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58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将污水导入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步骤S200:利用砂滤器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过滤;步骤S300:利用高密度活性炭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首先利用滤砂器对污水中的胶体颗粒以及其它固定颗粒进行过滤实现对污水的一次过滤,随后,活性炭过滤膜吸污水中的杂质以及较小颗粒,实现对污水的二次过滤,其次,利用两者不同的吸附剂过滤膜对污水进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过滤,而在四次过滤之下,便可顺利的完成对污水的过滤,并能够充分的清楚污水中的颗粒以及杂质,并且,避免的絮凝剂的大量使用,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以及对过滤池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村镇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组成。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污水。目前在进行污水的过处理时,大多是将絮凝剂添加到沉淀池中,利用絮凝剂使得沉淀池内部污水中的交胶体颗粒之间相互吸附,形成大颗粒,在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而絮凝剂在进行使用中,用量偏大,进而絮凝剂的使用导致成本高且腐蚀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旨在解决目前在进行污水的过处理时,大多是将絮凝剂添加到沉淀池中,利用絮凝剂使得沉淀池内部污水中的交胶体颗粒之间相互吸附,形成大颗粒,在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而絮凝剂在进行使用中,用量偏大,进而絮凝剂的使用导致成本高且腐蚀性强的特点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将污水导入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步骤S200:利用砂滤器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过滤;步骤S300:利用高密度活性炭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步骤S400:利用吸附剂进行三次和四次过滤;步骤S500:将过滤后的污水导入生物池中进行微生物的净化。优选的,所述步骤S100中,在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格栅,利用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优选的,所述步骤S400中所表示的吸附剂有两种,分别对应对污水的三次过滤和四次过滤。优选的,其中一种吸附剂由磺化活性白土、硅澡土与活性氧化铝组成,另一种吸附剂由活性沸石、焦炭煤灰和腐植酸组成。优选的,还包括步骤S600:利用臭氧接触池对污水进行最后的消毒。优选的,所述步骤S600中,还包括对臭氧尾气的处理,采用燃烧法对多余的臭氧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S500中,生物池中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质,利用该物质吸收污中的重金属离子和营养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首先利用滤砂器对污水中的胶体颗粒以及其它固定颗粒进行过滤实现对污水的一次过滤,随后,活性炭过滤膜吸污水中的杂质以及较小颗粒,实现对污水的二次过滤,其次,利用两者不同的吸附剂过滤膜对污水进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过滤,而在四次过滤之下,便可顺利的完成对污水的过滤,并能够充分的清楚污水中的颗粒以及杂质,并且,避免的絮凝剂的大量使用,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以及对过滤池的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将污水导入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步骤S200:利用砂滤器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过滤;步骤S300:利用高密度活性炭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步骤S400:利用吸附剂进行三次和四次过滤;步骤S500:将过滤后的污水导入生物池中进行微生物的净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污水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便可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导入到沉淀池中,并且,在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格栅,利用格栅可以阻挡污水中的漂浮物,当污水进入到沉淀池内部时,便可在沉淀池的内部进行沉淀,污水中的颗粒物质便会沉淀到沉淀池的底部,随后便可将沉淀后的污水导入到砂滤器内部,由于在滤砂器的内部设置有石英砂以及活性炭混合而成的砂床,进而当污水经过滤砂器内部的滤砂时,便可利用砂床过滤污水中的胶体颗粒以其它的固定颗粒过滤,因此,利用滤砂器内部的砂床便可完成对污水的一次过滤,随后,将经过一次过滤的污水导入到过滤池中,过滤池设置有三个,三个过滤池中所使用的过滤膜不同,其中一个过滤池中的过滤膜由高密度的活性炭组成,另外一个过滤池中的过滤膜由磺化活性白土、硅澡土与活性氧化铝组成,最后一个过滤池中的过滤膜由活性沸石、焦炭煤灰和腐植酸组成,首先,将经过一次过滤的污水导入到其中一个过滤池中,利用过滤池中的活性炭过滤膜对污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的色度、臭味、重金属离记起你络合物,进而完成对污水的二次过滤,当经过活性炭的二次过滤之后,便可将过滤后的污水依次导入到剩余的两个过滤池中,利用剩余两个过滤池中的两个不同吸附剂所组成的过滤膜对污水进而三次和四次的过滤,进而综上四次过滤,便可最大量的过滤污水中的颗粒物质以及有害物质,随后,将经过四次过滤后的污水导入到生物池中,由于生物池的内部具有有益物质以及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利用生物法处理污水则花费低,耗能低,同时处理效率高,出水质好,管理简单,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随后将经过生物池处理后的水导入到臭氧池中,利用臭氧池内部的臭氧对书进行消毒,由于臭氧是强烈的氧化剂,它能氧化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清除对臭氧的高度氧化活性很敏感的毒物,如酚类、苯环类、氰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铁、锰、有机氮化合物等;由于对各种有机物的作用范围较广,可以去除其他方法不易去除的COD和TOC,属于“最有效武器”,有很强的氧化漂白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水的色度,其次,在臭氧消毒处理的过程中,多余的臭氧所产生的尾气便可通过燃烧法以及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避免多余臭氧排入外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随之,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污水便可进行供人们的使用。进一步的,步骤S100中,在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格栅,利用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污水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便可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导入到沉淀池中,并且,在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格栅,利用格栅可以阻挡污水中的漂浮物,避免漂浮物影响到后续的污水处理。进一步的,步骤S400中所表示的吸附剂有两种,分别对应对污水的三次过滤和四次过滤;其中一种吸附剂由磺化活性白土、硅澡土与活性氧化铝组成,另一种吸附剂由活性沸石、焦炭煤灰和腐植酸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00:将污水导入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n步骤S200:利用砂滤器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过滤;/n步骤S300:利用高密度活性炭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n步骤S400:利用吸附剂进行三次和四次过滤;/n步骤S500:将过滤后的污水导入生物池中进行微生物的净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污水导入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
步骤S200:利用砂滤器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过滤;
步骤S300:利用高密度活性炭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
步骤S400:利用吸附剂进行三次和四次过滤;
步骤S500:将过滤后的污水导入生物池中进行微生物的净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在沉淀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格栅,利用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加絮凝剂的污水过滤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所表示的吸附剂有两种,分别对应对污水的三次过滤和四次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大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