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与安装外围设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162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检测与安装外围设备的方法,以硬件规格决定软件传递矩阵;并依据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一储存保管单元;接着再以检测程序检测外围设备;最后依据安装程序安装外围设备的软件或驱动程序。本方法可避免重复建立储存保管单元,并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重复建立储存保管单元(Stock Keeping Unit,SKU)的检测与安装外围设备的方法。由于现今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均处于由接到定单后生产(Build ToOrder,BTO)过渡到量身订做生产(Customer To Order,CTO)的阶段,每一使用者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在软件预建(pre-load)数据库的部分,势必增加数据库人员增建储存保管单元的沉重负担,此做法不但浪费人力资源,更有可能因为人为的疏忽而导致软件安装的错误。在软件预建数据库的部分,是依据外围设备的种类,再决定所要安装的驱动程序的版本及项目,一般而言,驱动程序应将其做成3rd-partyapplication的形式,以符合量身订做生产模式的定义,在Unboundle的过程中,会通过一个安装程序将所有放在储存保管单元内的所有应用程序做安装的动作,但此安装程序并无法依据外围设备来决定所要安装的驱动程序种类,所以必须借助数据库人员依照定义来建立固定的储存保管单元。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机种的外围设备分为配备数据机与没有配备数据机二种模式,那么在预建数据库时,必需建立二个储存保管单元,一个包含数据机驱动程序的储存保管单元,一个不包含数据机驱动程序的储存保管单元,如此一来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但是无形中增加数据库人员的沉重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预建数据库以安装驱动程序的流程图,一般先依据硬件规格决定软件传递矩阵(Software Deliverible matrix)(步骤10),再依据该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不同的储存保管单元(步骤20),接着通过安装程序将,所以放在储存保管单元内的所有应用程序做安装的动作(步骤30)。所以传统预建数据库的方式,必须借助数据库人员依照定义来建立多个储存保管单元。这样不但效率较低,还有可能因为人为的疏忽而导致软件安装的错误。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是在安装软件或驱动程序前,利用该方法检测外围设备,并将未检测到的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移除,以决定所要安装的软件或驱动程序。该方法,在预建数据库的阶段时,还可减少数据库人员增建储存保管单元的沉重负担。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是在安装软件或驱动程序前,利用该方法检测该外围设备,以决定所要安装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其特征是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依据硬件规模决定软件传递矩阵;依据该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一储存保管单元;依据检测程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及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其中,上述软件传递矩阵是为依据不同语系所建立的该外围设备对照表。其中,上述储存保管单元是为一预建数据库的部分。其中,上述检测该外围设备的步骤还包含移除未检测到的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与安装外围设备的方法,是在安装软件或驱动程序前,利用该方法检测该外围设备,以决定所要安装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其特征为在预建数据库时,将所有外围设备的软件或驱动程序建立在同一个储存保管单元中,依据检测程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再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可避免重复建立储存保管单元,并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本。其中,上述检测该外围设备的步骤还包含移除未检测到的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的步骤。可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检测与安装外围设备的方法,首先在预建数据库时,将所有外围设备的软件或驱动程序建立在同一个储存保管单元中,依据检测程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再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可避免重复建立储存保管单元,并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本。下面结合实施例所示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公知预建数据库以安装驱动程序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预建数据库以安装驱动程序的流程图;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程序辅助安装程序的程序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首先依据硬件规格决定软件传递矩阵(步骤40);与公知方法最大不同的是依据该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一个储存保管单元(步骤50),该储存保管单元是储存所有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而不需额外建立许多储存保管单元,主要是因为搭配本专利技术所述检测程序;所以依据检测程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并将未检测到的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从储存保管单元中移除(步骤60);最后通过安装程序将放在储存保管单元内的所有应用程序做安装的动作(步骤70)。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程序辅助安装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首先检测程序读取BIOS中暂存器资料(步骤80);接着判断是否检测到外围设备存在(步骤90);如果有检测到外围设备存在,则将储存保管单元内的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利用安装程序进行安装,否则将所搭配的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移除(步骤100),再利用安装程序安装应用软件(步骤110)。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机种的外围设备分为配备数据机与没有配备数据机二种模式,那么在预建数据库时,只需建立一个储存保管单元,把该数据机的驱动程序预建在该储存保管单元,把该数据机的驱动程序预建在该储存保管单元中,再借助检测程序判断该机种是配备有数据机的模式或没有配备数据机的模式,如果配备有数据机的模式,则直接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驱动程序;如果检测到没有配备数据机的模式,则将所搭配的驱动程序从该储存保管单元中移除,再依据安装程序安装有检测到的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除可减轻数据库人员预建资料的负担,还可减少人为的疏忽而导致软件安装的错误。虽然本专利技术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专业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适当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是在安装软件或驱动程序前,利用该方法检测该外围设备,以决定所要安装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其特征是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依据硬件规模决定软件传递矩阵;依据该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一储存保管单元;依据检测程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及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软件传递矩阵是为依据不同语系所建立的该外围设备对照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储存保管单元是为一预建数据库的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检测该外围设备的步骤还包含移除未检测到的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的步骤。5.,是在安装软件或驱动程序前,利用该方法检测该外围设备,以决定所要安装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其特征为在预建数据库时,将所有外围设备的软件或驱动程序建立在同一个储存保管单元中,依据检测程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再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可避免重复建立储存保管单元,并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本。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检测该外围设备的步骤还包含移除未检测到的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的步骤。全文摘要,以硬件规格决定软件传递矩阵;并依据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一储存保管单元;接着再以检测程序检测外围设备;最后依据安装程序安装外围设备的软件或驱动程序。本方法可避免重复建立储存保管单元,并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本。文档编号G06F11/22GK1355483SQ00134640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与安装外围设备的方法,是在安装软件或驱动程序前,利用该方法检测该外围设备,以决定所要安装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其特征是该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依据硬件规模决定软件传递矩阵;依据该软件传递矩阵建立一储存保管单元;依据检测程 序检测该外围设备;及依据安装程序安装该外围设备的该软件或该驱动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淳陈宗辉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