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废追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247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废追溯管理系统,涉及医疗管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医废收集装置和服务器,医废收集装置与服务器通信联接;医废收集装置收集袋;收集袋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袋;收集袋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透明覆盖膜;透明覆盖膜与收集袋间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标签;内袋袋口外表面与收集袋内壁固定连接;内袋与收集袋底部留有间隙;内袋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内袋袋口内壁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透明覆盖膜,利用透明覆盖膜对标签进行覆盖防护,解决了现有收集袋上标签易损坏或磨损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内袋,利用内袋对医废废液进行隔离,避免在倒出医废物时,废液溅出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废追溯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管理
,特别是涉及医废追溯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或化学性的医疗废弃物。医疗废物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或病毒,因此,需要加强管理,避免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或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现有的医废管理,往往是对医疗废物进行打包,然后通过手工记录后,运往回收公司。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每包医废进行信息记录,以便能够准确的查询每袋医疗废物的产生源头以及交接信息,实现了对医疗废物回收过程的可追溯化管理,提高了回收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但现有医废回收通过专用袋进行密封包装收集,通过输入医废的关联信息,并将相关信息整合打印成身份标签,然后将打印的身份标签张贴在收集袋上,以便于在任一环节中通过扫码身份标签即可准确获取医废信息。现有的医废信息标签直接贴在专用袋上,在回收过程中进出产生碰撞或摩擦,易导致标签损坏或表面磨损,影响后续的信息获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医废追溯管理系统,通过设置透明覆盖膜,利用透明覆盖膜对标签进行覆盖防护,解决了现有收集袋上标签易损坏或磨损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内袋,利用内袋对医废废液进行隔离,避免在倒出医废物时,废液溅出的情况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医废追溯管理系统,包括医废收集装置和服务器;所述医废收集装置与服务器通信联接;所述医废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袋;所述收集袋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透明覆盖膜;所述透明覆盖膜与收集袋间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标签;所述内袋袋口外表面与收集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袋与收集袋底部留有间隙;所述内袋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内袋袋口内壁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袋袋口通过夹链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内袋表面靠近袋口位置设置有压印条。进一步地,所述内袋底边与收集袋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覆盖膜一边沿与收集袋固定连接,且另外三个边沿通过夹链与收集袋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覆盖膜三个边沿均与收集袋固定连接,另一边沿通过夹链与收集袋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透明覆盖膜,利用透明覆盖膜与收集袋贴合对标签进行覆盖防护,避免了收集袋上标签损坏或磨损,导致后续医废信息无法获取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设置内袋,通过内袋将医废废液行隔离在内袋与收集袋之间,避免在倒出医废物时,废液溅出的情况发生。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医废追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收集袋,2-内袋,3-透明覆盖膜,201-通孔,202-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医废追溯管理系统,包括医废收集装置和服务器,医废收集装置与服务器通信联接;医废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袋1;医废收集装置还包括承重装置、打印机和主机等,医废物通过收集袋1密封包装后,通过承重装置进行承重,以及通过主机将医废物的相关信息输入,并将医废物的重量和相关信息等通过打印机打印成标签。收集袋1内壁通过胶粘或热熔固定连接有内袋2;收集袋1外侧面通过胶粘、热熔连接或夹链连接有透明覆盖膜3;透明覆盖膜3与收集袋1间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标签。优选的,透明覆盖膜3其中一个边沿与收集袋1通过胶粘或热熔固定连接,且另外三个边沿通过夹链与收集袋1连接,标签打印完成后贴于收集袋1上,再通过透明覆盖膜3将标签盖上,并将透明覆盖膜3的另外三边通过夹链与收集袋1连接连接,从而使得标签被密封在透明覆盖膜3与收集袋1之间,从而实现对标签的防护,防止因为运输搬运过程中,或因雨水等对标签造成损害或磨损,导致后续无法识别标签的情况发生。内袋2袋口外表面与收集袋1内壁通过胶粘或热熔固定连接;内袋2与收集袋1底部留有间隙;内袋2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201;内袋2袋口内壁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202。医废物收集时装入内袋2内,通过内袋2袋口内的胶条202,实现对内袋2的密封,内袋2密封后,在通过夹链对收集袋1袋口进行密封。从而确保整体的密封性。当医废物存在废液时,废液通过内袋2底部的通孔201流入内袋2和收集袋1之间,而当需要将内袋2内的医废物倒出时,废液则会留在内袋2与收集袋1间,不易从通孔201流出,因此,避免在倾倒时,废液流出而造成飞溅的情况发生。同时,可将内袋2底部边沿与收集袋1内壁固定连接,可防止在倾倒时,内袋2被医废物带出的情况发生,实现对废液进行良好的隔离。并且,内袋2表面靠近袋口位置设置有压印条,通过设置压印条,使得内袋2在袋口被胶条密封的情况下,打开时内袋2易从压印条处破损,从而便于后续内袋2的打开,对医废物进行处理;也保证了医废物收集密封后不能再打开,如若后续发现内袋2袋口破损,则说明医废物可能有丢失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袋内医废物丢失遗失或被盗的情况发生。作为另一优选方案,透明覆盖膜3的三个边沿均与收集袋1通过胶粘或热熔固定连接,而另外一个边沿通过夹链与收集袋1连接,使得标签可从透明覆盖膜3夹链的一侧插入透明覆盖膜3与收集袋1之间,再通过夹链将透明覆盖膜3与收集袋1连接密封,通过透明覆盖膜3只留一边使用夹链与收集袋1连接,可进一步提高对标签的密封效果,提高防水性能,避免标签因沾水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废追溯管理系统,包括医废收集装置和服务器;所述医废收集装置与服务器通信联接;所述医废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袋(1);其特征在于:/n所述收集袋(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袋(2);所述收集袋(1)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透明覆盖膜(3);所述透明覆盖膜(3)与收集袋(1)间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标签;/n所述内袋(2)袋口外表面与收集袋(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袋(2)与收集袋(1)底部留有间隙;所述内袋(2)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201);所述内袋(2)袋口内壁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废追溯管理系统,包括医废收集装置和服务器;所述医废收集装置与服务器通信联接;所述医废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袋(1);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袋(1)内壁固定连接有内袋(2);所述收集袋(1)外侧面固定连接有透明覆盖膜(3);所述透明覆盖膜(3)与收集袋(1)间形成空腔,用于放置标签;
所述内袋(2)袋口外表面与收集袋(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袋(2)与收集袋(1)底部留有间隙;所述内袋(2)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201);所述内袋(2)袋口内壁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废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1)袋口通过夹链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而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