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承承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93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厌氧仓、好氧仓、MBR膜池、中水池以及设备仓,所述设备主体底部设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可来回运动且用于调节池底部刮污的刮板,位于提升泵一侧的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相连通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设有可转动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杆,位于绞龙输送杆输送端一侧的所述回收槽外侧设有相连通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有倾斜向上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管,所述绞龙输送管输出端设有用于杂质回收的回收箱,在原有MBR膜处理的基础上,将调节池设置在设备主体底部,从而形成了一体化处理,同时实现了沉淀物的自动统一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城市污水都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得环保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污水里的成分十分复杂,除含有大量水、有机物成分外,还带有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可能含有重金属有害物等,处理不当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常用的物理法污水处理有过滤、沉淀、离心分离、上浮等;常用的化学法污水处理有: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吸和反渗透等。但无论是何种方法的污水处理都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多个中间工序都需要人工参与,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且通常劳动强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厌氧仓、好氧仓、MBR膜池、中水池以及设备仓,所述中水池一侧设有用于出水的出水管,所述厌氧仓、好氧仓和MBR膜池上均设有检修口,所述设备主体底部设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端设有进水管,且调节池另一端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输出端设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输出端与厌氧仓的进水孔连通,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可来回运动且用于调节池底部刮污的刮板,位于提升泵一侧的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相连通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设有可转动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杆,位于绞龙输送杆输送端一侧的所述回收槽外侧设有相连通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有倾斜向上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管,所述绞龙输送管输出端设有用于杂质回收的回收箱。优选的,所述回收槽一侧设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输出端与绞龙输送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厌氧仓内设有填料,所述好氧仓内设有曝气管,所述MBR膜池内设有处理膜,所述设备仓内设有曝气风机,所述曝气风机与曝气管连通,所述调节池、厌氧仓、好氧仓和MBR膜池一侧均设有排气孔,所述设备主体一侧设有用于废气处理排放的处理塔和进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进气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排气孔连通,且进气风机排气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输出端与处理塔进气端连通。优选的,所述处理塔中部设有用于喷淋的喷淋管,位于喷淋管上方的所述处理塔内设有固定连接的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上均匀敷设有多个可压缩的吸附球,所述过滤网板上方设有可上下运动且用于吸附球挤压的挤压网板,位于挤压网板上的所述处理塔内设有固定连接的折流框,所述折流框内设有多个均匀且固定连接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同一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吸附棉层,且折流板另一侧均设有可来回运动且用于吸附棉层挤压的折流压板。优选的,所述折流框中部设有可来回运动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均活动穿过相应的折流板和吸附棉层,且挤压杆分别与相应的折流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框一侧设有与挤压杆相匹配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挤压杆滑动连接,位于调节槽内的所述挤压杆端部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缓冲块,所述调节槽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延伸端与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内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内设有调节线,所述调节线一端与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槽底部设有导流槽,所述调节线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缓冲块以及导流槽与挤压网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原有MBR膜处理的基础上,将调节池设置在设备主体底部,从而形成了一体化处理,刮板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将调节池底部沉淀的杂质垃圾统一刮送至回收槽内,然后通过绞龙输送杆统一输送至收集槽内,最后通过绞龙输送管,输送至回收箱内,实现了沉淀物的自动统一回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收箱与处理塔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主体与处理塔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挤压网板与折流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流板与挤压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回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槽与热熔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底板与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刮板与调节池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设备主体;11、设备仓;111、曝气风机;12、中水池;121、连接管;122、出水管;13、MBR膜池;131、处理膜;14、好氧仓;141、排气孔;142、曝气管;15、厌氧仓;151、填料;152、进水孔;16、调节池;161、提升泵;162、提升管;163、隔流板;164、刮板;165、第二转轴;1651、第二传动线;166、调节电机;167、同步链条;168、第一转轴;1681、第一传动线;17、检修口;18、管道;2、处理塔;21、进气风机;22、回流管;23、连通管;24、喷淋管;25、过滤网板;26、挤压网板;261、定位套;262、定位杆;263、固定杆;264、刷齿;27、折流框;271、折流板;272、折流压板;273、吸附棉层;274、挤压杆;2741、缓冲槽;2742、U形槽;2743、缓冲块;2744、调节线;275、定滑轮;276、回流框;277、第一液压杆;278、调节槽;279、导流槽;28、吸附球;3、输送电机;31、绞龙输送杆;32、回收槽;33、收集槽;34、绞龙输送管;35、回收箱;351、出料网板;352、引流管;353、回流槽;36、导流气管;37、垃圾槽;371、进料板;372、调节辊;373、塑料调节带;3741、第一底板;3742、第二底板;3743、第二液压杆;3744、复位弹簧;3745、热熔齿板;3746、第一热熔孔;3747、固定板;3748、第二热熔孔;3749、热熔切割板;375、出料口;3751、密封板;376、出料板;3761、出料轴;3771、定位轮;3772、热熔齿轮;3773、传动轴;3774、调节轴;3775、回收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厌氧仓、好氧仓、MBR膜池、中水池以及设备仓,所述中水池一侧设有用于出水的出水管,所述厌氧仓、好氧仓和MBR膜池上均设有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底部设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端设有进水管,且调节池另一端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输出端设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输出端与厌氧仓的进水孔连通,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可来回运动且用于调节池底部刮污的刮板,位于提升泵一侧的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相连通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设有可转动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杆,位于绞龙输送杆输送端一侧的所述回收槽外侧设有相连通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有倾斜向上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管,所述绞龙输送管输出端设有用于杂质回收的回收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依次设有厌氧仓、好氧仓、MBR膜池、中水池以及设备仓,所述中水池一侧设有用于出水的出水管,所述厌氧仓、好氧仓和MBR膜池上均设有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底部设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端设有进水管,且调节池另一端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输出端设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输出端与厌氧仓的进水孔连通,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可来回运动且用于调节池底部刮污的刮板,位于提升泵一侧的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相连通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设有可转动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杆,位于绞龙输送杆输送端一侧的所述回收槽外侧设有相连通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有倾斜向上且用于杂质输送的绞龙输送管,所述绞龙输送管输出端设有用于杂质回收的回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厌氧仓、好氧仓和MBR膜池一侧均设有排气孔,所述设备主体一侧设有用于废气处理排放的处理塔和进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进气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排气孔连通,且进气风机排气端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输出端与处理塔进气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中部设有用于喷淋的喷淋管,位于喷淋管上方的所述处理塔内设有固定连接的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上均匀敷设有多个可压缩的吸附球,所述过滤网板上方设有可上下运动且用于吸附球挤压的挤压网板,位于挤压网板上的所述处理塔内设有固定连接的折流框,所述折流框内设有多个均匀且固定连接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同一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吸附棉层,且折流板另一侧均设有可来回运动且用于吸附棉层挤压的折流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框中部设有可来回运动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均活动穿过相应的折流板和吸附棉层,且挤压杆分别与相应的折流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框一侧设有与挤压杆相匹配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与挤压杆滑动连接,位于调节槽内的所述挤压杆端部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滑动连接的缓冲块,所述调节槽内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延伸端与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内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内设有调节线,所述调节线一端与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槽底部设有导流槽,所述调节线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缓冲块以及导流槽与挤压网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网板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螺旋状,且定位杆上套设有相匹配的定位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承承
申请(专利权)人:钟承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