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146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表面结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其包括外层薄膜和塑胶基体,所述外层薄膜和所述塑胶基体固化在一起,所述外层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薄膜、结构薄膜和承接层,所述结构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薄膜层和金属层,所述透明薄膜层内填充有多个透明微球颗粒。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使得降温表面结构件具有降温效果好和对太阳光的反射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结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模内转印技术(In-mouldtransferbyroller)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其应用范围包括手机壳、家用电器面板、汽车内饰表面等领域。模内转换技术是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再将此薄膜置于动模上,然后将塑胶住宿在薄膜的背面油墨层,使得薄膜上的图案转移至塑胶产品的表面,其是一种实现装饰图案与塑胶基体一体成型的技术。由于IMR技术只是对表面结构件的表面装饰进行处理,表面结构件不具有降温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使得表面结构件具有降温效果好和对太阳光的反射效果好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其包括外层薄膜和塑胶基体,所述外层薄膜和所述塑胶基体固化在一起,所述外层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薄膜、结构薄膜和承接层,所述结构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薄膜层和金属层,所述透明薄膜层内填充有多个透明微球颗粒。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微球颗粒的材质为SiO2、TiO2和SiC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的材质为纳米银、纳米铝、纳米金和纳米钛中的一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薄膜层的基材为PS、PE、PMMA和TPX中的一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面薄膜包括IMR薄膜层和离型层,所述IMR薄膜层和所述离型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面薄膜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涂层、图形层和第一粘结层,所述印刷涂层与所述离型层粘接,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透明薄膜层粘接。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承接基材、和/或图形层、和/或TP电路层,所述承接基材通过第二粘结层和所述结构薄膜粘接。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所述表面结构件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往所述透明薄膜层内加入所述透明微球颗粒,并且在所述透明薄膜层的一侧镀上所述金属层,以得到所述结构薄膜;S2、对所述表面薄膜进行制取;S3、对所述承接层进行制取;S4、将步骤S1中的所述金属层与步骤S3中的所述承接层的所述第二粘结层粘接,并且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粘接后,对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进行紫外固化;S5、将步骤S1中的所述透明薄膜层与步骤S2中的所述表面薄膜的所述第一粘结层粘接,并且在所述透明薄膜层与第一粘结层粘结后,对所述透明薄膜层和所述第一粘结层进行紫外固化,以得到所述外层薄膜;S6、将所述外层薄膜进行热成型及冲压剪切外围形状,以得到成型的所述外层薄膜;S7、将所述步骤S6中的所述表面薄膜通过真空吸附贴服于模具的动模的型腔内;S8、在所述模具的型腔内,通过IMR注塑技术将所述表面薄膜和所述塑胶基体固化在一起。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包括如下步骤:S21、在所述IMR薄膜层的表面涂上离型剂,以在所述IMR薄膜层的表面形成所述离型层;S22、在所述离型层的表面涂布所述印刷涂层;S23、在所述印刷涂层上用IMR转印油墨得到各种图形的所述图形层;S24、在所述图形层的表面涂上胶水,以形成所述第一粘结层,并得到所述表面薄膜。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承接基材的表面涂上胶水,以在所述承接基材的表面形成第二粘结层,并且得到所述承接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包括外层薄膜,外层薄膜包括结构薄膜,结构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薄膜层和金属层,透明薄膜层内填充有多个透明微球颗粒,其中,透明微球颗粒、透明薄膜层和金属层具有如下优点,具体为:(1)由于透明微球颗粒的红外吸收率较低,并且透明微球颗粒可以激发波长在10微米左右的声子激元,透明微球颗粒具有高热辐射(8-13微米)和辐射制冷降温的优点,从而使得结构薄膜的温度较低;(2)由于透明薄膜层具有透明的特点,当太阳光照射至透明薄膜层时,透明薄膜层对太阳光不会有太大的吸收效果;此外,透明薄膜层具有良好的红外反射效果,太阳光不会被透明薄膜层所吸收,从而不会使得透明薄膜层的温度提高;(3)当剩余的太阳光透过薄膜层照射至金属层时,由于金属层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太阳光在金属层的表面反射,从而使得太阳光无法穿过金属层;此外,经过金属层的表面反射后的太阳光,在经过透明微球颗粒时,其热辐射大量的红外能量,这些红外能量不会被吸收,从而使得表面结构件的表面和内部的温度都可以得到降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制造方法,从而实现上述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的制造,进而使得降温表面结构件具有降温效果好和对太阳光的反射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温表面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层薄膜;11、表面薄膜;111、IMR薄膜层;112、离型层;113、印刷涂层;114、图形层;115、第一粘结层;12、结构薄膜;121、透明薄膜层;122、金属层;123、透明微球颗粒;13、承接层;131、承接基材;132、第二粘结层;2、塑胶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首先,需要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降温表面结构件的降温原理进行说明,具体为,任何物体只要不是绝对零度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也会吸收红外线(黑色吸收多,透明吸收少),如果能够将材料红外吸收率做得足够地,红外发射率足够高,就不会被地球吸收,因此可以获得辐射降温材料。其次,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现有的表面结构件不具有降温的功能,以下以现有的汽车表面结构件为例进行说明,当夏天的气温较高时,汽车在太阳底下暴晒后,车内闷热的高温以及汽车表面结构件所产生的过高温度都会使得使用者难以忍受。据了解,现有专利的用于解决对汽车进行降温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五种:(1)在汽车上设置水箱,水箱内装有水或者降温剂,通过对汽车的表面喷水或者喷降温剂进行降温;(2)在汽车上设置遮阳罩和防晒伞;(3)通过吹风装置对汽车内部进行吹风降温;(4)通过空调对汽车内部进行降温;(5)在汽车的表面结构件喷涂反射涂层。对于方法1、2和3而言,由于其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因此,方法1、2和3应用的范围不广。对于方法4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薄膜和塑胶基体,所述外层薄膜和所述塑胶基体固化在一起,所述外层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薄膜、结构薄膜和承接层,所述结构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薄膜层和金属层,所述透明薄膜层内填充有多个透明微球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薄膜和塑胶基体,所述外层薄膜和所述塑胶基体固化在一起,所述外层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薄膜、结构薄膜和承接层,所述结构薄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明薄膜层和金属层,所述透明薄膜层内填充有多个透明微球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微球颗粒的材质为SiO2、TiO2和SiC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质为纳米银、纳米铝、纳米金和纳米钛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层的基材为PS、PE、PMMA和TPX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薄膜包括IMR薄膜层和离型层,所述IMR薄膜层和所述离型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薄膜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涂层、图形层和第一粘结层,所述印刷涂层与所述离型层粘接,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透明薄膜层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承接基材、和/或图形层、和/或TP电路层,所述承接基材通过第二粘结层和所述结构薄膜粘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表面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往所述透明薄膜层内加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超区锦文孙金生蒙日亮梁成赵欢罗宇雁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