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44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和粘贴装置,将发动机壳体放置在调节平台上,在旋转装置上设置两个粘贴装置分别对发动机壳体的后封头段和前封头段进行粘贴绝热层,通过旋转装置使两个粘贴装置依次进入工作位置,将绝热层贴附在粘贴臂上,并通过关节模组控制粘贴的角度,使其便于进入发动机壳体内部,通过丝杠滑块机构对粘贴臂施加压力,模拟人工的粘贴过程,同时通过转动机构按照设定的角度旋转,使粘贴臂对绝热层的所有区域进行擀压,实现对绝热层360°的擀压,保证绝热层粘贴的质量,解决了技术工人手工卷制及进入壳体的高复杂作业问题,提高粘贴效率并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箭发动机制造
,具体为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内绝热层包括筒体直线段、前封头段和后封头段三部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绝热层是位于壳体内表面与推进剂之间的热防护材料,它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分解、烧蚀带走大部分热量以减缓燃气的高温向壳体的传播速度,避免发动机壳体在高温、高压燃气的环境下达到危机其结构完整性的温度,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封头部位普遍采用人工脱粘成型,将裁制好的绝热层软片经过预热、刷胶粘剂粘贴于发动机壳体曲面内壁上,通过控制不同尺寸软片粘贴的位置及累积粘贴层数来保障发动机曲面内绝热层结构的设计厚度。人工脱粘成型不可避免地存在操作难度大、铺贴质量差、工艺方法效率低,导致层间存气多、气泡多,进而绝热层固化后易出现脱粘的质量问题,致使火箭工作过程中,人工脱粘成型的绝热层很可能造成热防护能力下降、局部温度过高乃至热变形等严重问题。现有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封头段内绝热层成型技术依旧依靠传统的人工脱粘成型,或是即使实现了成型过程优化,但仍离不开人工操作,无法实现内绝热层在成型过程中的精确定位和对粘贴质量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实现绝热层软片在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封头部的自动化粘结,提高粘结的质量和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和粘贴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基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两个粘贴装置分别通过悬臂与支撑架连接,并向调节平台的一侧延伸,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架转动,使其中一个粘贴装置进入工作位置;所述粘贴装置包括粘贴臂、固定座、关节模组、擀压装置和转动机构;所述两个粘贴臂沿固定座的轴中心对称设置在固定座的两侧,并且粘贴臂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固定座的一端通过关节模组与转动机构的端部连接,转动机构通过悬臂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擀压装置包括丝杠滑块机构和连接臂,丝杠滑块机构与固定座连接,并能够沿固定座的轴向移动,连接臂的一端与丝杠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粘贴臂的连接,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粘贴臂沿铰接端转动角度对绝热层软片施加压力,使其粘贴在发送机壳体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粘贴装置还包括喷胶机械手,喷胶机械手设置在旋转机构上。优选的,所述丝杠滑块机构包括滑环、滑块和丝杠;所述固定座通过套筒与关节模组连接,丝杠设置在套筒中,滑块配套在丝杠上,套筒的侧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滑环套设在套筒上,滑块的上端伸出导向槽与滑环连接,滑环通过连接臂与粘贴臂的内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粘贴臂包括第一粘贴臂、第二粘贴臂和欠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粘贴臂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一侧铰接,另一端通过欠驱动装置与第二粘贴臂的一端连接,当第一粘贴臂和第二粘贴臂接在发动机壳体端头的内壁上,欠驱动装置用于第二粘贴臂施加压力。优选的,所述欠驱动装置包括转轴、扭簧和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第一粘贴臂和第二粘贴臂拼接处的内壁上,扭簧套接在转轴上,扭簧的两个扭力臂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连接,用于对第一粘贴臂和第二粘贴臂施加压力。优选的,所述粘贴臂上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产生负压将绝热层软片吸附在粘贴臂上。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粘贴臂表面的吸附槽,以及设置在粘贴臂背部的吸附杆,吸附杆和吸附槽中设置有气孔。优选的,所述粘贴臂上设置有辅助粘贴架,包括气缸和辅助杆,气缸固接在粘贴臂的背面,辅助杆沿粘贴臂的延展方向设置,辅助杆的中部与气缸的活塞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臂、驱动齿轮、内齿轮和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与旋转装置固接,固定基座固接有定位轴,旋转臂套设在定位轴上,固定基座上设置有电机,驱动齿轮与电机连接,内齿轮设置在旋转臂的端部并与驱动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限位齿轮和主动齿轮,支撑架为L型支架,其拐角与基座铰接,限位齿轮固接在支撑架拐角的一侧,主动齿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并与限位齿轮啮合,旋转驱动装置固接在固定基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包括旋转装置以及设置在其上的两个粘贴装置,分别对发动机壳体的后封头段和前封头段进行粘贴绝热层,通过旋转装置使两个粘贴装置依次进入工作位置,将绝热层贴附在粘贴臂上,并通过关节模组控制粘贴的角度,使其便于进入发动机壳体内部,通过丝杠滑块机构对粘贴臂施加