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37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不锈钢材料进行表面物理除污、除油后,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步骤2.将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放入第一表面处理剂中,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步骤3.将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使用发黑剂进行发黑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步骤4.在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的表面均匀地涂覆第二表面处理剂,得到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步骤5.将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的表面涂覆漆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摒弃了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的酸洗,采用了温和且对环境友好的表面处理剂,不会损害人们身体健康,且能够有效地防止不锈钢材料氧化、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弹性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在生产及使用的过程中表面易产生氧化层、锈蚀层和沾染油污,在进行进一步深加工之前需要对不锈钢材料进行清洗及防锈工艺处理。目前不锈钢材料的清洗工艺主要是利用主要成分为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的酸性清洗剂进行清洗,利用强酸性介质除掉表面的氧化层,然后再进行碱洗中和,最后喷淋水清洗烘干。表面脏污处理好之后,还会进行额外的防腐防锈工艺,如喷涂或者浸涂防锈剂、防锈油等工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工艺步骤往往包含多项多次工艺,费时费力。同时,由于酸洗过程中使用的酸浓度不低,易导致酸性物质消耗量大、酸雾大、废液排放量大的问题。酸洗过后往往还需要进行碱洗中和,以完全除去酸液的残留,以免对处理的不锈钢材料造成二次腐蚀,最后还需要利用清水将不锈钢材料表面的碱液冲洗干净。对于具有较为复杂结构的不锈钢件来说,工艺步骤越多,越增加了清洗液在复杂结构死角累积的几率,极容易形成具有低化学势的腐蚀点,在该处易形成深孔点蚀,导致不锈钢制件的失效。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处理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且防锈防腐效果好的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工艺中不锈钢材料表面清洗步骤多、工艺繁琐、废液排放量大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处理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且防锈防腐效果好的不锈钢材料表面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不锈钢材料进行表面物理除污、除油后,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步骤2.将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放入第一表面处理剂中,超声处理后使用纯水冲洗干净,然后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步骤3.将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使用发黑剂进行发黑处理,然后使用纯水冲洗干净,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步骤4.在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的表面均匀地涂覆第二表面处理剂,在室温下表干后,再置于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步骤5.将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的表面涂覆漆膜,在室温下表干后,再置于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不锈钢制品。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物理除污、除油使用的是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超声处理的温度为40~60℃,超声处理的时间为0.5~2h。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发黑处理的温度为30~50℃,发黑处理的时间为0.1~0.3h。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60~80℃,干燥处理的时间为0.1~0.2h。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20~150℃,干燥处理的时间为0.2~0.4h。优选地,所述发黑剂的成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1~3份硫酸铜、0.5~2份聚丙烯酸钠、1~2份柠檬酸、0.5~1份高锰酸钾、1.2~3.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1.2份二甲基甲酰胺和80~100份水。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剂是由表面活性剂与去离子水形成的清洗溶剂,其中,清洗溶剂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1~10%,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磺酸基乙酸酯钠和月桂酰基二乙醇胺磺基琥珀酸酯二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剂的成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三羰基羟基锆酸三铵改性二碲化钼5~15份、葡萄糖酸盐2~6份、硅烷偶联剂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改性多聚烟酸铬6~12份、有机酸铵盐0.5~1.5份、无机酸铵盐0.6~1.8份、聚丙烯酸钠0.2~0.5份和水100份。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0.2~0.8:1。优选地,所述有机酸铵盐为硼酸铵和/或五硼酸铵;所述无机酸铵盐为壬二酸铵、邻苯二甲酸铵、十二羧酸铵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三羰基羟基锆酸三铵改性二碲化钼的制备方法为:M1.称取二碲化钼纳米粉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室温下超声分散0.5~1h,得到二碲化钼悬液;其中,超声功率为800~1000W,二碲化钼纳米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30;M2.向二碲化钼悬液中加入氢卤酸,室温下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0~90℃回流搅拌反应5~10h,之后冷却至50~60℃后,加入二羧酸,继续搅拌反应3~8h,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离心并收集固体产物,将收集的固体产物使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羧基化二碲化钼;其中,氢卤酸与二碲化钼悬液的质量比为1:40~60,二羧酸与二碲化钼悬液的质量比为1:18~36;M3.