应力束张拉压浆;液压爬模爬升,施工上塔柱;搭设塔梁固结段支架;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塔梁固结体系的斜拉桥在下塔柱施工完成后,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时预留塔梁固结节段(剩余部分)钢筋、预应力束接口,液压爬模继续爬升施工上塔柱,避免的爬模拆除和再次安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斜拉桥作为大跨度桥梁一种常用桥型,其主塔结构由于其特有的线形美,其减轻结构重量、节省材料的特点,在国内外众多桥梁建设中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塔梁固结体系式作为斜拉桥的一种特有型式,梁、塔、墩三向互为固结,这是一种完全的主梁具有弹性支承的连续刚构结构,这种体系的优点是结构刚度大,主梁和塔柱的挠度及变形均较小。目前,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结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液压自爬模进行塔柱节段施工,其主塔按由下至上顺序施工,即下塔柱-塔梁固结段-上塔柱的施工工艺进行,主塔节段遇混凝土主梁或横梁与塔柱固结段位置,需拆除液压爬模,待固结段主梁或横梁施工完成后再次安装爬模进行上塔柱施工。液压爬模的拆除和再次安装倒用,势必造成施工工期的大大延长,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当遇到横梁或主梁变截面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加大了施工难度,施工周期一般较长,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下塔柱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预留钢筋接头和预应力束接口;塔梁固结段塔柱预应力束张拉压浆;液压爬模爬升,施工上塔柱;搭设塔梁固结段支架;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施工。作为本专利技术塔梁异步施工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塔梁固结段塔柱预留的所述钢筋接头采用同一截面I级直螺纹连接接头,连接断面凿毛并设置剪力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塔梁异步施工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时,在塔柱断面高度范围每隔一段距离的每层分别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所述剪力槽在塔柱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木盒进行预埋,浇筑完成后进行凿毛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塔梁异步施工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时,增加1.2倍钢筋数量。作为本专利技术塔梁异步施工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预留预应力接口的步骤包括:在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范围,预留纵向和横向的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采用内衬塑料管成孔,所述预应力孔道两端采用直径比被接波纹管大一号的连接管旋套预留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塔梁异步施工方法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塔梁固结段塔柱利用所述液压爬模进行施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塔梁固结体系的斜拉桥在下塔柱施工完成后,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时预留塔梁固结节段(剩余部分)钢筋、预应力束接口,液压爬模继续爬升施工上塔柱,避免主塔节段遇混凝土主梁或横梁与塔柱固结段位置,爬模拆除和再次安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其中,塔梁固结段塔柱预留的所有钢筋接头均采用同一截面I级直螺纹连接接头,并增加1.2倍钢筋数量作为强度储备,预应力孔道采用硬质塑料管做内衬管,过程做好孔道的保护。在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时,在塔柱断面高度范围每隔一段距离的每层分别设置多个剪力槽,剪力槽在塔柱砼浇筑前采用木盒进行预埋,浇筑完成后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后续塔梁固结段的刚度和粘结性。塔梁固结段与主塔实现异步施工,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中的下塔柱施工工况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中的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工况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中的下塔柱剩余节段施工工况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中的主梁块施工工况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中的上塔柱剩余节段施工工况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中的塔顶合拢节段施工工况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塔梁异步施工方法的主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施工顺序主要如下(图中左侧标号为塔柱节段号):①下塔柱施工,如图1所示,下塔柱11为塔梁固结段底标高以下范围的塔柱节段,采用液压爬模10进行施工;②塔梁固结段塔柱12施工,预留钢筋接头和预应力束接口,如图2所示,塔梁固结段的主梁块先不施工,确保液压爬模10可以继续向上爬升,避免液压爬模10拆除后重新安装;③塔梁固结段塔柱预应力束张拉压浆,保证塔柱的受力;④液压爬模10爬升(施工上塔柱剩余节段),如图3,液压爬模10可以自施工完成的塔梁固结段塔柱12上继续向上爬升,并进行塔梁固结段顶标高以上的上塔柱施工;⑤搭设塔梁固结段支架13,如图4,支架可采用满堂脚手架,用于施工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如主梁块;⑥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14(包括除已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11以外的其他部分,如主梁块)及上塔柱15施工(包括塔顶合拢节段16施工),如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塔梁固结体系的斜拉桥在下塔柱施工完成后,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时预留塔梁固结节段(剩余部分)钢筋、预应力束接口,液压爬模继续爬升施工上塔柱,避免爬模拆除和再次安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其中,塔梁固结段塔柱预留的所有钢筋接头均采用同一截面I级直螺纹连接接头,并增加1.2倍钢筋数量作为强度储备,预应力孔道采用硬质塑料管做内衬管,过程做好孔道的保护。在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时,在塔柱四个断面高度范围每隔1m每层分别设置4个30cm(长)×30cm(宽)×15cm(深)剪力槽,剪力槽在塔柱砼浇筑前采用木盒进行预埋,浇筑完成后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后续塔梁固结段的刚度和粘结性。塔梁固结段与主塔实现异步施工,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清晰透彻,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流程:下塔柱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钢筋绑扎→钢筋、预应力接口预留→塔梁固结段塔柱模板安装→塔梁固结段塔柱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塔梁固结段塔柱预应力束张拉压浆→液压爬模爬升(施工上塔柱剩余节)→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搭设固结段支架、接口凿毛、接长钢筋、预应力筋预埋、模板安装→塔梁固结段及上塔柱施工直至完成。1、普通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下塔柱施工;/n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预留钢筋接头和预应力束接口;/n塔梁固结段塔柱预应力束张拉压浆;/n液压爬模爬升,施工上塔柱;/n搭设塔梁固结段支架;/n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下塔柱施工;
塔梁固结段塔柱施工,预留钢筋接头和预应力束接口;
塔梁固结段塔柱预应力束张拉压浆;
液压爬模爬升,施工上塔柱;
搭设塔梁固结段支架;
塔梁固结段剩余部分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梁固结段塔柱预留的所述钢筋接头采用同一截面I级直螺纹连接接头,连接断面凿毛并设置剪力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的塔梁异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塔梁固结段塔柱时,在塔柱断面高度范围每隔一段距离的每层分别设置多个所述剪力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宾毕晓林彭云明张东东王兵邹沛杨煊邓小松王瑞福黄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