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雅婷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14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复合隔膜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聚乳酸层,所述下层为聚丙烯酸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复合薄膜组分、制备工艺的设置,形成上层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改性聚氨酯,中层为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聚乳酸,下层为聚丙烯酸,且中层孔隙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改性聚氨酯交联丙烯酸的复合塑料薄膜,所制上中下层均为可降解塑料材质,使得复合薄膜在具备较好降解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防雾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降解塑料
,具体为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为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将单体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树脂,可任意形成具有各种形状且能保持形状不变的产品;塑料薄膜为其中一种,为利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常作为包装膜或覆膜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领域,由于一些塑料的特性,所制得的塑料薄膜难以降解,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使用可降解塑料已成为未来趋势。可降解塑料能够满足各项使用性能在保存期内不变,且使用后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而现有的一些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速率较慢,使用时力学性能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所述复合隔膜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聚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聚乳酸层,所述下层为聚丙烯酸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聚乳酸层,所述下层为聚丙烯酸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改性聚氨酯层,所述中层为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聚乳酸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48~56份不饱和脂肪族聚酯、24~3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5~10份聚乙二醇、14~18份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48~52份聚乳酸、16~18份大豆分离蛋白、30~36份碳酸钙、0.5~1份钛酸酯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4~16份丙烯酸、40~4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12份丙烯酰胺、18~22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9~11份丙烯酸丁酯。


6.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中层:
取碳酸钙、钛酸酯偶联剂,搅拌共混,制得改性碳酸钙;
取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碳酸钙搅,加入聚乳酸拌共混,制膜拉伸,制得中层;
(2)制备复合隔膜:
取上层和下层的物料分别制备溶液,涂布于中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升温反应,形成上层和下层,制得复合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塑料复合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陈雅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