将羧基化二碲化钼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室温下搅拌0.5~1h,得到羧基化二碲化钼活性液;其中,羧基化二碲化钼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30;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2.4:1.8~3.6:100;M4.将三羰基羟基锆酸三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后升温至50~70℃,在搅拌的条件下逐渐加入羧基化二碲化钼活性液,加入完毕后搅拌分散均匀,继续升温至80~90℃,回流搅拌反应8~16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产物并使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冲洗完成之后将固体产物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三羰基羟基锆酸三铵改性二碲化钼;其中,三羰基羟基锆酸三铵、去离子水与羧基化二碲化钼活性液的质量比为1:15~20:20~30。优选地,所述氢卤酸为氢氯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高溴酸、高碘酸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二羧酸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漆膜为具有耐磨、防水、防火或装饰的功能型漆膜。优选地,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改性多聚烟酸铬的制备方法为:N1.称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铈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得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溶液;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铈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5~25;N2.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溶液升温至60~80℃,边搅拌边加入多聚烟酸铬粉末,完全加入后,装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密封后置于150~180℃的环境下处理8~12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收集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使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改性多聚烟酸铬;其中,多聚烟酸铬粉末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摒弃了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的酸洗,采用了温和且对环境友好的表面处理剂,不会损害人们身体健康,且能够有效地防止不锈钢材料氧化、腐蚀,属于一种处理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且防锈防腐效果好的不锈钢材料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表面处理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不锈钢材料进行表面物理除污、除油后,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n步骤2.将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放入第一表面处理剂中,超声处理后使用纯水冲洗干净,然后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n步骤3.将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使用发黑剂进行发黑处理,然后使用纯水冲洗干净,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n步骤4.在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的表面均匀地涂覆第二表面处理剂,在室温下表干后,再置于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n步骤5.将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的表面涂覆漆膜,在室温下表干后,再置于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不锈钢制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不锈钢材料进行表面物理除污、除油后,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
步骤2.将不锈钢材料第一次处理物放入第一表面处理剂中,超声处理后使用纯水冲洗干净,然后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
步骤3.将不锈钢材料第二次处理物使用发黑剂进行发黑处理,然后使用纯水冲洗干净,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
步骤4.在不锈钢材料第三次处理物的表面均匀地涂覆第二表面处理剂,在室温下表干后,再置于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
步骤5.将不锈钢材料第四次处理物的表面涂覆漆膜,在室温下表干后,再置于干燥箱中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的不锈钢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物理除污、除油使用的是拉丝布或柔性材料进行擦拭;
所述步骤2中,超声处理的温度为40~60℃,超声处理的时间为0.5~2h;
所述步骤3中,发黑处理的温度为30~50℃,发黑处理的时间为0.1~0.3h;
所述步骤4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60~80℃,干燥处理的时间为0.1~0.2h;
所述步骤5中,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20~150℃,干燥处理的时间为0.2~0.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黑剂的成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1~3份硫酸铜、0.5~2份聚丙烯酸钠、1~2份柠檬酸、0.5~1份高锰酸钾、1.2~3.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2~1.2份二甲基甲酰胺和80~100份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处理剂是由表面活性剂与去离子水形成的清洗溶剂,其中,清洗溶剂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1~10%,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磺酸基乙酸酯钠和月桂酰基二乙醇胺磺基琥珀酸酯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处理剂的成分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三羰基羟基锆酸三铵改性二碲化钼5~15份、葡萄糖酸盐2~6份、硅烷偶联剂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铈改性多聚烟酸铬6~12份、有机酸铵盐0.5~1.5份、无机酸铵盐0.6~1.8份、聚丙烯酸钠0.2~0.5份和水1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0.2~0.8: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铵盐为硼酸铵和/或五硼酸铵;所述无机酸铵盐为壬二酸铵、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百靓空间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