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9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涉及道路施工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车体、张拉组件、升降组件和行走定位组件,张拉组件包括千斤顶。升降组件包括滑道、滑杆和卷扬机,滑杆与滑道滑动连接,且滑杆能够沿滑道延伸方向滑动,滑道设置在车体上,卷扬机设置在车体上,卷扬机被设置用于控制滑杆的滑动。行走定位组件包括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折叠轨道与滑杆靠近车体的一端相互连接,折叠轨道能够沿滑杆的轴线旋转,转动机构与折叠轨道滑动连接,且转动机构沿自身的中心转动,千斤顶与转动机构相互连接。该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施工时需要人工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
技术介绍
连续梁桥,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而连续梁桥中用的T型梁,承重结构由配筋混凝土的上翼缘和梁肋结合而成的梁式桥称为T形梁桥,因主梁的截面形状如英文字母T而得名。T形梁截面受压区利用耐压的混凝土做成翼缘板并兼作桥面;受拉区用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承受拉力。两侧挑出部分称为翼缘,其中间部分称为梁肋或腹板)。由于其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外,却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在桥梁建筑中,需要进行负弯矩张拉,其中负弯矩指负弯矩筋,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程上常简称为“负筋”,一般常用于两个部位:梁支座筋和板负弯筋。张拉指预应力张拉,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以往,T梁架设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在吊框上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人员需要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这增加了吊框的负荷,同时安全风险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施工时需要人工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包括车体、张拉组件、升降组件和行走定位组件,上述张拉组件包括千斤顶;上述升降组件包括滑道、滑杆和卷扬机,上述滑杆与上述滑道滑动连接,且上述滑杆能够沿上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上述滑道设置在上述车体上,上述卷扬机设置在上述车体上,上述卷扬机被设置用于控制上述滑杆的滑动;上述行走定位组件包括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上述折叠轨道与上述滑杆靠近车体的一端相互连接,上述折叠轨道能够沿上述滑杆的轴线旋转,上述转动机构与上述折叠轨道滑动连接,且上述转动机构沿自身的中心转动,上述千斤顶与上述转动机构相互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道远离上述车体的一端和上述滑杆上均设置有滑轮,上述卷扬机上设置有钢丝和电动手柄,上述钢丝通过两个上述滑轮控制上述滑杆沿上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上述电动手柄用于遥控上述滑杆滑动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折叠轨道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上述连接轨道的一端与上述滑杆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且将其进行铰接,使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实现折叠的效果,缩短折叠轨道的体积,有利于滑杆将千斤顶更加便捷地从湿接缝向下搬运至张拉位置,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灵活,可以使施工人员节省体力,安全、方便、快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杆上设置有转动轴和连接架,上述连接轨道与上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上述连接架套设于上述转动轴上,上述转动轴能够带动上述连接轨道沿上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通过设置转动轴和连接架,将连接架套设在转动轴上,可以更好地实现连接轨道与转动轴之间的转动,使连接轨道能够沿转动轴的轴线进行360度的旋转,使施工更加方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作轨道远离上述连接轨道的末端设置有行程挡块,上述行程挡块被设置用于封闭上述工作轨道的末端。通过在工作轨道的末端设置行程挡块,可以防止转动机构在工作轨道上滑动时冲下工作轨道,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作轨道远离上述连接轨道的一端与挂绳的一端相互连接,上述挂绳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上述行程挡块上设置有与上述挂钩相互配合的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机构为转动盘,上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与上述千斤顶同轴的抱箍,上述千斤顶沿上述抱箍轴线旋转。通过在转盘上设置抱箍,可以防止千斤顶从转盘上掉落砸伤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千斤顶能够沿千斤顶与抱箍共同的轴线进行转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调整千斤顶的角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体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上述车架为空心钢管连接而成,上述前轮和上述后轮设置在上述车架上,上述车架上设置有推拉框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张拉组件还包括油泵,上述油泵设置在上述车架上,且上述油泵位于上述车架上与上述升降组件相对的一侧。通过设置油泵,并将油泵与升降组件相对设置,可以使车架上的重量平衡,避免进行张拉时因为油泵的多次倒运而发生故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后轮设置有车轮控制器,上述车轮控制器被设置用于限制上述台车在工作过程中移动。通过设置车轮控制器,可以使单个工人就可以轻易控制该台车,同时防止在张拉作业时车轮进行滑动而造成工作人员受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传统的方式中,T梁架设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在吊框上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人员需要托举千斤顶进行作业,增加了吊框的负荷,同时安全风险也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包括车体、张拉组件、升降组件和行走定位组件,张拉组件中设置有千斤顶,行走定位组件中设置有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升降组件中设置有滑道、滑杆和卷扬机,千斤顶设置在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与折叠轨道通过滑动连接,转动机构能够沿自身的中心转动,再带动千斤顶进行转动。而转动机构又能够沿折叠轨道进行滑动,故而带动千斤顶在转动的同时还可以在折叠轨道上进行滑动。卷扬机能够控制滑杆在滑道上沿滑倒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折叠轨道与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实现千斤顶在折叠轨道所在平面进行转动的同时又在滑道延伸方向的升降运动。最终,千斤顶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了转动,再在转动的同时沿折叠轨道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又能在折叠轨道上滑动的同时沿折叠轨道所在平面进行转动,同时还可以在滑杆的带动下随折叠轨道实现在滑杆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实现多个方向与位置的转动和滑动操作。在工作人员工作时,首先将折叠轨道转动至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平行;然后通过控制卷扬机,控制滑杆在滑道上向车体方向进行滑动;滑杆带动着折叠轨道从湿接缝进入到负弯矩槽口附近合适的高度后,操作折叠轨道,使转动机构在折叠轨道上滑动至折叠轨道的末端,再转动转动机构,使千斤顶转动到相对于张拉槽口合适的位置与角度后,进行张拉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车体、张拉组件、升降组件和行走定位组件,移动灵活,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成本低,施工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n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千斤顶;/n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道、滑杆和卷扬机,所述滑杆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杆能够沿所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卷扬机被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滑杆的滑动;/n行走定位组件,所述行走定位组件包括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所述折叠轨道与所述滑杆靠近车体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折叠轨道能够沿所述滑杆的轴线旋转,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折叠轨道滑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机构沿自身的中心转动,所述千斤顶与所述转动机构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张拉组件,所述张拉组件包括千斤顶;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道、滑杆和卷扬机,所述滑杆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且所述滑杆能够沿所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卷扬机被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滑杆的滑动;
行走定位组件,所述行走定位组件包括折叠轨道和转动机构,所述折叠轨道与所述滑杆靠近车体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折叠轨道能够沿所述滑杆的轴线旋转,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折叠轨道滑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机构沿自身的中心转动,所述千斤顶与所述转动机构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远离所述车体的一端和所述滑杆上均设置有滑轮,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钢丝和电动手柄,所述钢丝通过两个所述滑轮控制所述滑杆沿所述滑道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电动手柄用于遥控所述滑杆滑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轨道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接轨道和工作轨道,所述连接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滑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上设置有转动轴和连接架,所述连接轨道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显所邢立博刘祺齐祖全宋晓峰杜洋于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