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红丽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42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涉及车辆检测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伏板、吸收箱、吸风机、过滤箱和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吸收箱的顶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光伏板,吸收箱一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通过连接管与吸收箱相连通,过滤箱上方的连接管上套接固定有催化件,过滤箱一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吸风机,吸风机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有吸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风机将尾气吸入过滤箱,能够将尾气有效的过滤,将尾气通过催化件催化后导入吸收箱内进行吸收,能够减少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光伏板的使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该尾气收集装置供电,使该汽车尾气收集装置更加的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辆检测相关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检测时,需要对车辆的尾气进行检测,通常在对车辆尾气检测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烟气,这些有害烟气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收集,会对车辆检测场所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多余的尾气通常采用尾气收集装置进行收集,现有的车辆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仅能够单一的对尾气进行过滤,无法对尾气进行有效的处理,尾气处理效果较差,同时尾气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节能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光伏板、吸收箱、催化件、吸风机和过滤箱,解决了现有的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无法对汽车尾气有效处理,以及尾气收集装置耗能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光伏板、吸收箱、吸风机、过滤箱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顶部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有光伏板,光伏板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使整个装置的使用能够更加的节能,所述吸收箱一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通过连接管与吸收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箱上方的连接管上套接固定有催化件,所述过滤箱一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有吸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部远离吸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推,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能够带动该尾气收集装置进行移动,使该尾气收集装置的使用能够更加的灵活。进一步地,所述吸风机的进风端与连接软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且连接软管的进风端与吸头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的出风端与过滤箱固定,且吸风机的出风端与过滤箱的内部贯通。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件,且限位件之间水平插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且过滤板位于吸风机出风端的上方,使得从吸风机出风端进入过滤箱内部的尾气,能够通过过滤板进行有效的过滤,所述过滤箱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通过开启箱门,能够将过滤板从限位件之间取出,能够方便的对过滤板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过滤箱固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吸收箱,并延伸至吸收箱内部碱性溶液的液面以下,使得从连接管另一端排出的气体能够有效的进入碱性溶液中,被碱性溶液进行有效的吸收,所述吸收箱远离连接管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下方的吸收箱上固定连接有注液管,且吸收箱正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进一步地,所述吸收箱另一侧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光伏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吸风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且吸风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顶部的开关相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吸收箱、催化件、吸风机和过滤箱,使用时,通过吸风机转动,将汽车尾气吸入过滤箱内,通过过滤箱内的过滤板能够将尾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吸收,通过催化件内部的催化剂能够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催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避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对空气造成污染,最终吸收箱内部的碱性溶液能够将二氧化碳进行有效的吸收,避免过多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当中,造成温室效应,能够有效的对汽车尾气进行收集和处理,使该汽车尾气收集装置能够更加的环保。2、本技术通过设置光伏板,使用时,光伏板能够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通过蓄电池对吸风机进行供电,使的该装置能够有效的利用清洁能源进行工作,使该装置的使用能够更加的清洁环保,提高该汽车尾气收集装置的节能性,便于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板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光伏板;11、安装架;2、吸收箱;21、连接管;211、催化件;22、出气口;23、注液管;24、碱性溶液;25、排液管;3、吸风机;31、连接软管;32、吸头;4、过滤箱;41、过滤板;411、活性炭层;42、箱门;43、限位件;5、底座;51、扶推;52、蓄电池;53、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光伏板1、吸收箱2、吸风机3、过滤箱4和底座5,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2,吸收箱2的顶部通过安装架11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光伏板1能够在安装架11上转动调节,使光伏板1能够处于合适的摆放角度,吸收箱2一侧的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过滤箱4通过连接管21与吸收箱2相连通,连接管21为U型管,能够将过滤箱4内部的气体导入吸收箱2内,过滤箱4上方的连接管21上套接固定有催化件211,催化件211的内部有催化剂,能够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催化转为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过滤箱4一侧的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吸风机3,吸风机3的型号为CY180,为市面上常见的型号,在此不作过多描述,吸风机3通过连接软管31连接有吸头32。其中如图1所示,底座5顶部远离吸风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推51,底座5底部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3,使用时,通过手动推动扶推51,在万向轮53的作用下,能够将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处。其中如图1所示,吸风机3的进风端与连接软管31的出风端固定连接,且连接软管31的进风端与吸头32固定连接,吸风机3的出风端与过滤箱4固定,且吸风机3的出风端与过滤箱4的内部贯通,吸风机3转动,带动吸头32,将汽车尾气通过连接软管31吸入吸风机3内,并从吸风机3的出风端排出,进入过滤箱4内。其中如图1-4所示,过滤箱4内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件43,且限位件43之间水平插放有过滤板41,过滤板41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411,活性炭层411为活性炭蜂窝板,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够对尾气上的杂质颗粒物进行很好的吸附过滤,且过滤板41位于吸风机3出风端的上方,过滤箱4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42,进入过滤箱4内部的尾气,通过过滤板41进行过滤,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光伏板(1)、吸收箱(2)、吸风机(3)、过滤箱(4)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2),所述吸收箱(2)的顶部通过安装架(11)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所述吸收箱(2)一侧的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通过连接管(21)与吸收箱(2)相连通,所述过滤箱(4)上方的连接管(21)上套接固定有催化件(211),所述过滤箱(4)一侧的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吸风机(3),所述吸风机(3)通过连接软管(31)连接有吸头(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包括光伏板(1)、吸收箱(2)、吸风机(3)、过滤箱(4)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箱(2),所述吸收箱(2)的顶部通过安装架(11)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所述吸收箱(2)一侧的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通过连接管(21)与吸收箱(2)相连通,所述过滤箱(4)上方的连接管(21)上套接固定有催化件(211),所述过滤箱(4)一侧的底座(5)上固定连接有吸风机(3),所述吸风机(3)通过连接软管(31)连接有吸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顶部远离吸风机(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推(51),所述底座(5)底部的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检测的尾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3)的进风端与连接软管(31)的出风端固定连接,且连接软管(31)的进风端与吸头(32)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3)的出风端与过滤箱(4)固定,且吸风机(3)的出风端与过滤箱(4)的内部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曾红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