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车轮及电动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平衡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车轮及电动平衡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动平衡车的普及,电动平衡车尤其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青少年经常将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运动娱乐的工具,因此电动平衡车的安全性显得尤为突出。在夜晚使用电动平衡车时,处于行驶状态的电动平衡车不明显,不足以使周围车辆和行人尽早地发现运动中的电动平衡车,极易导致电动平衡车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为了解决该问题,常在车轮上设计出多款光带装饰物来显现出运动中的平衡车,例如在中国专利CN207842526U中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及其车轮,其车轮带发光功能。但其发光安装结构为多层的层叠设计,发光的效果形式单一、安装结构复杂,仅仅能够显示有光感的存在,不能提示或显示出具有穿透夜色的光感或光线,不便于他人从远处发现运行中的电动平衡车,使得电动平衡车在夜晚出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光车轮,该发光车轮的结构简单,便于光线的透射,能够显示可穿透夜色的光感或光线,安全性较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明的轮胎(10);/n轮毂结构(20),所述轮毂结构(20)轴向装设于所述轮胎(10)内;/n第一灯体(30),所述第一灯体(30)装设于所述轮毂结构(20)的周向外侧面,并与所述轮胎(10)的内表面相正对;/n透明盖(60),所述透明盖(60)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轮毂结构(20)的轴向端面,并与所述轮毂结构(20)的轴向端面相围设形成有空腔;/n第二灯体(50),所述第二灯体(50)设于所述空腔内;/n及供电组件(40),所述供电组件(40)设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灯体(30)及所述第二灯体(5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的轮胎(10);
轮毂结构(20),所述轮毂结构(20)轴向装设于所述轮胎(10)内;
第一灯体(30),所述第一灯体(30)装设于所述轮毂结构(20)的周向外侧面,并与所述轮胎(10)的内表面相正对;
透明盖(60),所述透明盖(60)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轮毂结构(20)的轴向端面,并与所述轮毂结构(20)的轴向端面相围设形成有空腔;
第二灯体(50),所述第二灯体(50)设于所述空腔内;
及供电组件(40),所述供电组件(40)设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一灯体(30)及所述第二灯体(50)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结构(20)包括:轮毂件(21)与轮盖基座(22),所述轮盖基座(22)装设于所述轮毂件(21)的轴向端面,且所述轮盖基座(22)开设有用于安置所述供电组件(40)的第一通孔(221),所述第一通孔(221)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轮毂件(21)的轴向方向相重合;所述轮毂件(21)的周向外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1),所述第一灯体(30)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1)内,所述第二灯体(50)设于所述轮盖基座(22)背向所述轮毂件(21)的一侧,且所述透明盖(60)可拆卸式装设于所述轮盖基座(22)背向所述轮毂件(21)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件(21)沿轴向穿设有轮轴(23),所述轮轴(23)沿轴向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21)相通的布线通道(231);
所述供电组件(40)包括:供电件(41)、触点件(42)、第一导线(43)及第二导线(44),所述供电件(41)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21)处,所述第一导线(43)穿设于所述布线通道(231)并与所述供电件(41)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44)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灯体(30),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触点件(42),所述触点件(42)与所述供电件(41)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件(21)的周向外侧面开设有第一导线槽(212),所述第二导线(44)布设于所述第一导线槽(212)内;
所述轮盖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