压力,模拟人工的粘贴过程,同时通过转动机构按照设定的角度旋转,使粘贴臂对绝热层的所有区域进行擀压,实现对绝热层360°的擀压,保证绝热层粘贴的质量,该自动粘贴系统实现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的自动化粘贴,避免了人工操作造成的高强度劳动和成型质量的不稳定性,并且可使整个系统适用于不同系列的固体火箭都发动机壳体,解决了技术工人手工卷制及进入壳体的高复杂作业问题,提高粘贴效率并降低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粘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粘贴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粘贴机构工作状态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粘贴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粘贴臂的欠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擀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调节平台的爆炸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滚筒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装置;2、后粘贴装置;3、前粘贴装置;4、发动机壳体;5、调节平台;6、粘贴机构;7、转动机构;8、喷胶机械手;9、辅助粘贴架;11、基座;12、限位齿轮;13、主动齿轮;14、支撑架;15、悬臂;21、转轴;22、扭簧;23、固定杆;31、连接臂;32、滑环;33、自驱动滑块;34、丝杠;35、导向柱;41、横向轨道;42、调节板;43、水平调节丝杠;51、轨道车;52、高度调节架;53、水平调节架;54、高度调节装置;55、滚筒架;56、轨道;57、齿条;58、啮合齿;59、支撑框;60、固定槽;61、粘贴臂;62、后吸附杆;63、擀压装置;64、关节模组;65、套筒;66、固定座;67、前吸附槽;68、侧吸附槽;69、CCD相机;551、滚筒座;552、滚筒丝杆;553、滚筒调节杆;611、第一粘贴臂;612、第二粘贴臂;71、旋转臂;72、驱动齿轮;73、内齿轮;74、固定基座。91、气缸;92、辅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1-10,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自动粘贴系统,包括粘贴单元和调节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和粘贴装置;/n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基座(11)以及设置基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两个粘贴装置分别通过悬臂与支撑架(14)连接,并向调节平台的一侧延伸,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架(14)转动,使其中一个粘贴装置进入工作位置;/n所述粘贴装置包括粘贴臂(61)、固定座(66)、关节模组(64)、擀压装置(63)和转动机构(7);/n所述两个粘贴臂(61)沿固定座(66)的轴中心对称设置在固定座(66)的两侧,并且粘贴臂(61)的一端与固定座(66)铰接,固定座(66)的一端通过关节模组(64)与转动机构(7)的端部连接,转动机构(7)通过悬臂与旋转装置(1)连接;/n所述擀压装置(63)包括丝杠滑块机构和连接臂(31),丝杠滑块机构与固定座(66)连接,并能够沿固定座(66)的轴向移动,连接臂(31)的一端与丝杠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粘贴臂(61)的连接,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粘贴臂(61)沿铰接端转动角度对绝热层软片施加压力,使其粘贴在发送机壳体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和粘贴装置;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基座(11)以及设置基座上的支撑架,支撑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两个粘贴装置分别通过悬臂与支撑架(14)连接,并向调节平台的一侧延伸,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架(14)转动,使其中一个粘贴装置进入工作位置;
所述粘贴装置包括粘贴臂(61)、固定座(66)、关节模组(64)、擀压装置(63)和转动机构(7);
所述两个粘贴臂(61)沿固定座(66)的轴中心对称设置在固定座(66)的两侧,并且粘贴臂(61)的一端与固定座(66)铰接,固定座(66)的一端通过关节模组(64)与转动机构(7)的端部连接,转动机构(7)通过悬臂与旋转装置(1)连接;
所述擀压装置(63)包括丝杠滑块机构和连接臂(31),丝杠滑块机构与固定座(66)连接,并能够沿固定座(66)的轴向移动,连接臂(31)的一端与丝杠滑块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粘贴臂(61)的连接,丝杠滑块机构能够使粘贴臂(61)沿铰接端转动角度对绝热层软片施加压力,使其粘贴在发送机壳体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装置还包括喷胶机械手,喷胶机械手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滑块机构包括滑环(32)、滑块和丝杠(34);
所述固定座(66)通过套筒(65)与关节模组连接,丝杠设置在套筒中,滑块配套在丝杠(34)上,套筒的侧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滑环(32)套设在套筒上,滑块的上端伸出导向槽与滑环(32)连接,滑环(32)通过连接臂(31)与粘贴臂的内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段内绝热层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臂(61)包括第一粘贴臂(611)、第二粘贴臂(612)和欠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粘贴臂(611)的一端与固定座(66)的一侧铰接,另一端通过欠驱动装置与第二粘贴臂(612)的一端连接,当第一粘贴臂(611)和第二粘贴臂(612)接在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林韩特刘俊陈钢庞宣明陈晓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