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排放中水回用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排放中水回用工艺。
技术介绍
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然而,现有的中水回用设备上缺少有助于实现中水的临时存储功能及实现中水的二次透析净化功能的装置,有些中水回用设备上缺少有助于实现中水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提供中水输送动力设备及中水单向输出功能的装置,还有的中水回用设备上缺少有助于实现中水用前过滤及中水分向流出功能及强化提供中水过滤质量的装置,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低排放中水回用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排放中水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实现中水回用处理;/n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包括粗滤组件(1)、集渣组件(2)和细滤组件(3);/n所述粗滤组件(1)包括过滤箱(11)、滤板(12)和液压缸(13);所述滤板(12)设置于所述过滤箱(11)的顶部;所述过滤箱(11)的相对的两侧壁的上沿分别安装有铰链和支板(111);所述支板(111)的上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2);所述压力传感器(112)接触并支撑所述滤板(12);所述铰链固定连接所述滤板(12);所述滤板(12)内固定有一个滤网(121),所述滤网(121)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投影位于所述过滤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排放中水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实现中水回用处理;
所述中水回用装置包括粗滤组件(1)、集渣组件(2)和细滤组件(3);
所述粗滤组件(1)包括过滤箱(11)、滤板(12)和液压缸(13);所述滤板(12)设置于所述过滤箱(11)的顶部;所述过滤箱(11)的相对的两侧壁的上沿分别安装有铰链和支板(111);所述支板(111)的上表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2);所述压力传感器(112)接触并支撑所述滤板(12);所述铰链固定连接所述滤板(12);所述滤板(12)内固定有一个滤网(121),所述滤网(121)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投影位于所述过滤箱(11)的底壁上;所述滤板(12)的相对方向的两侧沿上分别具有一个弧形壁(124);一个所述弧形壁(124)位于所述过滤箱(11)的一侧,且所述弧形壁(124)的底部固定有支杆(122);所述支杆(122)的下端固定有嵌轴(123);所述液压缸(13)下端铰接一个底座(14);所述液压缸(13)的另一端具有一个轴槽(131),所述轴槽(131)与所述嵌轴(123)相配合;所述滤网(121)上方设置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上安装有进水阀;
所述集渣组件(2)包括集渣箱(21)和网兜(23);所述集渣箱(21)的内壁上固定有撑板(22),所述网兜(23)位于所述集渣箱(21)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撑板(22)的顶部,所述撑板(22)支撑所述网兜(23);
所述细滤组件(3)包括包括多个过滤罐(31)和连通管(32)多个所述过滤罐(31)通过所述连通管(32)依次首尾相连;位于首部的一个所述过滤罐(31)连通所述过滤箱(11)的内部容纳空间;所述过滤罐(31)被设置有过滤介质(313);所述过滤介质(313)为活性炭、陶瓷滤膜或玻璃纤维滤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所述液压缸(13)、进水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12)共同连接一个控制器;
所述超低排放中水回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中水通过进水管(15)输入,中水流到滤网(121)上,通过滤网(121)过滤,在滤网(121)的上表面形成杂质堆;其余中水穿过滤网(121)进入过滤箱(11)内;
S2、过滤箱(11)内的中水依次流入多个过滤罐(31),净化后输入到供水系统;
S3、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和芳,黄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大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