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18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包括行车灯机构、基座及主壳体,主壳体设有出光口,行车灯机构包括行车灯电路板、第一导光条、框壳及第二导光条,第一导光条安装于出光口上,行车灯电路板安装在基座上,行车灯电路板的一端设有两组行车灯灯珠组;第一导光条的一端对应一行车灯灯珠组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上;框壳安装于主壳体的下方,第二导光条安装于框壳上,第二导光条的一端对应另一行车灯灯珠组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上,以供两组行车灯灯珠组分别将光照射至第一导光条与第二导光条上,通过第一导光条与第二导光条导光,形成日间行车照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行车灯安装结构能有效形成日间行车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或机动车通常在其特定位置例如尾部或头部均设有信号车灯,其在日间行车或转向时打开信号车灯,以提醒机动车周围的行人或车辆,保证该机动车安全驾驶的目的。然而,现有的信号车灯大多功能较为单一,仅能作为日间行车灯或转向灯使用,若是要实现日间行车与转向提醒功能,需要安装两件功能不同的信号车灯,较为不便。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配合转向灯安装的行车灯安装结构,通过行车灯安装结构配合转向灯安装,来将转向灯和日间行车灯混合的,组装形成同时具备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功能的多功能信号车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包括行车灯机构、基座及主壳体,所述主壳体设有出光口,所述行车灯机构包括行车灯电路板、第一导光条、框壳及第二导光条,所述第一导光条安装于出光口上,所述行车灯电路板安装在基座上,行车灯电路板的一端设有两组行车灯灯珠组;所述第一导光条的一端对应一行车灯灯珠组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上;所述框壳安装于主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光条安装于框壳上,所述第二导光条的一端对应另一行车灯灯珠组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上,以供两组行车灯灯珠组分别将光照射至第一导光条与第二导光条上,通过第一导光条与第二导光条导光,形成日间行车照明。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主壳体形成有内腔,所述出光口连通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转向灯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主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将第一导光条夹持定位至出光口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远离基座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块,所述框壳的两端相对与下壳体邻近基座的一端及连接块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光条对应行车灯灯珠组安装的一端上开设有容置槽,通过容置槽容纳行车灯灯珠组;所述第二导光条的结构与第一导光条相匹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行车灯电路板上设有第一PCB插座,通过第一PCB插座插装电源线向行车灯灯珠组供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一端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行车灯电路板安装于装配槽内;所述基座的另一端上设有散热片,用以散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主壳体于出光口的下方设有镀铝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该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行车灯机构、基座及主壳体相配合,以第一导光条13与第二导光条32分别对两组行车灯灯珠组导光,形成日间行车照明的同时,显示出灯体轮廓,照明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信号车灯的示意图。图2为行车灯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图。图4为基座的示意图。图5为主壳体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分解图。图7为转向灯片安装于转向灯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图8为转向灯机构的示意图。图9为导光板的示意图。图10为第一导光条的齿槽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信号车灯,包括行车灯机构10、转向灯机构20、基座11及主壳体21,所述行车灯机构10配合基座11及主壳体21形成行车灯安装结构,参阅2及图3,所述行车灯机构10包括行车灯电路板12及第一导光条13,所述行车灯电路板12安装在基座11上,行车灯电路板12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行车灯灯珠组121及第一PCB插座122,通过第一PCB插座122插装电源线向行车灯灯珠组121供能;所述第一导光条13的一端上开设有容置槽(图未示),通过容置槽容纳行车灯灯珠组121,对应行车灯灯珠组121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12上,以供行车灯灯珠组121将光照射至第一导光条13上,通过第一导光条13导光,形成日间行车照明;参阅图8,所述转向灯机构20包括转向灯电路板22及导光板23,参阅图1、图5及图6,所述主壳体21形成有内腔211以及设有连通内腔211的出光口212,所述第一导光条13安装于出光口212上,所述转向灯电路板22与导光板23安装于内腔211内,所述转向灯电路板22设于导光板23的上方,参阅图1、图7及图8,转向灯电路板22的底面上间距地设有若干转向灯片24,所述转向灯电路板22的顶面上设有第二PCB插座221,所述主壳体21对应第二PCB插座221设有外露口201,第二PCB插座221穿过外露口201外露,便于插装电源线向若干转向灯片24供能,以供若干转向灯片24依次将光照射至导光板23上,导光板23将光导向出光口212,使第一导光条13亮起,形成跑码灯效果后,转向灯珠24全部亮起,形成转向提醒。进一步地,参阅2、图3,所述行车灯机构10包括框壳31及第二导光条32,所述框壳31安装于主壳体21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光条32安装于框壳31上,所述第二导光条32的结构与第一导光条13相匹配,所述行车灯灯珠组121共有两组,一行车灯灯珠组121与第一导光条13的一端对应安装,另一行车灯灯珠组121与第二导光条32的一端对应安装,使第二导光条32的一端对应另一行车灯灯珠组121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12上。进一步地,参阅图6,所述主壳体21于出光口212的下方设有镀铝板213,以供第一导光条13导光,将光对外照射时,镀铝板213反光,起到扩大光照范围的效果。进一步地,参阅图4,所述基座11的一端上设有装配槽101,所述行车灯电路板12安装于装配槽101内;所述基座11的另一端上设有散热片102,用以散热。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5与图6,所述主壳体2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通过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将第一导光条13夹持定位至出光口212上。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42远离基座11的一端上设有连接块421,所述框壳31的两端相对与下壳体42邻近基座11的一端及连接块421连接。进一步地,所诉外露口201设于上壳体41上,所述镀铝板213安装于下壳体42上。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23较佳地采用透明板,导光效果好。进一步地,参阅图9,所述导光板23上设有导光面231,并沿导光面231间距设有若干导光部50,每一导光部50对应一转向灯片24设置,通过导光部50将光导向导光面231,所述导光部50上设有导光台51及对应导光台开设有聚光口52,所述导光台51于顶部设有容灯槽511,以供转向灯电路板22设于导光板23的上方时,每一转向灯片24设置于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包括行车灯机构(10)、基座(11)及主壳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设有出光口(212),所述行车灯机构(10)包括行车灯电路板(12)、第一导光条(13)、框壳(31)及第二导光条(32),所述第一导光条(13)安装于出光口(212)上,所述行车灯电路板(12)安装在基座(11)上,行车灯电路板(12)的一端设有两组行车灯灯珠组(121);所述第一导光条(13)的一端对应一行车灯灯珠组(121)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12)上;/n所述框壳(31)安装于主壳体(21)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光条(32)安装于框壳(31)上,所述第二导光条(32)的一端对应另一行车灯灯珠组(121)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12)上,以供两组行车灯灯珠组(121)分别将光照射至第一导光条(13)与第二导光条(32)上,通过第一导光条(13)与第二导光条(32)导光,形成日间行车照明。/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多功能信号车灯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包括行车灯机构(10)、基座(11)及主壳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设有出光口(212),所述行车灯机构(10)包括行车灯电路板(12)、第一导光条(13)、框壳(31)及第二导光条(32),所述第一导光条(13)安装于出光口(212)上,所述行车灯电路板(12)安装在基座(11)上,行车灯电路板(12)的一端设有两组行车灯灯珠组(121);所述第一导光条(13)的一端对应一行车灯灯珠组(121)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12)上;
所述框壳(31)安装于主壳体(21)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光条(32)安装于框壳(31)上,所述第二导光条(32)的一端对应另一行车灯灯珠组(121)安装至行车灯电路板(12)上,以供两组行车灯灯珠组(121)分别将光照射至第一导光条(13)与第二导光条(32)上,通过第一导光条(13)与第二导光条(32)导光,形成日间行车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形成有内腔(211),所述出光口(212)连通内腔(211),所述内腔(211)内设有转向灯机构(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壳体(41)与下壳体(42),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晓楠关仲新罗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照明系统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